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復制的基本原料是四種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復制的過程是在各種酶和蛋白質因子的作用下進行的,大致可分為起始與RNA引物的合成、核苷酸鏈的聚合(包括岡崎片段的生成)、RNA引物的水解、岡崎片段連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等幾個階段。DNA鏈的合成也包括引物的合成,它只能是從5′→3端方向進行。由于DNA雙鏈的走向相反,復制時兩條子鏈復制的走向也相反。因此,在復制時,必有一條新鏈順著解鏈的方向進行,并且是連續的,這條鏈稱為領頭鏈;而另一條鏈的復制方向與解鏈方向相反,必須等待解鏈達足夠長度時,才能開始新鏈的合成,同時等待下一段模板鏈的暴露。因此,這一條鏈的復制是不連續的,所形成的不連續DNA片段稱岡崎片段,這條不連續復制的鏈稱為隨從鏈。
4)復制的生物學意義
DNA主要功能是攜帶和傳遞遺傳信息。按照半保留復制的規律,子代DNA保留了親代DNA所有的遺傳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得以表達,決定著細胞的代謝類型和生物特性。DNA以復制的方式進行合成,體現了遺傳過程的相對穩定性和保守性。
(2)反轉錄
①反轉錄的概念
反轉錄是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也稱逆轉錄。這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種特殊方式。
②反轉錄酶與反轉錄過程環球網校搜集整理
在轉錄過程中生成的RNA分子,其堿基序列與DNA分子中模板鏈的堿基序列完全互補,這樣就把DNA分子中的遺傳信息,準確地抄錄在RNA分子中,并以此信息指導合成蛋白質,使有關信息得以正確表達。
[
上一頁]
[1] [3] [4] [5] [6]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