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財政政策的功能
(1)導向功能。通過調整物質利益進而對個人和企業經濟行為的調節來引導國民經濟的運行。
(2)協調功能。指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失衡狀態的制約和調節能力。
(3)控制功能。通過調節企業和居民的經濟行為,實現對宏觀經濟的有效控制。如對個人所得征收超額累進稅,可以防止兩極分化。
(4)穩定功能。通過財政政策調節總支出水平,使貨幣支出水平恒等于產出水平,實現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其穩定功能主要體現為熨平經濟周期。
例題6:通過調整物質利益進而對個人和企業經濟行為的調節來引導國民經濟的運行是財政政策的( )功能
A.協調功能
B.導向功能
C.控制功能
D.穩定功能
答案:B.
例題7:財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
A.協調功能
B.導向功能
C.控制功能
D.穩定功能
E.調整功能
答案:ABCD.
三、財政政策工具
這是財政政策主體所選擇的用以達到政策目標的手段和方法。財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稅收、公債、經常支出、資本支出、轉移支付、貼息等。
例題8:財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稅收、公債外還包括( )等工具。
A.轉移支付
B.貼息
C.經常支出
D.資本支出
E.協調
答案:ABCD.
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5類組合形式。
(1)松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即"雙松"政策。松的財政政策主要通過減少稅收或擴大支出規模來增加社會總需求;松的貨幣政策主要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利息率等來擴大信貸規模,增加貨幣供給。這種政策組合用于刺激經濟增長,擴大就業。
(2)緊的財政政策與緊的貨幣政策,即"雙緊"政策。緊的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增加稅收、削減政府支出規模等,來限制消費與投資;緊的貨幣政策主要通過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利率等來增加儲蓄,減少貨幣供給。這種政策組合可以用來治理需求膨脹與通貨膨脹。
(3)緊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這種政策組合效應用于在控制通貨膨脹的同時,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
(4)松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松的財政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對克服經濟蕭條較為有效;緊的貨幣政策可以避免過高的通貨膨脹。
(5)中性政策。當社會供求大體平衡,經濟增長速度在適度區間時,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增長就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主要目標。這時,適宜的財政、貨幣政策應采用中性的配合政策。
例題9:松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即"雙松"政策。松的財政政策主要通過( )來增加社會總需求。
A.減少稅收
B.增加稅收
C.削減政府支出規模
D.擴大支出規模
E.提高法定準備金率
答案:AD.
例題10:緊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組合效應是用于( )同時,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
A.增加社會總需求
B.刺激需求
C.控制通貨膨脹
D.擴大信貸規模
答案:C.
例題11: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組合形式有( )
A.松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B.松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
C.緊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D.緊的財政政策與緊的貨幣政策E.其它政策。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