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財政廳等部門關于完善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落實補償政策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閩政辦[2001]221號)

  【發布單位】81302
  【發布文號】閩政辦[2001]221號
  【發布日期】2001-12-05
  【生效日期】2001-12-05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

    為了進一步落實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的有關政策,推動醫療機構改革與發展,省財政廳、計委、衛生和物價局聯合制定了《關于完善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落實補助政策的實施意見》。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此件轉發給你們,請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00一年十二月五日

    關于完善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落實補償政策的實施意見

    (省財政廳 省計委 省衛生廳 省物價局

    二00一年十二月二日)

    為進一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于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0]16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閩政[2000]19號),落實《關于印發〈關于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的通知》(財社[2000]17號)和《財政部 國家計委 衛生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關于完善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落實補償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財社[2001]60號)等文件精神,為推動全省醫療機構改革,現就完善城鎮醫療機構補償機制,落實補償政策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逐步弱化藥品收益對醫院的補償作用

    (一)堅持和完善醫院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各地要嚴格按照省衛生廳、財政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醫療機構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要求,對醫療機構實行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目前尚未實行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地區,必須從2002年開始實施。已經實施的地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有關藥品收支結余的核定上交和合理及時返還的操作辦法。

    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當地綜合醫院、中醫、民族醫和部分專科醫療機構各類別醫療機構平均藥品進銷差價率扣除某類別醫療機構平均藥事成本后合理確定該類別醫療機構藥品收支結余上交水平。

    (二)逐步降低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各地要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逐年降低醫藥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到2005年,有條件的地區城鎮醫院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原則上降低到40%左右,中醫、民族醫和部分專科醫療機構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重可適當放寬到45%――50%。從2002年起,各地衛生、財政部門要根據當地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調整等實際情況,認真測算合理確定降低醫院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的具體實施辦法,逐年制定各類型醫療機構藥品收入的比重,對超過規定比重的藥品收入一律上交,與藥品收支結余資金統一使用。

    (三)積極穩妥推進醫院門診藥房改為藥品零售企業的試點工作。各地要積極穩妥地推進醫院門診藥房改為藥品零售企業的試點工作,并制定具體規劃。到2002年底前,可選擇1――2個經濟條件和醫療機構補償政策落實比較好的市級以上醫院進行試點。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積極研究解決試點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做好醫療和供藥之間的銜接,使患者就醫方便、用藥安全,并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逐步推廣。

    二、落實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

    各地要按照《福建省改革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依據醫療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及政府考慮的其他因素,并結合醫療服務的供求狀況合理調整醫療服務指導價格。

    (一)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認真分析測算醫療服務價格與社會平均成本的差距,抓緊制定醫療服務價格作價辦法。按照降低藥品差價收益、控制醫療服務成本、減輕社會醫藥費用負擔的原則,逐步提高技術勞務性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服務檢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與降低藥品收益相同步,到2005年,有條件的地區力爭基本實現按成本等因素確定醫療服務價格。

    (二)按照有利于醫療機構競爭的原則,要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和不同水平醫生之間的醫療服務價格差距,以引導患者自主選擇醫療機構及醫生,促進醫療服務質量、技術水平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各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有權機關規定的基準價和浮動幅度范圍內確定具體價格。經省價格和衛生主管部門審定的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由醫療單位根據實際服務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定。

    (三)建立健全醫療服務成本、價格監測體系,加強對醫療服務價格及成本構成要素的監測,為制定合理的醫療服務指導價格、建立靈敏的調整機制提供依據。

    (四)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時,要考慮和照顧中醫、民族醫的特點,以促進中醫、民族醫的發展。

    三、進一步落實財政補助政策

    各級政府要努力增加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認真落實對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

    (一)在醫療服務價格未達到社會平均成本水平、藥品收支結余返還款不足以彌補醫療合理成本時,同級財政對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要給予補助。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時期,財政補助總額不減產。隨著醫療服務價格的提高,財政補助應逐步轉為專項經費。

    財政補助總額應按照同級部門預算中全部醫療機構醫療支出扣除醫療收入、藥品收支結余返還款、其他收支結余、財政對醫療機構的離退休人員費用、醫療保險費等社會保障補助后合理確定。

    (二)對醫療機構房屋設備的修繕購置、就醫環境改善、重點學科建設等專項經費,實行項目管理。項目預算根據衛生事業及醫療機構的發展規劃、功能、任務和政府財力狀況、醫療機構修購基金收支情況確定。經論證后的項目預算納入財政預算支出項目庫,逐年安排落實。

    (三)在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前,醫療機構的離退休人員費用由財政專項安排,并實行財政集中支付。目前尚未將離退休人員經費納入預算安排的,應盡快落實。

    (四)逐步增加衛生基建投入,改善就醫條件。各級政府要按照區域衛生規劃要求,制定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建設和發展規劃,確定建設項目,列入基建投資計劃,逐年安排資金。

    (五)在安排財政補助時,對中醫、民族醫和部分專科醫療機構給予適當照顧。要逐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四、加強對醫療機構的宏觀調控和管理

    (一)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價格行為,增加收費透明度,切實糾正亂收費行為。建立政府監督、行業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價格監督機制,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力度。對“人均門診費用”、“人均住院費用”、“平均每床日住院費用”、“平均住院天數”和“單病種平均費用”等指標進行監測,并逐步向社會公示,以對醫療機構收費行為、社會醫療費用負擔和經濟效益作出評價和監督。醫療機構必須根據統一規范的醫療服務項目名稱和服務內容收費,建立嚴格的自我約束機制,并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價格信息和費用清單等查詢服務。

    (二)加強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財務監管,各級財政部門應對醫療機構財務狀況、成本核算、收入分配以及國有資產運營等方面加強監督與檢查。

    (三)對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技術應用、大型醫療設備等醫療服務要素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要按照區域衛生規劃要求進行合理有效配置。對沒有落實合理穩定資金來源的建設項目和大型醫療設備購置項目,有關部門不得立項或審批;醫療機構的負債規模不得超過其負債期內預測可用于償還的資金總額,控制醫療機構的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展。

    (四)要加快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步伐。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實行減員增效;積極推進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努力降低醫療成本,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減輕政府和群眾的經濟負擔。制度醫療服務的診斷治療指南和技術操作規范,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同時,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努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群眾提供優質、價廉、方便的醫療服務。

    各級衛生、計劃、物價、財政等相關部門要在政府領導下,密切配合,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協調一致,共同促進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在弱化藥品收益補償作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落實財政補助政策、規范醫療行為等方面相互銜接,同步實施,切實保證各項改革措施的全面落實。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社會對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促進醫療機構健康、有序地發展。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