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技術創新管理新范式:項目組合管理(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忽視短期和長期項目、漸進型和重大型創新項目之間的平衡
  許多企業創新研究表明,長期項目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在技術創新組合選擇上,應該在短期收益項目和長期收益項目之間有一個均衡考慮,避免短期收益驅動給企業長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技術項目的選取上,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可用經濟指標直接量化的經濟收益上,把資金等組織資源不均衡地投人到當前利潤獲取活動中。即在現有項目的改進或成本減少等短期項目上投入過多的資源,這些通常被稱為漸進型創新。而對有利于企業核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和提高的長遠項目缺乏戰略性考慮,資源投入偏低甚至不投入(劉冀生,1995)。還有些新的技術型企業走向另一個極端,把注意力和技術開發重點放在重大創新和全新產品的開發上,而對漸進型創新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上的積極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在漸進型產品的開發上分配較少的組織資源,使漸進型產品開發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4.在創新活動中缺乏對核心能力培養與提高的考慮
  如果說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產品在價格與性能上的競爭,那么從其本質來看,這種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競爭。核心能力是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與發展起來的一種資產與知識的互補體系,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有意識地培育和發展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成功地進行技術創新、建立與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在技術創新項目組合選擇上,應注重把企業資源相對集中在有利于核心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的創新項目上,這將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利于企業市場收益的獲取和增長,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多樣化的經營組合。
  我國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產品技術水平落后,平均開發周期長,許多企業的研究開發只限于外圍技術,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發展。據對我國機械工業骨干企業的主導產品的調查,達到90年代水平的產品只占17.47%,80年代水平的占51.92%,其余的均為60、70年代水平。產品的平均開發周期為18個月,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又如我國發展較快的家電行業,其產品開發周期比國外的要長(金碚,1997)。長此下去,我國產品很可能會處于劣勢。
  企業技術創新不足是妨礙我國企業技術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技術創新的阻礙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創新資金不足,R&D投入不足,缺乏科技人才等(高建,1997)。缺乏創新資金且資金投向不盡合理,是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障礙。我國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然而,由于存在創新風險高和回收期長的特點,資金在流向創新活動時受到了限制。同時,許多企業又將有限的創新費用大部分投人到設備購置和試生產與工程化等環節上,而在研究開發環節及新產品與新工藝的培訓上投入偏低,不僅嚴重地影響了職工素質的提高,影響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質量和水平,而且還產生了對引進設備消化吸收不了的問題。這是造成我國企業核心技術水平進步緩慢、核心技術能力不足的一個客觀原因。其直接結果是企業在技術創新項目選擇上,往往只注重當前經濟利益,而對未來的長遠的經濟利益缺乏戰略性考慮,尤其是在企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上,作為企業未來競爭優勢的基礎,常常被企業決策層所忽視。
  缺乏人才是緊隨資金因素之后技術創新的重要障礙,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對945家企業創新狀況的調查,在大型企業中缺乏人才的企業占45%,在中型企業中占41.3%,小型企業中占66.4%。另據我們對浙江省28家企業的調查,企業平均擁有從事技術創新專職人員只占全企業職工人數的3.36%,而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職工人數2.19%,尤其作為技術創新成功所需的技術橋梁人物、技術帶頭人十分不足,28家企業中,有50%以上的企業缺乏足夠的技術橋梁人物和技術帶頭人。人才是技術創新能力的核心,缺乏人才的企業,技術創新將難以進行。企業科技人才的缺乏使得各事業部相互爭奪攜帶核心能力的人員,造成關鍵人員被占用及分布不合理的情況,這種破壞性的競爭行為,又嚴重影響了企業核心能力的形成。我國企業在人員投入上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給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特別是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帶來很大困難。(咨詢工程師)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