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3頁
6、 胸部觸診(7分)
(1) 胸部(廓)擴張度雙手觸診方法、姿勢正確(3分);
檢查者雙手置于被檢者胸廓前下部對稱部位,左右拇指分別沿兩側肋緣指向劍突,手掌和其余4指置前側胸壁,囑被檢者作深呼吸,比較兩手的動度。醫。學。全。在。線www.med126.com
(2) 雙手語音震顫觸診方法正確(2分);
將雙手掌尺側緣放在胸壁的對稱部位,然后囑受檢者重復發出“yi”的長音,比較兩手掌感受的震顫。
(3) 能提到胸部觸診可觸及胸膜磨擦音的,并能進行正確操作的(2分);
一般在胸廓前下側部用手掌容易觸及胸膜摩擦感。
7、 胸部叩診(7分)
(1) 間接叩診時手指動作、方法、順序正確(4分);
叩診順序:前胸→側胸→背部;方法:以左手中指為板指,平貼肋間隙,并與肋骨平行(叩肩胛區可以與脊柱平行),用右手中指指端叩擊板指第2節指骨前端,每次叩2-3次,力量需均勻,輕重適當。
(2) 直接叩診手指方法正確(1分);
將2-4指并攏,以其指腹對胸壁進行直接拍擊。
(3) 會叩肺移動度者(2分);
首先叩出平靜呼吸時肺下界,然后囑受檢者深吸氣并屏住氣,同時向下叩肺下界,做一標記,待受檢者平表呼吸后再囑其作深呼氣并屏住氣,再叩肺下界。兩者之間的距離為肺下界移動度,正常值為6-8cm.
8、 胸部聽診(7分)
(1) 聽診方法、順序正確(3分);
取坐位或仰臥位,口微張開保持呼吸均勻,順序:肺尖開始,由上→下、從前胸→側胸→背部,應左右、上下進行對比。
(2) 能表述聽診(肺部聽診)四種主要內容(正常呼吸音、異常呼吸音、羅音、胸膜磨擦音)(4分);
正常呼吸音(支氣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氣管肺泡呼吸音)、異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強或減弱或消失、呼氣音延長、粗糙性呼吸音、斷續性呼吸音)、羅音(干羅音、濕羅音)、胸膜摩擦音(呼吸時臟層與壁層胸膜摩擦的聲音)。
9、 心臟視診(7分)
(1) 心臟視診方法正確(3分);
被檢者取坐臥或仰臥位。
(2) 能講出心臟視診主要三個內容,并能指出其部位(心前區隆起與凹陷、心尖搏動、心前區異常搏動)(4分);
心前區隆起→心包積液;心尖搏動增強→左心室肥大、甲亢;心尖搏動減弱→心肌炎、心包積液、左側胸腔積液。
10、心臟觸診(7分)
(1) 觸診手法正確(3分);
(右手全掌→手掌尺側→示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被檢者心前區,確定心尖搏動的位置、強度及有無抬舉性。
(2) 能在心尖搏動區及心前區正確進行觸診(2分);
(3) 能提到觸診可觸及震顫、心包磨擦感的(2分);
震顫(如貓喘)、心包摩擦感(常在第4肋間可及)。
11、心臟叩診(7分):確定心臟大小、形狀、位置。
(1) 叩診方法、姿勢、力量正確(4分);
以左手中指作為叩診板指,平置于心前區叩診部位,坐位時板指與肋間垂直,臥位時板指與肋間平行,以右手中指借右腕關節活動叩擊板指,清變濁來確定心界,順序:左界→右界,由下→上,由外向內。左側心尖搏動外2-3cm→逐個肋間向上→第2肋間,并作標志,測量其與胸骨中線間的垂直距離。
(2) 會叩診心濁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間心濁音界(3分);
正常心界:2~3→II←2~3;2~3→III←3.5~4.5;2~3→IV←5~6; V←7~9 (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為8-10cm)。
12、心臟聽診(7分)
(1) 能正確指出心臟瓣膜各聽診區(3分);5個聽診區
二尖瓣區(左第5肋間鎖骨中線內0.5~1.0cm)→肺動脈瓣區(胸骨左緣第2肋間)→主動脈瓣區(胸骨右緣第2肋間)→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胸骨左緣第3肋間)→三尖瓣區(胸骨左緣第4、5肋間)。
(2) 聽診順序正確(從二尖瓣區開始→肺動脈區→主動脈區→主動脈第二聽診區→三尖瓣區)(2分);好發病變順序:二尖→主動脈→主動脈2→肺動脈→三尖瓣。
(3) 能講出心臟聽診主要內容(2分);
聽診內容:心率(60-100)、心律(規整)、心音(S1、S2、S3、S4)、異常心音(響度、音質改變,分裂)、額外心音(病理性、拍擊音、醫源性)、心臟雜音(出現時間、部位、傳導方向、性質、強度與呼吸、體位變化的關系)。
13、腹部視診(7分)
(1) 腹部的體表標志及分區表述正確并能在腹部指點正確(3分);
分區:四區法(臍水平及垂直線劃分)、九區法(水平線:兩側肋弓下緣連線、兩側髂前上棘連線;垂直線: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線連線的中點為兩條垂直線)。
(2) 視診方法正確(2分);
被檢者排空膀胱、低枕仰臥位,檢查者于被檢者右側,自上而下全面觀察。
(3) 能表述視診主要內容(2分,如下每項0.5分,如腹部外形、呼吸運動、腹壁靜脈、胃腸型和蠕動波等);外形(正常、膨隆、凹陷);呼吸運動(腹式呼吸);腹壁靜脈(正常看不見);腹壁皮膚(有無皮疹、色素沉著);胃腸型(胃腸梗阻時出現胃腸段飽滿而隆起);蠕動波(在胃腸型的基礎上伴有該部位的蠕動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