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衛生廳等部門關于加快發展急救醫療事業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蘇政辦發 [2002] 144號)

  【發布單位】江蘇省
  【發布文號】蘇政辦發 [2002] 144號
  【發布日期】2002-12-31
  【生效日期】2002-12-31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衛生廳、計委、財政廳《關于加快發展急救醫療事業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關于加快發展急救醫療事業的意見省衛生廳 省計委 省財政廳

    (2002年12月)

    急救醫療事業是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重視加強急救醫療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從總體上看,我省急救醫療事業的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問題,突出表現在:急救醫療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健全,院前急救醫療投入不足、裝備條件亟待改善,院內急診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尚待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還不能適應需要。為加快發展我省急救醫療事業,更好地為保障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加快發展急救醫療事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今后一個時期,我省急救醫療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大力推進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急救醫療事業發展機制,加快建設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網絡,全面提高院內急救醫療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急救醫療服務的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總體目標是:到2005年,初步建成機構健全、設施配套、裝備精良、反應快捷、服務良好、省市縣三級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網絡與各級醫療機構緊密結合、覆蓋全省城鄉的基本現代化急救醫療服務體系。

    二、建立健全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網絡

    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網絡是做好急救醫療工作的重要支撐,也是當前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各地必須高度重視,下大力氣建設好院前急救服務網絡。要依托行政區劃,建立省、市、縣(市)三級急救醫療中心。省級急救醫療中心主要提供急救醫療業務技術指導、人員培訓、急救會診、急救咨詢等服務,接受市、縣(市)特殊危重病人的轉診,參與重大突發事件、災害事故的醫療救護。各市都要建立急救醫療中心,具體承擔所在城市的院前急救醫療任務,同時負責對轄區內縣(市)急救醫療服務進行業務指導、培訓和咨詢,接受縣(市)特殊危重病人的轉診,參與重大突發事件、災害事故的醫療救護;并根據城市布局和人口數量,按照就近、可及的原則,立足社區建立若干急救醫療站。各縣(市)單獨或依托縣級綜合醫院建立急救醫療站,同時在條件較好的鄉鎮衛生院設立若干急救醫療分站。原則上每個急救醫療分站服務人口10萬左右。急救中心(站)按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省有關規定設置審批,并按標準進行建設,合理設置科室,配備相應的房屋、設備和人員。要按每服務5萬人口配備1輛急救車,并保證急救車單元設備、藥品和通訊設施符合要求。

    三、切實做好院內急救醫療工作

    重點加強醫院急診科(室)建設。二、三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均應設置急診科,一級醫院設置急診室。二、三級醫院的急診科要建成獨立的急救區,做到交通便捷、房屋寬敞、設備配套。急診科(室)要配備足夠數量的能勝任搶救工作的醫務人員,并建立綠色通道,確保急診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

    高標準建設急診重病監護病房(ICU)。二、三級綜合醫院急診科都要設置急診ICU,病區既要有集中設置的ICU,搶救任務較重的重點科室還應單獨設置ICU.

    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二、三級醫院都要建立急救醫療指揮組織,由醫院領導、相關職能部門、相關專業科室的骨干組成,明確分工,協同動作,常備不懈。對重大搶救任務要全力以赴,保證搶救工作的及時有效。

    四、進一步加強急救醫療服務管理

    各地要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牽頭、衛生、計劃、財政、公安、交通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急救指揮協調小組,負責組織、協調、指揮本區域內的急救醫療工作。當發生重大災害事故需要進行現場緊急救護時,要建立臨時指揮部,到達現場的當地最高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即為災害事故現場醫療救援總指揮,統一指揮現場醫療救援工作,院前急救機構和醫院受其統一調度指揮。

    各市、縣(市)都要以急救醫療中心(站)為依托設立統一的120急救通訊系統,有條件的地區可與110、122、119之間實行聯動。

    各級急救醫療中心(站)要運用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確保急救醫療服務體系指揮、呼救的暢通;并與醫療機構急診科實行計算機聯網運行。市級急救中心要積極建立衛星定位指揮調度系統(GPS),提高急救醫療服務體系的運作效率。

    五、努力為急救醫療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各地要充分認識做好急救醫療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加強整體部署,狠抓關鍵環節,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為急救醫療工作提供支持。要把急救醫療事業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急救醫療機構是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所需經費要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實行定額和定項補助,并隨當地經濟發展逐年有所增加。要探索通過多種途徑籌集專項資金,解決無主急救對象的急救醫療費用。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努力推進齊抓共管,確保急救醫療工作順利開展。要采取多種形式,對社會公眾進行急救常識的宣傳教育,增進社會公眾對急救醫療知識以及呼救方式的了解,增強自救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人道主義精神,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對急、危、重病人進行義務救助,支持、參與急救醫療工作。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