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實施養護監理制的關鍵
1.認真細致地做好綜合成本的核算工作
公路養護至今也沒有一個完善規范的版本,老定額已明顯不適應現在養護改革的需要。養護經費的不足,制約了養護必要成本的科學性,行政干預掩蓋了老定額的不合理性,而對養護工作的忽視導致了養護定額標準的滯后,隨著養護改革的推進,編制養護定額標準已勢在必行。我省正在綜合考慮與養護綜合成本的核算密切相關的公路技術等級、養護等級、路面路基寬度、路面結構、使用年限、交通量、氣候特征等因素,對各地市的養護成本核算進行統計定量分析,準備修訂養護定額,以使成本核算工作更趨合理。
2.科學合理地確定檢查方式和評定標準
養護工程有其特有的工作目標,而且養護工程工作線路長、面廣且散,只有根據養護工程的特點和工作量。確定科學的檢查方式和可行的評定標準,才能為計量支付、獎優罰劣提供正確的依據 因此,應將隨機抽樣和定期檢查相結合,以樣本的質量反映整體的質量。
3.開放養護市場, 引進競爭機制
公路部門幾十年來一直沿襲的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體制,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公路部門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發展的新形勢,用發展的眼光、積極的態度去探索和改革。要推行養護監理制,就必須開放養護市場,引進競爭機制,根據養護工作量、地域等特征,合理劃分標段,進行公開招標,簽訂施工合同,明確各方的責、權、利。在這方面。宣城市公路管理局從2003年開始做了一些嘗試。他們將當年的養護工程按工程量的大小及所在地域劃分為若干標段。在本市范圍內進行招標。標段所在分局負責人為業主代表,市局在全市范圍內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建養護工程監理組,下駐每個標段。由市工程質量監督站進行政府監督,對養護工程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社會監督制。經過兩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養護成本得到了控制。在實行養護監理制以前。沒有約束機制來保證工效、定額的實現一方面是經費不足,另一方面卻是勞動力資源的浪費。上面給多少。下面做多少,不講定額、核算,浪費損失嚴重。實行養護監理制后,講求效益、加強核算成了養護公司責任人必須考慮的問題。人工費、機具費、材料費普遍降低。
(2)工程質量得到了保證。在實行養護監理制以前,工程質量憑施工人員的經驗和自身約束力,常有前修后壞、邊修邊壞的情況發生。實行養護監理制后。養護監理組在規定的工作范圍內按授權獨立開展工作。行使管理權限,履行監理工程師的職責,按照養護工程的設計要求和技術要求。檢查監督工程質量。處理各種質量問題。檢查督促各項養護工[考試|大|程的施工進度,指導施工。
同時認真核實各養護工程的數量和進行工程質量驗收。使工程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養護工程逐步走上了規范化管理的路子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養護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行政干預較多。養護監理制貫徹不徹底。監理人員缺乏資質和系統的培訓。今后應逐步開放養護工程市場。由抽調監理改為委托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一步探討和完善養護定額。科學界定各養護工程的工作量范疇。并做出切合實際的定量分析,形成可接受的合理單價。以保證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總之。要不斷地削弱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減少行政干預,這樣才能將改革推向深入。真正使養護工作走上規范化管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