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管理(一)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一、工程風險管理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點
  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是本著這樣的基本思路開展的:由建設單位牽頭設計、施工單位組成共同投保體,向以保險公司牽頭審圖、監理機構組成的共同保險體投保,通過簽訂包含相關各種風險內容的保險合同,實現既有現場控制,從而降低工程風險,并在一旦發生事故時,保險公司能夠及時足額賠償經濟損失。
  其主要特點包括:
  一是調整了部分委托關系。將原由建設單位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的質量安全監管,轉由保險公司委托風險管理機構承擔。風險管理機構主要通過監理、審圖、現場檢測進行工程風險控制。
  二是強化了現場風險控制。形成施工現場共同投保體和共同保險體雙重控制機制,以及業主、工程承包、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機構)三方制衡的關系;建立了浮動費率機制。促使建設單位為降低保險成本,更加重視工程質量安全,選擇技術力量強、市場誠信度高、安全質量保障嚴的設計和施工單位。
  三是引進了質量保修保險。共同投保體將工程竣工滿1年后引發的質量缺陷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從而為維護小業主權益提供了機制保障。并取消原質量保證金。
  四是改變了保險投保方式。通過采取建安及附加第三者責任險、人身傷害險以及質量保修險“三險合一”的投保方式,降低投保成本,減少出險后共投體成員單位之間的相互扯皮,并避免保險公司對共投體成員的代位追償。
  五是轉變了政府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經濟調節功能,淡化政府直接管理,使政府對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從直接管項目向監管工程參與各方行為的轉變。
  總而言之,我們要通過風險管理中保險費率浮動機制這一有效杠桿,充分調動共同投保體和共同保險體,緊緊圍繞降低工程風險這一共同目標,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通過共投體加強內部建設,強化現場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投保費率,實施工程風險轉移;通過共保體主動緊貼施工現場,強化預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出險理賠幅度,從而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抵御風險的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格局。
  二、實施工程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目前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管理改革中,一方面質量安全管理的法制化逐步推進,現代化管理方法被建筑行業引入和借鑒。質量事故和傷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建筑質量中的一些通病、常見病仍時有發生,傷亡事故總量下降幅度還不大。這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管理。
  首先,質量安全現場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盡管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都以平等法人身份簽訂合約。但是從本質來看,仍然是一種雇與被雇,采購與被采購的關系。除非政府介入,否則施工現場實際上就是一個以建設單位為中心的小“獨立王國”。現場內不存在相互制約,政府連“裁判”都無從做起。監理受業主委托,必定以為業主服務為首要原則,因此監理作為第三方所應有的獨立性和公正性遭到質疑。檢測單位接受施工單位委托,兩者間的關系既是委托與被委托同時又是檢測和被檢測。面對經濟關系和公正性之間的矛盾,許多檢測單位很難把好關。于是就有檢測結論弄虛作假,而且“僅對來樣負責”。這種“等貨上門”的方式不可能對現場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和客觀的反映。
  其次,建立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工程項目建設現場,已經形成了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參與各方共同負責的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一段時間的實踐也證明,現場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是有效的,對提高工程質量,減少安全事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保證了工程管理處于一個基本受控狀態,但是,也往往帶有很明顯的政府“強勢作為”的痕跡。具體到工程發生事故的時候,就會出現政府陷于矛盾,窮于應付這類情況,究其原因,在于我們根本缺乏一個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要求的解決機制。突破此類政府職能轉變中的瓶頸,就要求我們必須探索新機制,建立新模式。
  再次,從建筑市場的發展來看,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等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勢在必行。2004年8月,建設部和中國保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工作的意見》,希望上海積累經驗,探索如何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和減少安全事故,以適應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而引導建筑市場健康發展。
  另外,按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表,建筑市場和建筑服務市場的放開時間已屈指可數。我們應該抓住時機,進一步提升建筑業自身專業化、社會化的服務能級,建立符合國際一般原則,又具有我們自己特點的規則,發展現代建設服務業。從現有條件和發展來看,建筑業的市場化程度已越來越高。隨著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法律體系逐步完備,國際習慣做法的逐步接軌,市場化運作手段的不斷豐富,也為現場監管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就一般社會投資項目而言,已基本實現市場化運作。政府投資項目在經歷建管分離等改革探索后,也已經開始了委托具有相應資質項目管理單位實行代建制等市場化運作的探索。由項目管理公司代行建設管理職能,將進一步提高市場化程度運作程度。風險管理、風險轉移的理念已經為社會所接受。建安工程險、人身意外傷害險,設計、監理的職業責任險等都已不同程度地進入到了我們的建設項目和建筑活動中,這也是進一步推展建設工程保險的良好基礎。通過一些工程投保后發生出險得到保險理賠和經濟補償的具體案例,建筑業內也深化了工程保險的意識,增加了工程保險的知識,達成了一定的風險管理的共識。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