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題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
用花、草、灌木等組成的街旁花園是可布置在靠近廣場大型公共建筑附近的。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9:道路綠化;
1.人行道綠化:有樹穴、綠地兩種形式。綠帶一般每側1.5~4.5m,長度以50~100m左右為宜,樹穴一般1.25×1.25m。
2.林蔭道:最小寬度為8m,多采用8~15m。
3.分隔帶:有活動式與固定式。前者用混凝土柱式鋼管,后者利用綠化帶。分隔帶寬與路幅及道路橫斷面有關,最窄1.2~1.5m,兼作公共交通停靠站的最好不小于2m,但不宜大于4.5~6.0m,長度以50~100m為宜。
4.綠化寬度宜為道路紅線寬度的15%~30%,行道樹分枝高度應為3.5m以上,分隔帶上高度不宜大于1.2m。
第12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應把斜角交叉改善為正交交叉。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20:平面交叉口改善;
由于交叉口形狀不合理,或者由于與交通流量流向不適應而影響了通行效率和行車安全,需要改善交叉口平面。例如:錯口改為十字交叉、斜交改為正交、多路交叉改為十字交叉、合并次要道與主要道路相交等。
第13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第⑤項和第⑨項是在地下水取水構筑物的位置選擇時應考慮的情況。
考點:
第一章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考點11:城市取水工程設施選址原則;
1.設在水量充沛、水質較好的地點,宜位于城鎮和工業的上游河段;
2.具有穩定的河床和河岸,有足夠水源和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
3.盡可能減少泥沙、漂游(浮)物、沖凌、水草、支流的影響;
4.具有良好的地質、地形及施工條件;
5.取水構筑物位置選擇應全面考慮整個給水排水系統的合理布局,減少投資;
6.考慮天然障礙物、橋梁、碼頭、丁壩、攔河壩等對河流條件引起變化;
7.應與河流的綜合利用相適應;
8.取水構筑物的設計最高水位應按100年一遇頻率確定。
第14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A、C、D均不完整,概不全面。
考點:
第一章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考點8:城市給水設施的組成;
城市給水設施由取水工程、凈水工程、輸配水工程組成。
第15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第③項和第⑧項是城市排水系統分區規劃的主要內容,一定要注意區分清楚。
考點: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考點1:城市排水工程總體規劃內容深度;
1.確定排水制度;
2.劃分排水區域,估算雨水、污水總量,制定不同地區污水排放標準;
3.進行排水管、渠系統規劃布局,確定雨、污水主要泵站數量、位置,以及水閘位置;
4.確定污水處理廠數量、分布、規模、處理等級以及用地范圍;
5.確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6.提出污水綜合利用措施。
第16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C項為布置調蓄水體所用的方法。
考點: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考點10:雨水排放系統規則;
1.雨水排放量計算
暴雨強度的頻率N與它的重現期P互為倒數。
徑流系統是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只有一部分徑流入雨水管道,其徑流量與降雨量之比。影響徑流系數的因素有地面滲水性、植物和洼地的截流量、集流時間和暴雨雨型等。
2.雨水排放系統
(1)主要內容:“攔、蓄、分、泄”。
(2)雨水管渠系統: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檢查井、出水口等構筑物組成。
街道旁雨水口間距,取決于街道縱坡、路面積水情況及雨水口的進水量,一般25~60m。
第17題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
廠址設在地勢較低處,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廠的;污水廠宜設在水體附近,便于處理后的污水近排入水體;廠址必須位于集中給水水源下游,且應與生活區有300m以上距離;因考慮污泥的運輸和處理,故宜靠近公路和河流。
考點: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考點8:城市污水處理系統規劃;
其中城市污水處理廠是用以處理和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一系列構筑物的綜合體。
污水處理廠選址應注意設在地勢較低處,靠近水體;位于水源的下游和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與城市、工廠、生活區保持300m以上的距離;不占或少占農田;并注意近遠期發展問題。
第18題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
當管線與鐵路或道路交叉時應為正交。在困難情況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考點:
第九章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 ☆☆☆☆考點2: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要符合以下規定;
1.應結合城市道路網規劃,在不妨礙工程管線正常運行、檢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況下,使線路短捷;
2.充分利用現狀工程管線;
3.選擇良好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形進行布置;
4.應與城市現狀及規劃的地下軌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隱蔽性工程協調配合。其中減少與道路及干管交叉,困難情況下,交叉角不宜小于45°;
5. 當工程管線豎向布置發生矛盾時,宜按下列規定處理:
壓力管線讓重力自流管線;可彎曲管線讓不易彎曲管線;分支管讓主干管;小管徑管線讓大管徑管線;新建的讓現有的;臨時性讓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讓工程量大的;檢修次數少、方便的讓檢修次數多、不方便的。
第19題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
熱力管是不可以與電力、通信電纜和壓力管道共溝敷設的。
考點:
第九章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 ☆☆☆☆考點6:綜合管溝;
綜合管溝內宜敷設電信電纜管線、低壓配電電纜管線、給水管線、熱力管線、污雨水排水管線。
工程管線干線綜合管溝,應設置在機動車道下面,敷設工程管線支線的綜合管溝,應設置在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下。
道路紅線寬度超過30m的城市干道宜兩側布置給水配水管線和燃氣配氣管線;道路紅線寬度超過50m的城市干道應在道路兩側布置排水管線。河底敷設的工程管線在1~5級航道下面,應在航道底設計高程2m以下;在其它河道下面,應在河底設計高程1m以下;在灌溉渠下面,應在渠底設計高程0.5m以下。
第20題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
補充總體規劃的用地豎向規劃中缺少的其他控制標高是分區規劃階段的用地豎向工程規劃的內容。
考點:
第十章 城市用地豎向工程規劃 ☆☆考點6:修建性詳細規劃階段豎向工程規劃;
修建性詳細規劃階段豎向工程規劃內容:
1.落實防洪、排澇工程設施的位置、規模及控制標高;
2.確定建筑室外地坪規劃控制標高;
3.進一步分析、落實各級道路標高;
4.進行街區內其它用地的豎向規劃,確定各區用地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