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1頁
《基礎營養學》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基礎營養學(Fundamental Nutrition)
考核方式:閉卷考試
基本面向: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臨床營養方向)
教材:
張立實主編:《基礎營養學》(醫學技術專業用講義)
參考書目:
1. 吳坤主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五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2. 黃承鈺主編:《醫學營養學》,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3. 何志謙主編:《人類營養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4. Ekhard E. Ziegler & L. J. Filer, Jr. (聞芝梅,陳君石主譯) :《現代營養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
內容簡介:基礎營養學是營養學的基礎,是研究熱能和各種營養素的生理功能、缺乏或過量的危害,以及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對熱能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熱能和各種營養素的主要食物來源的學科。本課程通過課堂講授、討論、實習和自學等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較全面地掌握營養素的分類、生理功能、缺乏與過量、膳食來源與供給量,以及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等基礎營養學知識;了解基礎營養學的新進展和發展方向;并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基礎營養學相關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它營養專業課程以及今后從事臨床營養及其相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營養學的基本概念、主要內容和分支。營養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人體的能量(能量補充產品,能量補充資訊)需要、食物的熱能含量及能量平衡。蛋白(蛋白補充產品,蛋白補充資訊)質(蛋白質產品,蛋白質資訊)、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維生素產品,維生素資訊)、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產品,微量元素資訊)等各類營養素的消化、吸收與代謝,生理功能,缺乏與過量,食物營養價值和人體營養狀況評價,供給量及膳食來源。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特點以及加工烹調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并開設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評價,食物粗脂肪含量測定,尿中抗壞血酸含量測定,食物鐵(補鐵產品,補鐵資訊)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評價等四個課間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