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08年設備監理案例分析:設備工程價值分析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二)對象選擇與信息收集
1.對象選擇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經驗分析法
經驗分析法亦稱因素分析法。它是一種定性分析的方法,即憑借開展價值工程活動人員的經驗和智慧,根據對象選擇應考慮的因素,通過定性分析選擇對象的方法。
(2)百分比法
百分比法即按某種費用或某種資源在不同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的方法。
(3)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即重點分析法。這是一種運用數理統計分析原理,按照局部成本在總成本中比重的大小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的方法。一般說來,企業產品的成本往往集中在少數關鍵零(部)件上。
在選擇對象產品或零件時,為了便于抓住重點,把產品(或零件)種類按成本大小順序分為A、B、C三類。
成本占70%~8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0%~15%的產品作為A類;
成本占10%~2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15%~20%的產品作為B類;
成本占5%~10%、零部件種類數量占60%~80%的產品作為C類。
ABC分析法具體做法如下:
①將被分析的零(部)件種類按成本大小依次排列填入表中,并按排列先后編出序號;
②根據零(部)件種類計算出累計數,求出占全部零(部)件總種類數的百分比;
③根據零(部)件成本求出其占總成本的百分比,并求出累計成本的百分比;
④根據零(部)件種類劃分為A、B、C三類。
(4)強制確定法
強制確定法(又稱FD)法)在價值工程的對象選擇、功能評價和方案評價中都可以使用。
在對象選擇中,它的做法是:通過對每個零件的重要程度進行打分,用功能評價系數計量零件的價值,進而確定價值工程的對象。
用強制確定法選擇對象時要求出3個系數,即零件功能系數(又叫功能重要性系數)、成本系數和價值系數。
a、確定零件功能評價系數時,先把零件排列成矩陣,再按零件功能的重要程度一對一地比較,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這種方法通常叫做0-1法,還有0-4法即:功能重要的零件打4分,另一個相對不重要的得0分;功能比較重要的打3分,另一個功能比較次要的打1分;兩個功能同樣重要的零件各得2分);然后,把該零件的得分累計起來,除以全部零件的得分總數,其值即為該零件功能系數(零件功能評價系數):
零件功能系數=某零件功能得分值/全部零件功能得分合計
功能評價系數定量地說明每一個零件在全部零件中的功能重要程度。
b、零件成本系數的確定方法是:首先,查各零件的目前成本,將各零件成本相加得出總成本;然后,再將各零件成本除以總成本,即得出各零件的零件成本系數。即:
零件成本系數=該零件目前成本/全部零件成本
c、各零件的零件功能評價系數和零件成本系數求出后,再求價值系數。即:
價值系數=功能評價系數/成本系數
若價值系數等于1或接近1,就意味著功能的重要性與成本比重相當,這種情況一般不作為價值工程對象。
價值系數小于1,就意味著成本比重高,這種情況一般需要降低成本。
價值系數大于1,就意味著功能的過高或富裕,成本偏低,這種情況一般剔除過剩功能。會適當增加成本,以保障功能實現。
(5)最合適區域法
最合適區域法(也稱田中法)是一種在價值系數法的基礎上利用一個最合適區域來精選價值工程對象、選擇價值工程改進對象的方法。最合適區域法在選擇價值工程對象時,不僅僅考慮價值系數值大于1或小于1的情況,而且還要考察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絕對值的大小,從而對各對象加以區別對待。
在零部件價值系數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的絕對值不同,那么它們對經濟效果的影響也不同。所以不能簡單地以價值系數來選擇價值工程對象,還應考慮各對象的功能系數和成本系數,對兩者較大的應作重點考慮,對兩系數較小的對象可不作重點考慮或不考慮。
(三)功能分析與方案評價
1.功能系統分析
從功能入手系統地研究、分析產品及勞務,這是價值工程的主要特征和方法的核心。通過功能系統分析,加深對分析對象的理解,明確對象功能的性質和相互關系,從而調整功能結構,使功能結構平衡,功能水平合理。價值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功能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探索功能要求,通過創新獲得以最低成本可靠地實現這些功能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對象的價值。
2,功能評價
功能評價的目的是找出低價值功能區域,明確改進范圍。在功能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功能的現實成本,目標成本,目標成本和現實成本的比值,并計算功能的價值系數。過程如下:
(1) 確定功能的現實成本。
(2)確定評價對象目標成本。指的是實現功能所需的最低成本。功能的標成本是功能價值的衡量標準,若該值小于功能實現成本,則功能價值低;反之則高。
(3)計算功能價值系數。功能價值系數的計算有兩種方法:
①絕對值計量法:
功能價值系數V=功能評價值F/功能實現成本C
②相對值計量法:
功能價值系數V=功能評價系數/功能成本系數
它把功能F和成本C都按所占比重的大小進行定量評價,再進行比較。前面談到的強制確定法(0-1法,0-4法)亦可用于功能價值系數的確定。
求出價值系數后,即可進行功能評價。
①若價值系數等于1,說明評價對象的功能重要程度與成本比重相匹配,可以認為功能目前的成本是合理的;
②若價值系數小于1,則表明目前成本偏高,應將評價對象列為改進對象,改進目標主要是降低成本;
③若價值系數大于1,其原因可能有三種:
一是目前成本偏低,不能滿足評價對象實現其應有功能的要求,這時改進方向是增加成本;
二是存在功能過剩的問題,改進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
三是客觀上存在功能重要、而成本消耗較少的情況,從而無需改進。
(4)功能成本改進的期望值
當確定了評價對象的目標成本和功能評價系數之后,即可計算功能成本改進期望值。例如,若整體功能的目標成本為5000元,而功能F1的功能評價系數為0.2,則功能F1的目標成本即為5000X0.2=1000(元)。若F1的現實成本為1500元,則其成本改進期望值為1000-1500=-500(元)。
(四)方案評價
在方案創新階段提出的方案是多種多樣的,能否付諸實施,就必須對各個方案進行評價。
方案評價就是評定方案的優劣。衡量優劣的標準自然是價值的高低,而不僅僅是功能或成本的高低,即應以功能與成本的比率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因此,方案評價就是從眾多的備選方案中,選出價值最高的可行方案。
方案評價可分為概略評價與詳細評價。不論概略評價還是詳細評價,都包括技術評價、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三個方面內容。把這三個方面聯系起來進行權衡,則稱為綜合評價。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