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寄生蟲學第二節 錐蟲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診斷

  涂片檢查 取患者血液涂片染色鏡檢。當血中蟲數多時,錐鞭毛體以細長型為主,血中蟲數因宿主免疫反應而下降時,則以粗短型居多。淋巴液、腦脊液、骨髓穿刺液、淋巴結穿刺物也可涂片檢查。

  血清學診斷方法 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試驗。

  分子生物學方法 近年來將PCR及DNA探針技術應用于錐蟲病診斷,特異性、敏感性均較高。

  此外,動物接種也是一種有用的檢查方法。

  流行和防治

  岡比亞錐蟲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病人及感染者。牛、豬、山羊、綿羊、犬等動物可能是儲存宿主。主要傳播媒介為須舌蠅(Glossina  palpalis)、G.tachinoides和G.fuscipes.這類舌蠅在沿河邊或森林的稠密植物地帶孳生。

  羅得西亞錐蟲病的傳染源為動物及人。主要傳播媒介為刺舌蠅(G.morsitans)、淡足舌蠅(G.pallidipes)種團及G.swynnertoni.這類舌蠅孳生在東非熱帶草原和湖岸的矮林地帶及植叢地帶,嗜吸動物血,在動物中傳播錐蟲,人因進入這種地區而感染。

  防治錐蟲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發現、治療病人和消滅舌蠅。治療藥物蘇拉明(suramine)對兩種錐蟲早期均有效。如錐蟲已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須用有機砷劑。改變孳生環境,如清除灌木林,噴灑殺蟲劑能有效消滅舌蠅。

  三、枯氏錐蟲

  枯氏錐蟲(Trypanosoma cruzi,Chagas,1909)屬人體糞源性錐蟲,是枯氏錐蟲病即夏格氏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體。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稱美洲錐蟲病。

  形態

  枯氏錐蟲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環境不同,有三種不同形體:無鞭毛體、上鞭毛體和錐鞭毛體。

  無鞭毛體(amastigote)存在于細胞內,圓形或橢圓形,大小為2.4~6.5μm,具核和動基體,無鞭毛或有很短鞭毛。

  上鞭毛體(epimastigote)存在于錐蝽的消化道內,紡錘形,長約20~40μm,動基體在核的前方,游離鞭毛自核的前方發出。

  錐鞭毛體存在于血液或錐蝽的后腸內(循環后期錐鞭毛體),長寬11.7~30.4μm×0.7~5.9μm.游離鞭毛自核的后方發出。在血液內,外形彎曲如新月狀。

  生活史

  傳播媒介為錐蝽,可棲息于人房內,多夜間吸血。主要蟲種為騷擾錐蝽(Triatoma  infestans)、長紅錐蝽(Rhodnius prolixus)、大錐蝽(Panstrongylus  megistus)、泥色錐蝽(T.sordida)等。

  雌性或雄性錐蝽的成蟲、幼蟲、若蟲都能吸血。當錐蝽自人體或哺乳動物吸入含有錐鞭毛體的血液,數小時后,錐鞭毛體在前腸內失去游離鞭毛,約在14~20小時后,轉變為無鞭毛體,在細胞內以二分裂增殖。然后再轉變為球鞭毛體(spheromastigote)進入中腸,發育為上鞭毛體。上鞭毛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約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體出現于直腸,并附著于上皮細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體變圓,發育為循環后期錐鞭毛體。當受感染的錐蝽吸血時,鞭毛體隨錐蝽糞便經皮膚傷口或粘膜進入人體。

  血液內的錐鞭毛體侵入組織細胞內轉變為無鞭毛體,進行增殖,形成假囊(即充滿無鞭毛的細胞),約5天后一部分無鞭毛體經上鞭毛體轉變為錐鞭毛體,錐鞭毛體破假囊而出進入血液,再侵入新的組織細胞。

  此外,還可通過輸血、母乳、胎盤或食入被傳染性錐蝽糞便污染的食物而獲得感染。

  致病

  潛伏期為1~3周,此期無鞭毛體在細胞內繁殖,所產生的錐鞭毛體在細胞之間傳播,并存在于血液中。

  急性期 錐蟲侵入部位的皮下結締組織出現炎癥反應,局部出現結節,稱為夏氏腫(Chagoma)。如侵入部位在眼結膜則一側性眼眶周圍水腫、結膜炎及耳前淋巴結炎(Romana氏征)。這兩種體征的病變都是以淋巴細胞浸潤和肉芽腫為特點。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痛、倦怠和發熱、廣泛的淋巴結腫大以及肝脾腫大。還可出現嘔吐、腹瀉或腦膜炎癥狀。心臟癥狀為心動過緩、心肌炎等。此期持續4~5周,大多數患者自急性期恢復,病程進入隱匿期,有些患者則轉為慢性期。

  慢性期 常感染后10~20年后出現,主要病變為心肌炎,食管與結腸的肥大和擴張,繼之形成巨食管(megaesophagus)和巨結腸(megacolon)。病人進食和排便均感嚴重困難。在慢性期,血中及組織內很難找到錐蟲。

  診斷

  在急性期,血中錐鞭毛體多數多,可以采用血涂片。

  在隱匿期或慢性期,血中錐蟲少,用免疫學診斷法,也可用動物接種診斷法,即用人工飼養的錐蝽幼蟲吸受檢者血,10~30天后檢查該蟲腸道內有無錐蟲。

  分子生物學的PCR及DNA探針技術,對于檢測蟲數極低的血標本,也有很高的檢出率。

  流行和防治

  夏格氏病廣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在居住條件差的農村流行,患者的80%是幼年感染。

  枯氏錐蟲在多種哺乳動物寄生,如狐、松鼠、食蟻獸、犰狳、犬、貓、家鼠等。在森林的野生動物之間通過錐蝽傳播。從野生動物傳播到家養動物,再傳播到人,而后在人群中流行。

  硝基呋喃(nitrofuran)類衍生物Beyer2502(商品名Lampit)對急性期有一定效果,能降低血中蟲數,使臨床癥狀減輕。

  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不使錐蝽在室內孳生。滯留噴灑殺蟲劑可殺滅室內錐蝽。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