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感染與傳染病學 回歸熱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頁

  【實驗檢查】

  (一)周圍血象 白細胞總數可升達1.5~2萬/mm3,蜱傳型中2/3和虱傳型中1/3的白細胞在正常范圍內。貧血在多次復發后顯著,血小板可減少,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均在正常范圍,但凝血酶原時間常延長。在發熱期取血(或骨髓)作涂片或暗視野檢查,可發現典型的疏螺旋體(蜱傳型的血中病原體常較少)。可作厚血片或離心濃縮后染色檢查(必要時采血1~2m1接種于小鼠腹腔中,一般于1~2日內在血中可檢出病原體)。

  (二)尿和腦脊液 尿中常有少量蛋白、紅白細胞及管型,有時出現"急性出血性腎炎"的表現,不少患者的尿中和前列腺液中有活的螺旋體。少數患者的腦脊液壓力可稍增高,蛋白質和淋巴細胞增多;腦脊液中也可發現病原體,涂片檢查及動物接種均可采用。

  (三)血清免疫學試驗 取血清作補結、凝集、制動和殺螺旋體等試驗,以檢測特異性抗體;如增高4倍以上,也有助于診斷。由于病原體種株不同,且多變異,陽性率不高,故很少采用。虱傳型患者的血清華康氏試驗5~10%呈假陽性,也可出現變形桿菌OX19、OXk等低效價的陽性反應。

  (四)血生化試驗 血SGPT升高,嚴重者血清膽紅素上升,有達16mg/dl者。

  【診斷說明】

  季節、地區、個人衛生情況,野外作業史、有無體虱、蜱發現等均有參考價值。臨床表現如驟然起病,嚴重全身肌肉關節酸痛、腓腸肌劇痛拒按、劇烈頭痛、鼻衄、肝脾腫大、皮疹或黃疸,均屬典型癥狀,也有助于診斷。當發熱呈回歸型而有多次復發時則診斷可基本成立。血、尿、腦脊液等中或動物接種后發現回歸熱病原體為確診的依據。

  本病急性期的臨床表現易與流行性斑疹傷寒、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感、瘧疾、傷寒、肺炎等相混淆。一經復發,診斷較易確定。

  【治療說明】

  (一)一般和對癥治療 高熱時臥床休息,給以高熱量流質飲食,酌情補液,大便保持通暢。發生神經精神癥狀時,給以鎮靜藥物。熱退時注意發生休克及心臟循環衰竭。毒血癥嚴重時可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短程口服或靜注。

  (二)抗菌治療 青霉素、四環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均為特效藥物,能清除血液內螺旋體。但易產生赫氏反應,甚至導致死亡。此反應于發熱自然驟降時也可出現。系螺旋體大量溶解時所出現的休克反應,其嚴重程度與血內螺旋體數量的消失及被清除的速度有關。故初次劑量不宜過大,在最初2次用藥時,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青霉素G每日60萬~80萬u,分2次肌注。四環素每日30mg/kg,分4次口服。

  多西環素(強力霉素)每日成人劑量100~200mg.為防止反復發作,療程可延長至7~10日。

  【并發癥】

  患者病程中易并發支氣管肺炎,常為致死原因。孕婦易發生流產或早產。脾出血、脾破裂、闌尾炎樣急性腹痛偶有發生。此外,尚可有中耳炎、結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網膜炎、腮腺炎、多發性關節炎、腦膜腦炎、顱神經炎、心內膜炎等。蜱傳回歸熱的并發癥以眼部及神經系統癥狀為突出,局限性偏癱、失語、顱神經麻痹等有時出現較晚,并可成為后遺癥。

  【預后說明】

  預后取決于治療的早晚、年齡及有無嚴重并發病等。兒童預后良好,但年老衰弱、孕婦及1歲以下幼兒的預后不良。并發嚴重黃疸、支氣管肺炎、心內膜炎、腦膜腦炎等者的病情險惡。及時應用四環素治療,病死率介于2%~6%之間;未治者虱傳型和蜱傳型的病死率分別為40%和>20%。未經特效治療的蜱傳型,其眼和神經系統后遺癥較多見。

  【預防說明】

  在整個流行過程中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措施,控制傳染源也需同時進行。目前尚無有效的保護人群的人工免疫方法。

  (一)管理傳染源 病人必須住院隔離及徹底滅虱。蜱傳型的主要傳染源是鼠類,必須大力開展防鼠、滅鼠及防蜱、滅蜱工作。

  (二)切斷傳播途徑 用各種方法殺滅蜱、虱。滅虱措施參閱24節"流行性斑疹傷寒".蜱主要存在于地面、屋角和道路兩側,可定期噴灑殺蟲劑。

  (三)保護易感者 主要為個人防護,滅虱時要穿防護衣,在野外作業時必須穿防蜱衣,必要時可口服強力霉素或四環素以防發病。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