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是一種非常特別的“乳”,它是所有雌性哺乳動物產后2~3d內所分泌乳汁的統稱。
初乳的特殊性首先體現在化學組成上:較之普通乳汁,初乳蛋白質含量更高,脂肪和糖含量較低(表1-1),鐵含量為普通乳汁的10~17倍,維生素D和A分別為普通乳汁的3倍和10倍。根據Taber編寫的百科全書(第16版),初乳被描述為“哺乳動物自妊娠的第4個月開始所分泌的液體,但一般是指產后2~3d內、在真正的泌乳期開始之前所分泌的乳汁。這種淡黃色的液體除了含有抗體和淋巴細胞外,還具有高熱量、高蛋白質的特征。”
僅從物理外觀、性質或化學組成上描述初乳的特殊性遠遠不夠,初乳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它具有獨特生理功能。初乳的蛋白質大多數為免疫球蛋白,它能夠形成抗體,與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抗原結合,在哺乳動物新生幼仔自身免疫系統發育成熟、正常運作之前,可以保護其免受病原侵襲。例如,人初乳天然含有抗流感病毒、突變鏈球菌及破傷風毒素等許多抗原的抗體(表1-2)。母體的免疫球蛋白和抗體可以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出生后嬰兒的薄弱的免疫系統需兩、3年后才能真正被激活而發揮作用。
初乳還包括其它很多免疫成分,例如可破壞致病微生物的過氧化物酶,能夠中和某些細菌的乳鐵蛋白,可抵抗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抗Semliki森林病毒、羅斯河(Ross river)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的單甘酯和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抗RNA病毒的核糖核酸酶樣因子,以及雙歧因子、溶菌酶、乳細胞等等。初乳富含脯氨酸的多肽(PRP)能夠使過分活躍或遲鈍的免疫系統反應趨于正常,即具有所謂免疫調節功能。
初乳中還含有多種蛋白質、激素、酶、糖及加速組織生長修復的生長因子,并含有為合成和修復DNA和RNA等核酸類物質提供原料的核苷酸。
2005年12月12日,中國官方通過牛初乳行業規范。規范認為,母牛產犢后3天內的乳汁與普通牛乳明顯不同,稱之為牛初乳。牛初乳蛋白質含量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較低。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于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發現牛初乳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經科學實驗證明具有免疫調節、改善胃腸道、促進生長發育、改善衰老癥狀、抑制多種病菌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功能,被譽為“21世紀的保健食品”。牛初乳還被外國科學家描述為“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真正白金食品”,2000年美國食品科技協會(IFT)則將牛初乳列為21世紀最佳發展前景的非草藥類天然健康食品。
從餅干泡水到麥乳精,然后是豆奶芝麻糊,繼而流行吃麥片,再到純奶、酸奶,打著營養旗幟的這些液體食物曾給我們美味的感受,也記住了歲月變遷的痕跡。出現于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牛初乳,便是營養食品中一個新的詞匯,同時,也是當下最熱門的一種綠色功能食品。
牛初乳中含有7種以上的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結合蛋白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而賦予牛初乳一系列的保健功能。大量動物、人體功能實驗證實,口服牛初乳可提高系統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并促進胃腸道生長發育或腸道組織創傷的愈合、延緩衰老、促進生長發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