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音聲學
一、A1型題:(最佳單項選擇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失語癥"是指
A.已經會講話的兒童,因耳聾等又失去言語功能
B.言語器官的肌肉活動障礙造成發聲困難
C.對言語的組成、表達及理解有障礙的病態
D.由大腦病變引起的言語功能障礙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言語障礙分為言語缺陷和語言缺陷。言語缺陷有學語滯遲、發聲困難、言語困難和失語癥;語言缺陷有構音困難和口吃。腦膿腫、腦血栓、腦腫瘤等疾病,如侵犯大腦顳葉言語中樞時,則引起失語癥。有言語表達障礙,不能說出想說的話,用手勢表達意愿者,為運動性失語。說話能力正常,但不能記憶起有關的詞語,不能理解別人說話的意義,是為感覺性失語。不能準確而恰當地說出有關的或特定的人、物和事的名稱或其相互關系者,是為命名性失語。言語器官的肌肉活動障礙所造成的發聲困難,多由中樞運動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或周圍性肌肉病變如小腦病變、脊髓空洞癥、重癥肌無力時,舌、軟腭等言語器官的肌肉發生痙攣、癱瘓或共濟失調所引起。表現為言語含糊不清,講話費力、緩慢,但無語句結構或用詞方面的缺陷。言語困難系對言語的組成、表達及理解有障礙的病態,常伴有定向力喪失、進食困難及大、小便失禁等,多發生于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腦炎后遺癥、腦腫瘤等。以言語表達能力缺陷為主者,表現為不能用單詞或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愿;以言語的接受能力障礙為主者,常表現為不能理解別人的言語。
2.某女性成人患者,發聲頻繁中斷并有暫時性漏氣,發聲時伴有頸面部肌肉痙攣,面部表情怪異,但耳語、唱歌及哭笑時發聲正常,喉鏡檢查見發聲時雙側聲帶外展不閉合。應初步診斷為
A.精神病
B.癔病
C.雙側喉返神經完全麻痹
D.環杓關節炎
E.痙攣性發聲障礙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痙攣性發聲障礙為喉肌張力障礙致喉部發聲運動紊亂引起的發聲困難。分為兩型:①內收型,較常見,其特征為發聲時聲帶過度內收或閉合過緊,出現發聲頻率中斷、失去連貫性,聲音振顫,有擠壓感,發聲疲勞;②外展型,較少見,表現為發聲時聲帶外展,發聲頻率中斷及暫時性漏氣;發聲時常伴有頸面部肌肉痙攣,并呈面部怪像,或表現為頸靜脈怒張,但耳語、歌唱、哭笑時發聲往往正常。
3.對聲時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指深吸氣后能持續發聲的最長時間,又稱最大發聲時間
B.可推測受檢者喉部調節功能及發聲的持續能力
C.測定時通常發"啊"或"衣"音,測試3次后取其最大值
D.正常情況下男性聲時約為20s,女性聲時約為30s
E.聲帶有病變時聲時縮短,氣流率高于正常人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最大發聲時間又稱聲時,指深吸氣后能持續發聲的最長時間,可推測受檢者喉部調節功能及發聲的持續能力。測定時通常發"啊"或"衣"音,測試3次后取其最大值。正常情況下聲時男性約為30s,女性約為20s。全身健康狀況、年齡、體形、肺活量、呼吸方法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聲時,當聲帶有病變時聲時縮短,氣流率(單位時間內經聲門呼出的氣流量,通常用ml/S表示)高于正常人。
4.小兒言語發育的年齡有個體差異,一般幾歲時仍不會任何言語者可列入學語滯遲
A.1歲
B.1.5歲
C.2歲
D.3歲
E.4歲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學語滯遲常見的病因有聽力障礙、大腦發育不全、智力低下、腦外傷、言語器官結構異常(如唇裂和腭裂),環境因素(如幼兒與外界接觸過少、言語訊號刺激量不足、學語機會相對減少或學語過程中受不正確的訓練與刺激)等。輕者表現為表達能力低于同齡兒童,或所用詞匯與其年齡不相適應,重者則不會講話。小兒言語發育的年齡可有個體差異,一般2歲時仍不會任何言語者,列入學語滯遲。
5.喉功能過強與音調反常的矯治,最有效的是
A.聲帶休息,禁聲或少說話
B.咀嚼發聲療法
C.反復練習屏氣動作,使聲帶緊閉、胸腔固定,同時發聲
D.建立胸腹式混合呼吸方式,練習控制呼氣能力,使呼氣慢而均勻,呼氣期延長
E.以上都不對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喉功能過強與音調反常的矯治:一般訓練時囑患者下頜放低,舌平坦,做促使咽腔開張等動作。最有效者為咀嚼發聲療法,其方法分4步:①發聲時同時咀嚼食物;②發聲時張開口唇咀嚼;③咀嚼發聲成功后,增加發聲詞語繼續練習,直到建立新嗓音;④逐漸減少發聲時的咀嚼活動。
二、B1型題:(標準配伍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
(6-9題共用備選答案)
A.電視頻閃喉鏡
B.聲圖儀
C.聲時
D.喉肌電圖
E.電聲門圖
答案 A B C D E 6.定量分析嗓音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7.鑒別聲帶運動障礙原因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8.觀察聲帶振動狀況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9.評價患者發音持續能力的方法是 ( )
正確答案:6.B,7.D,8.A,9.C
三、X型題:(多選題)由一個題干和A、B、C、D、E五個備選答案組成,題干在前,選項在后。要求考生從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0.正常言語形成需具備的基本解剖生理條件是
A.聽覺功能良好
B.視覺功能良好
C.完善的言語中樞及與言語有關的神經聯絡通路通暢
D.小腦的協調功能良好
E.聲帶、舌、腭、唇、齒等言語器官正常
正確答案:ABCDE 解題思路:正常言語的形成需具備5個基本解剖生理條件:①聽覺、視覺功能良好;②完善的言語中樞,習慣用右手者,言語中樞在左側大腦顳葉,慣用左手者則在右側顳葉;③與言語有關的神經通路通暢;④小腦的協調功能良好;⑤聲帶、舌、腭、唇、齒等言語器官正常。如形成言語的任何一個環節有病變
11.言語器官包括 ( )
A.舌
B.咽
C.唇
D.齒
E.腭
正確答案:ABCDE
12.引起音質反常的原因包括 ( )
A.聲帶息肉
B.聲帶小結
C.喉肌張力障礙
D.開放性鼻音
E.閉塞性鼻音
正確答案:ABCDE
13.為共鳴器官的是 ( )
A.鼻腔
B.鼻竇
C.胸腔
D.口腔
E.咽腔
正確答案:ABCDE
14.引起音強反常的原因不包括 ( )
A.喉肌功能過強
B.喉肌功能過弱
C.語調超過正常人一個音階以上
D.語調低于正常人一個音階以上
E.開放性鼻音
正確答案: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