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21 共1頁
1.一個3歲的兒童長期偏食,經過幼兒園營養師的教育,最先樹立的健康信念是:
(A)外緣信念
(B)權威信念
(C)中心信念
(D)模糊信念
答案:(A)
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在孩子沒有明確觀念的情況下,往往第一個灌輸的觀念會長期在記憶深處留下深刻印象,所以營養健康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
2.一個高脂血癥患者,長期喜吃油膩食物,最影響其中心信念樹立的因素有
(A)危害性
(B)時間性
(C)信任程度
(D)關心程度
答案:(A)(B)(C)(D)
由于高脂血癥不象高血壓、痛風等沒有癥狀,很多人并未意識到其危害性,且高脂血癥的發病具有隱匿性,病程可長達10年,甚至20年以上,因此屬于遠期危害,時間太長,將影響其健康信念的樹立;還有就是宣教者的權威性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患者對宣教者的信任程度,名人、名家、名醫的光環效應就是其信任程度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癥因為隱匿性和非直接致死性的因素,造成對其的關注程度甚至不及對流感的重視程度。
3.“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這句話,屬于健康教育技巧中的
(A)夸張
(B)類比
(C)比喻
(D)恐怖
答案:(B)
健康教育的技巧很多,常見的有褒揚法、貶低法、夸張法、類比法、比喻法、恐怖法、借喻法等。比如:母乳是最好的營養品 ,這就屬于褒揚法。貶低法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吸煙是燃燒生命”,夸張法的例子就是:吃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以及科學營養讓你吃到120歲等等就是屬于夸張的手法。類比法就是用比較貼切的說法,闡述一個簡明的道理,肥胖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從純學術的觀點看,有失偏頗,但是的確,諸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許多慢性疾病的病因,都和肥胖密切相關,因此控制體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上述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比喻法就是采用形象的比喻闡述科學的營養道理,比如冬季進補,上山打虎。恐怖法就是提出一個聳人聽聞的現象,吸引大眾的注意力,最后陳述健康的營養觀念。比如:吃燒烤等于找死。
4.營養師對幾個社區老年人進行營養健康咨詢,屬于哪種傳播形式?
(A)個體傳播
(B)團體傳播
(C)單向傳播
(D)媒體傳播
答案:(A)(B)
首先可以排除不是媒體傳播,因為沒有借助媒體,且受眾人數少。它是通過人際間的特定渠道進行的信息交流,所以屬于個體間傳播;當然如果是幾個老年騎游協會的成員在一起交流旅游中的疲勞恢復和營養補充,也可以是團體傳播,因為這個協會可能會通過一些活動把健康信息傳遞。這種傳播有互動和交流,因此屬于雙向傳播。
5.糖尿病學校按照病人的知識遞增的原則,安排由淺入深的課程,屬于健康教育的哪條原則?
(A)科學性
(B)啟發性
(C)規律性
(D)直觀性
答案:(A)(B)(C) (4 )
糖尿病學校的課程安排,抓住了社區常見疾病的特點和病人營養知識缺乏實際情況,安排這樣的課程進行營養知識得宣教,符合科學性的原則;糖尿病教育必須通過互動教育吸引人,啟發病人潛在的健康需求和學習的自覺性,因此也符合啟發性的原則;由淺入深的課程安排顯然符合教育的規律性,營養教育需要從簡到繁、從已知到未知;糖尿病的食品交換份就是用食物模型的直觀形象思維,來鞏固和加強患者對食品交換單位的直觀認識,因此符合直觀性的原則。詳見社區營養第32頁。
6.安排社區老年人觀摩粗糧細作烹調的健康教育形式,屬于健康教育的哪條原則?
(A)科學性
(B)啟發性
(C)規律性
(D)直觀性
答案:(A)(B)(D)
7.展開社區老年養生膳食大討論,屬于健康教育的哪條原則?
(A)科學性
(B)啟發性
(C)規律性
(D)直觀性
答案:(A)(B)
社區老年人養生膳食大討論 可以是請名人、專家,也可以請社區老年人自己探討養生之道,因此可以有科學性和啟發性,更具有現身說法的直觀性。
第三節 營養健康教育的內容
8.為直觀起見,我們在健康教育中經常提到紅、綠、黃、白、黑等五色,其中紅色食品的真正含義是:
(A)紅肉
(B)紅葡萄酒
(C)西紅柿
(D)辣椒
答案:(B)
紅肉是指去掉脂肪的肉,紅肉是對一些肉品的總稱,包括牛肉、羔羊肉、豬肉等,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利的,它減少了我們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但是它尚不屬于我們健康教育中“紅”色食物的范疇,因為紅、綠、黃、白、黑等五色食物都是非動物性食品。西紅柿屬于黃色食物,辣椒不屬于五色范疇,故選擇(B)。
9.下面哪些食物屬于黃色食品的真正含義?
(A)植物油
(B)胡蘿卜
(C)南瓜
(D)黃酒
答案:(B)(C)
植物油、糖等純能量食物,未列入健康的五色食物。黃酒屬于紅色食物。
10.下面哪些食物屬于綠色食品的真正含義?
(A)綠豆
(B)綠茶
(C)綠葉蔬菜
(D)綠蘋果
答案:(B)(C)
我們所指的綠一般指綠茶及綠葉蔬菜,綠色蔬菜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具有一定的防腫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