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感染與傳染病學皮膚結核病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二)瘰疬性皮膚結核 占所有皮膚結核的10%~15%。多發生于兒童,常由淋巴結核、骨結核或關節結核繼發而來。好發于頸部,其次為腋下、腹股溝及上胸等處。初起為皮下結節,邊界清楚,質硬,可自由活動,無顯著壓痛,其上皮膚正常。數月后結節增多、增大,與皮膚粘連,呈深紅色,并逐漸軟化產生干酪樣壞死。繼而穿破形成潰瘍及瘺管,有干酪樣物質和稀薄膿液排出。潰瘍為帶形、狹長形或橢圓形,少數呈圓形。基底不平,帶蒼白色,有松弛的肉芽組織,柔軟或微帶堅實,其上的痂常甚薄而具韌性,呈紅色或褐色,其邊緣為潛行性,常不變色,有時則為瘺管內膿液所膨脹而呈紅色或紫紅色。損害不斷發生,有的已愈,有的初發,往往同時可見結節、膿腫、潰瘍、瘺管及疤痕等帶狀分布的多形性損害。疤痕亦呈帶狀,不規則形,束狀或橋狀,高低不平。病程緩慢,可多年不愈。結素試驗陽性。

  (三)疣狀皮膚結核 占所有皮膚結核的4%~5%。極大部分為成人,男性尤為多見。系直接接觸病菌所致。常見于暴露部位,以手背及手指背部最為多見,其次為足、臀、小腿等處。損害大多為單個,少數可為2~3個。初起為黃豆大小紫紅色丘疹,質硬,玻片壓診無蘋果醬現象。丘疹逐漸向周圍擴大,變成斑塊,中央角質層增厚,粗糙不平,以后呈疣狀增生,有較深的溝紋相互分開,加壓時常有膿液從縫中流出。在疣狀增生的外圍為浸潤帶,呈暗紫色,上覆以痂和鱗屑,再外圍為平滑紅暈區。病程極端慢性,常多年不愈。愈合時損害中央先開始,疣狀增生逐漸變平,鱗屑和痂皮脫落,有光滑柔軟而表淺的疤痕。結素試驗弱陽性。

  (四)腔口結核性潰瘍 有活動性內臟結核者,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病菌可由自然腔道蔓延至皮膚粘膜(如口腔和肛門)。本病現已極罕見。初起為針頭大黃色或淡紅色顆粒性結節,逐漸增大,潰破形成潰瘍,潰瘍可達1cm直徑或更大,但很少超過2cm,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基底有蒼白色肉芽組織,常不平滑,其上有黃色小點。邊緣潛行性,質軟,周圍繞以紅暈。潰瘍較淺,但病菌甚多,有顯著疼痛。病程慢性,可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本病患者內臟結核大多嚴重,故常伴發熱及中毒癥狀,預后不佳。結素試驗陰性。

  (五)硬紅斑 為血原型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青年女性,常伴有周圍循環不良,如肢端發紺等。皮損慣發于小腿屈面,對稱分布。初起為櫻桃大或更大的皮下結節,質硬,此時表面皮膚無顏色改變。以后逐漸擴大,可達2~3cm直徑,與皮膚粘連,呈暗紅色或青紫色。結節位置較深,不高出皮面。從2~3個至10余個。有局部酸痛、燒灼等自覺癥狀,并可有輕度壓痛。結節偶可破潰,形成潰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基底覆有黃綠色分泌物,數月后愈合,留有凹陷性疤痕,周圍有色素沉著。無潰瘍者一般數周至數月后消退,消退后皮膚略有萎縮。病程慢性,易復發。結素試驗強陽性。

  (六)結節性結核性靜脈炎 好發于青年四肢遠端,男子稍多見。沿表淺皮膚靜脈有豌豆到小指頭大小皮內或皮下結節,結節之間尚有索狀硬結可觸及。表面皮膚顏色正常或淡紅色,無潰破傾向。常有壓痛、自覺痛,發疹前有時可有發熱、倦怠、不適等全身癥狀。病程比較急性,有時稍慢性。預后較良好,然也有頑固的,常復發。結素試驗陽性。可伴發其他型皮膚結核。

  (七)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 多見于青年。皮損好發于四肢伸面,尤以關節部位為多,也可見于臀部及軀干,一般為對稱性,有群集傾向。初起為疏散分布的,針頭至綠豆大的堅實結節,呈青紅色或紫色。結節中央可發生壞死,很快干涸結痂。痂去后可見潰瘍,愈后留下萎縮性疤痕。有些結節也可不經壞死階段而自行消失,不留痕跡。單個損害約1~11/2月消退。損害常成群分批發出,春秋季多見。一般無自覺癥狀。結素試驗強陽性。

  本病可有下列變型:

  1.陰莖結核疹 發生于龜頭,皮損為丘疹或結節,以后壞死,潰破形成潰瘍,愈后留有萎縮性疤痕,有的未破潰而自行消失。病程慢性,反復發作。好發于青年。無自覺癥狀。

  2.結核性痤瘡 發生于小腿外側及臀部的痤瘡樣毛囊性丘疹膿皰損害,可發生壞死、結痂、疤痕等。病程慢性。

  (八)瘰疬性苔蘚樣皮膚結核 罕見,常發生在有淋巴結、骨或關節結核的兒童。損害為皮膚色、黃褐色或紫紅色的針頭大小粟粒形丘疹,扁平或尖頂,有時呈多角形如扁平苔蘚,呈毛囊性分布,有群集傾向,慣發于軀干。病程3~6周或稍久,以后自行消失。結素試驗一般為強陽性。

  【病理說明】

  本病的病理改變與其他部位結核病者完全一樣,在診斷上有一定價值。早期病變為非特異性炎性反應,主要為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并可找到病菌。典型的組織病變在損害較成熟時才能見到,表皮肥厚或萎縮均為繼發性,各型皮膚結核病的病變稍有不同,局限型一般為結核性肉芽腫改變,由上皮樣細胞和多核巨細胞組成,中心可有干酪樣壞死,外周繞以淋巴細胞浸潤,組織中可查見病菌。在疣狀皮膚結核中,表皮的繼發性變化明顯,如有角化過度和乳頭瘤樣改變。在血源性皮膚結核,特別是硬紅斑和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中,還有明顯的血管變化,如閉塞性動、靜脈內膜炎和血栓形成;血管壁可有炎性細胞浸潤,組織中不易查到病菌。

  【診斷說明】

  根據皮損特點、病理組織象、結素試驗等,診斷一般不難。

  【治療說明】

  (一)一般治療 注意適當休息,增加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治療伴發疾病或間發感染。

  (二)抗結核藥物治療 本病主要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與其他臟器結核不同者異煙肼類藥物治療皮膚結核未見有臨床耐藥性,所以不伴有其他臟器結核的本病患者可用異煙肼類藥物單一治療,伴有其他臟器結核者則采用聯合療法。局限型效果一般較好,尋常狼瘡一般在2周內即有好轉,潰瘍型特別是侵及粘膜者好轉更快,1周內即見縮小。血源型則療效較差,且易復發。復發與病期及治療總量有關,病期短、治療總量大者不易復發。

  大部分皮膚結核用異煙肼100mg每日3次,每日3次治療有效,一般在2~6月皮損消失,少數病人需6個月以上,為鞏固療效和預防復發,在皮損消退后宜繼續治療2月。對硬紅斑和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則在以后春秋季宜再給預防治療2個月,以防止復發。

  異煙肼可與鏈霉素、利福平、對氨水楊酸等合用,鏈霉素每日1g,總量60~100g,以往認為對氨水楊酸對瘰疬性皮膚結核有作用,成人日服8~12g,分4次服用,療程60~90天。

  維生素D2對尋常狼瘡有效,劑量由每日5萬u開始,在1周內逐漸增至10萬u,以后每日10萬u,可連服4~6月或更久。有活動性內臟結核、肝腎疾患、高血壓、潰瘍病者禁用。另可選用乙胺丁醇15mg/kg.日,口服;吡嗪酰胺25 mg/kg.日,口服。這些藥物毒副反應較多,宜慎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