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09年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資料及習題精選(5)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第四節 經濟結構

  一、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

  (一)產業分類

  1.兩大領域、兩大部類分類法

  按生產活動性質,把產業部門分為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和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兩大領域。按物質產品屬性,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又分為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和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

  2.三次產業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是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3.資源密集程度分類法

  根據三種生產要素(勞動、資本、技術)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把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4.國際標準產業分類

  為使不同國家的統計數據具有可比性,聯合國頒布了《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現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訂本。這套《國際標準產業分類》劃分了A-Q共17個部門,其中包括99個行業類別。

  (二)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1.現階段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任務與目標

  在現階段,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任務是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2.調整工業產業結構的思路

  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實現工業化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在這個階段,工業會一直是我國經濟的主體。

  二、地區經濟結構

  從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看,地區經濟結構具有兩層涵義:一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在各地區的分布和比例關系;二是指一個地區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各環節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