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與雁
一天,莊子和他的學生在山上看見山中有一棵參天古木因為高大無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莊子感嘆說:“這棵樹恰好因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BR> 晚上,莊子和他的學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的家中作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說:“家里有兩只雁,一只會叫,一只不會叫,將那一只不會叫的雁殺了來招待我們的客人。”
莊子的學生聽了很疑惑,向莊子問道:“老師,山里的巨木因為無用而保存了下來,家里養的雁卻因不會叫而喪失性命,我們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這繁雜無序的社會呢?”
莊子回答說:“還是選擇有用和無用之間吧,雖然這之間的分寸太難掌握了,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規律,但已經可以避免許多爭端而足以應付人世了?!薄 ∈篱g并沒有一成不變的準則。面對不同的事物,我們需要不同的評判標準。對于人才的管理尤其明顯。一個對其他企業相當有用的人對自己來說不一定有用,而把一個看似無用的人擺正地方也許就能為你創造出你意想不到的收益?!?BR> 聰明的領導人應該學會發現人才的優點,使得人盡其才,盡量避免人才浪費。
審慎選擇適當人選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必須靠平日不斷地觀察,留意每個人的發展動態。在檢視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掘能干的部屬,并且還要剔除辦事不力的員工?! ?BR> 逆旅二妻
楊朱和弟子在宋國邊境的一個小客棧里休息,發現店主的兩個老婆長相與身分地位相差極大,忍不住向店主人問是什么原因,主人回答說:“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所以舉止傲慢,可是我卻不認為她漂亮,所以我讓她干粗活;另一個認為自己不美麗,凡事都很謙虛,我卻不認為她丑,所以就讓她管錢財。”
現代企業有多少領導,用人能像這位旅店的老板一樣公允分明呢?有很多領導,一看見艷麗出眾的女孩子,不管她才能如何,都要盡收門下,給其最輕松的工作和最優厚的待遇,留著養眼呀。而能干、謙遜,但長相平凡的員工,卻讓其干粗活,工資也低。這樣的老板,真的讓人很寒心。你要用華而不實的東西,你就全部去用吧,看以后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誰來幫你做?
以貌取人的領導,最終會傷透下屬的心,長期下去,務實之人定然會悄然離別,而花瓶也不可能為你帶來效益,最終你就等著關門吧。到時候,不但江山沒了,美人也棄你如敝屣,哎,賠了夫人又折兵呀。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要力爭擺脫這種以貌取人的傳統方式,對人才的甄別,應從本質上去認識。這樣,你才不會錯失千里馬,朽木當塊寶。
恃才傲物,不守規矩的“特殊”員工,會影響企業的整體戰斗力。
各就各位
某知名作家去報社辦報,結果沒幾天自己便主動辭職。這并不是說他沒有能力寫稿子,而是他的確不懂怎樣把報紙辦得令讀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覺比寫小說還累。于是,作家繼續拿起他的筆寫小說。
老板在用人上同樣會遇上像作家這樣的人才,他們的確是那類很優秀很出眾的人才,只是由于他們對某些事務或某類工作不熟悉,*作起來不僅顯得吃力,也顯得被動。有的人適合搞科研,有的人適合做管理,有的人喜歡習文,有的人酷愛練武。一個優秀的領導,應該清楚地了解其下屬的所長,讓他們各就各位,各司其能。
如同那位作家,報紙沒辦好,即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為報紙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老板最理智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做他應該做得好的事情。即使把這個得意之才留下來,也只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不值得。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必須十分明白全體的工作目標,了解團體的需要,并明白個人的工作情形,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明確果斷的決定,不可受任何人情因素的蒙蔽,如此方能成功?! ?BR> 以柔克剛 《明史》記載,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隨行護駕。江彬素有謀反之心,他率領的將士,都是西北地區的壯漢,身材魁偉,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書喬宇看出他圖謀不軌,從江南挑選了一百多個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隨行。
喬宇和江彬相約,讓這批江南拳師與西北籍壯漢比武。江彬從京都南下,原本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與江南拳師較量,屢戰屢敗,氣焰頓時消減,樣子十分沮喪,蓄謀篡位的企圖也打了折扣。喬宇所用的是“以柔克剛”的策略。
在企業管理中,這一招也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性格千奇百怪,這個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而你的團隊里恰好就有一些不好管理的人,軟硬不吃,你該怎么辦呢?其實,以柔克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任何人的不合作態度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因為待遇太低,或者不公平,或者是工作量的分配不勻,或者是在對員工的各項政策上有所誤解,而這些都是與你這個作決策的管理者有關。也許你不是決策者,而只是個執行者,那你又應該怎么面對下屬的這種不滿情緒呢?也許有的人會說,不聽指揮的我就辭掉他!這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 要知道一個企業解聘一個員工很容易,如果不是太差的企業招進一個員工也不難,可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員工就真的非常難,如果因為這樣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的員工,對企業就是相當大的損失,而且會直接影響整個集體的戰斗力。
這時候就需要領導發揮以柔克剛的本領了,首先承認錯誤在自己,讓他的氣有地方撒,然后再施以緩兵之計,調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有的放矢,不是很好嗎?
柔能制剛,弱能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