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一、產業技術發展戰略方針、目標及原則
是推進一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
1、指導方針
是以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以體制和機制創新為保證,以企業為主體,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為主要途徑,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政府引導與市場導向相結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有選擇地發展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力爭在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重點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加快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實現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跨越式發展,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技術保證。
2、戰略目標
近期目標(到2005年)
遠期目標(2010年)
高新技術產業年值年均增長率提高到30以上,傳統產業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
部分高新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
力爭在重點行業、企業、產品和工藝、技術裝備上,有重大技術突破,部分接近或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重點生產領域的要害技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
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得到完善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
在主要行業和領域具有自主開發和自主創新能力
3、基本原則
(1)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宗旨
發展高新技術及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生產技術與能力,其核心目的都在于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
(2)市場機制與政府組織協調作用相結合
(3)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
二、重點產業技術發展方向
推進高新技術與產業化發展
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要重點發展主導經濟發展和把握國際競爭走向、關系國家實力以及國家經濟和社會安全的戰略性技術;關聯性強、制約我國產業總體技術水平提高的要害技術;通用性強、應用領域廣泛,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的共性技術。
1、高新技術及產業化
要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能源技術、海洋技術等。
“十一五”規劃綱要-第三篇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第十章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主要包括提升電子信息制造業、培育生物產業、推進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新材料產業等方面。
2、提升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主要是農業領域、能源與環保領域、交通運輸業、原材料產業、加工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