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程造價管理引用戰略管理研究的展望
我國是從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戰略管理的。國內目前在戰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從理論與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企業多元化、以資源為基礎的理論、核心競爭力理論、知識理論、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理論、以復雜性科學為基礎的系統理論、和諧管理理論等開始受到高度的重視。通過對戰略管理理論發展歷程的梳理,可以把握戰略管理思想演進的脈絡,并對工程造價管理引用戰略管理研究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戰略管理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其主流理論基本上發源于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而中國所處的環境與背景因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問題的選擇與研究結果等方面并不完全同于西方。由此,在戰略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中應注意理論的適用性問題。展望我國工程造價引用戰略管理研究的趨勢,應該說是前景廣闊的。事實上,在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實踐中。我們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反映出戰略管理思想。在實際應用研究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到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背景,即戰略研究在中國國情背景下如何較好地實現本土化。在重視戰略理論在實踐中的適用性問題的同時,還要突出強調戰略主體在理論運用和發展過程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只有這樣,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我國現時的造價管理戰略問題,并最終獲得較理想的研究效果。
在工程造價管理面臨新的建設市場環境的條件下。戰略管理理論應用到造價管理將會呈現如下特點和發展趨勢:
1、制定造價管理戰略的施行空間在擴展。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造價管理機構將從全國范圍并考慮國際通用做法研究和制定造價管理戰略,并從時間和空間角度通盤考慮,即:從時間角度著眼,管理戰略不是短期行為;從空間范圍看,管理戰略要能使各地區具有可操作性,以獲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造價管理戰略具有高度的彈性。戰略彈性是基于各地區和本地區現時造價管理辦法及施工企業自身的技術經濟系統對不斷變化的、不確定情況的應變能力,這是戰略管理彈性的主要核心部分。造價機構的現時造價管理辦法及施工企業自身的應變能力決定了戰略管理具有其彈性,制定的管理戰略是否具有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戰略彈性的幅度。
3、戰略目標與各地區現行辦法可能有局部的、暫時的不一致。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加之造價管理的底子不是很厚,因此國家制定的造價管理戰略目標可能與某些地區的做法有局部的、暫時的不一致,這也是情理之中的現象。但各省市(地區)的總體戰略目標應與國家的戰略目標一致,局部的、暫時的不一致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磨合、適應,經過過渡期達到與國家戰略目標一致的目的。
4、網絡信息技術將在戰略管理研究中居中心地位。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分析研究中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可以把不同載體、不同區域位置的信息源以數字化形式貯存,以計算機為載體相互連接。以網絡化的方式進行傳輸,從而達到快捷分析和利用相關資料,最終科學地制定出管理戰略的目的。
5、制定戰略的主體趨于多元化。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地市級造價管理機構以及行業協會都將成為研究造價管理戰略的主體,研究內容、形式、范圍、深度由各自把握。但在戰略研究過程中的測算、審定、結論、發布等方面要有一個程序。
6、管理戰略的制定依從計價依據的指導性。各級造價管理機構、施工企業、造價咨詢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會在計價依據的指導性原則下,結合各自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制定、變革行業規則和操作方法,并不斷調整和完善。管理戰略的制定要考慮到這一趨向,給管理戰略的實施留出相應的空間。 7、戰略理論研究的范圍和內容趨于多元化。由于工程造價管理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從建筑設計、施工組織設計、造價管理辦法、工程量計算規則、工程招標投標及施工合同、竣工結算等多元視角去研究戰略管理理論,制定相應戰略目標。
戰略管理是由環境分析、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控制等不同階段的動態過程組成。這是一個不斷重復、不斷更新的過程。在實際應用中,這幾個階段可能會同時發生,或是按不同順序進行。這就需要管理者在設計、應用戰略管理系統時要有創造性,并適應計價活動所面臨的不斷變化著的外部環境。在探索和總結中進行動態的戰略管理研究。不斷完善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