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現代價值鏈中的企業成本控制(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第二步:價值鏈成本控制執行法。
  1.減少目標不明確的項目和任務:在企業目標清晰的情況下,每個項目及任務都是為實現目標所服務的。項目立項分析后,可以把目標不明確的項目與任務削減掉。
  2.實行“全員成本管理”的方法:企業在全員管理的活動中,需要按照員工的崗位責任和職責,設計出相應的成本目標。在實施全員成本控制過程中,首先要劃分成本控制實體,應根據企業生產工藝的特點和職能部門、各類人員的職權范圍,將企業內部劃分為若干不同層次的責任實體,并與獎懲掛鉤,使責、權、利統一,最終在整個企業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
  3.加強成本核算,實行精細化管理:伴隨著成本控制計劃出臺的是一份數字清單,包括可控費用(人事、水電、包裝、耗材等)和不可控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原料采購、利息、銷售費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財務匯總后發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異常的數據就用特別標識。在月底的總結會議中,相關部門需要對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釋。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SOP手冊》,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的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
  4.實行成本定額管理:定額管理是成本控制中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勞動定額、定員、費用定額等)控制成本的各項消耗,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實施成本定額控制可以和職責、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從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實到全體員工和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中。與此相配套的還有“配套發料制”。它是裝配式企業在產品投產前,按產品投產批量及其消耗定額,由倉庫全部配齊后一次全部發給生產單位。如生產過程中發生丟失、損壞等情況,需要另寫申請單,報有關部門批準后處理。這樣可有效控制浪費和丟失。
  5.成本控制的“提前”和“延伸”:“提前”就是加大技術投資,加強和供應商在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技術合作,控制采購成本:“延伸”就是將上下游整合起來,降低在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損耗,減少浪費,加強對流通領域成本控制。
  從某種意義上講,成本決定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在企業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的轉變過程中,研究立足于價值鏈的成本控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企業管理者就應轉變傳統狹隘的成本觀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應從價值鏈的戰略高度來實施成本控制。
  參考文獻:
  [1]閻達五。價值鏈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4.(2)
  [2]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P208
  ()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