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三、計算分析題(本題型共4小題,其中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為9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該小題須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為14分。第2小題至第4小題每小題9分。本題型最高得分為41分,要求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1.甲公司為一家電生產企業,主要生產A、B、C三種家電產品。甲公司20×8年度有關事項如下:
(1)甲公司管理層于20×8年11月制定了一項業務重組計劃。該業務重組計劃的主要內容如下:從20×9年1月1日起關閉C產品生產線;從事C產品生產的員工共計250人,除部門主管及技術骨干等50人留用轉入其他部門外,其他200人都將被辭退。根據被辭退員工的職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將一次性給予被辭退員工不同標準的補償,補償支出共計800萬元;C產品生產線關閉之日,租用的廠房將被騰空,撤銷租賃合同并將其移交給出租方,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將轉移至甲公司自己的倉庫。上述業務重組計劃已于20×8年12月2日經甲公司董事會批準,并于12月3日對外公告。
20×8年12月31日,上述業務重組計劃尚未實際實施,員工補償及相關支出尚未支付。為了實施上述業務重組計劃,甲公司預計發生以下支出或損失: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800萬元;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25萬元;因將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轉移至倉庫將發生運輸費3萬元;因對留用員工進行培訓將發生支出1萬元;因推廣新款B產品將發生廣告費用2 500萬元;因處置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將發生減值損失150萬元。
(2)20×8年12月15日,消費者因使用C產品造成財產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賠償損失560萬元;12月31日,法院尚未對該案作出判決。在咨詢法律顧問后,甲公司認為該案很可能敗訴。根據專業人士的測算,甲公司的賠償金額可能在450萬元至550萬元之間,而且上述區間內每個金額的可能性相同。
(3)20×8年12月25日,丙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銀行借款3 200萬元,期限為3年。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為丙公司的上述銀行借款提供全額擔保。12月31日,丙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預計不存在還款困難。
要求:
(1)根據資料(1),判斷哪些是與甲公司業務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并計算因重組義務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
(2)根據資料(1),計算甲公司因業務重組計劃而減少20×8年度利潤總額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根據資料(2)和(3),判斷甲公司是否應當將與這些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如確認,計算預計負債的最佳估計數,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如不確認,說明理由。
【答案】
(1)甲公司有關的直接支出有:
①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800萬元;
②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25萬元;
因重組義務確認的預計負債=25(萬元)。
【依據】2009年教材P331表13-1與重組有關支出的判斷表。
本題目中發生的因將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轉移至倉庫將發生運輸費3萬元、因對留用員工進行培訓將發生支出1萬元、因推廣新款B產品將發生的廣告費2500萬元、因處置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將發生減值損失150萬元均不包括在重組有關的支出中。
(2)因重組計劃而減少的20×8年度利潤總額的金額=25+800+150=975(萬元)
與重組義務有關的直接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 25
貸:預計負債 25
借:管理費用 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800
預計將發生減值損失15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5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50
(3)資料(2)需要確認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最佳估計數=(450+550)/2=500(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 500
貸:預計負債 500
資料(3)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因其不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在被擔保方無法履行合同的情況下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但本題目中的被擔保對象丙公司并未出現無法履行合同的情況,因此擔保企業未因擔保義務承擔潛在風險,所以不需要做確認預計負債的賬務處理。
【提示】若本題目條件改為丙公司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下,甲公司需要估計風險的可能性,根據情況來判斷確認預計負債的金額。
本題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教材第13章或有事項中重組義務的相關計量問題,難度不大,需要掌握教材P331表13-1。
2.甲公司為一物流企業,經營國內,國際貨物運輸業務。由于擁有的貨輪出現了減值跡象。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對其進行減值測試,相關資料如下:
(1)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國內貨物運輸采用人民幣結算,國際貨物運輸采用美元結算。
(2)貨輪采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預計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為5%。20×8年12月31日,貨輪的賬面原價為人民幣38 000萬元,已計提折舊為人民幣27 075萬元,賬面價值為人民幣10 925萬元,貨輪已使用15年,尚可使用5年,甲公司擬繼續經營使用貨輪直至報廢。
(3)甲公司將貨輪專門用于國際貨物運輸。由于國際貨物運輸業務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大,甲公司預計貨輪未來5年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假定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貨輪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零,有關現金流量均發生在年末)如下表所示。
年份 |
業務好時(20%的可能性) |
業務一般時(60%的可能性) |
業務差時(20%的可能性) |
第1年 |
500 |
400 |
200 |
第2年 |
480 |
360 |
150 |
第3年 |
450 |
350 |
120 |
第4年 |
480 |
380 |
150 |
第5年 |
480 |
400 |
180 |
(4)由于不存在活躍市場,甲公司無法可靠估計貨輪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5)在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貨輪特定風險后,甲公司確定10%為人民幣適用的折現率,確定12%為美元的折現率,相關復利現值系數如下:
(P/S ,10%,1)=0.9091;(P/S,12%,1)=0.8929
(P/S ,10%,2)=0.8264;(P/S,12%,2)=0.7972
(P/S ,10%,3)=0.7513;(P/S,12%,3)=0.7118
(P/S ,10%,4)=0.6830;(P/S,12%,4)=0.6355
(P/S ,10%,5)=0.6209;(P/S,12%,5)=0.5674
(6)20×8年12月31日的匯率為1美元=6.85元人民幣。甲公司預測以后各年末的美元匯率如下:第1年末為1美元=6.80元人民幣;第2年末為1美元=6.75元人民幣;第3年末為1美元=6.70元人民幣;第4年末為1美元=6.65元人民幣;第5年末為1美元=6.60元人民幣。
要求:
(1)使用期望現金流量法計算貨輪未來5年每年的現金流量。
(2)計算貨輪按照記賬本位幣表示的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并確定其可收回金額。
(3)計算貨輪應計提的減值準備,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計算貨輪20×9年應計提的折舊,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使用期望現金流量法計算貨輪未來5年每年的現金流量。
第一年的現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萬美元)
第二年的現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萬美元)
第三年的現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萬美元)
第四年的現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萬美元)
第五年的現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萬美元)
(2)計算貨輪按照記賬本位幣表示的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并確定其可收回金額。
按照記賬本位幣表示的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8 758.46(萬元)。
由于無法可靠估計貨輪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所以其可收回金額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現值8 758.46萬元。
(3)計算貨輪應計提的減值準備,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貨輪的賬面價值是10 925萬元,可回收金額是8 758.46萬元,所以應該計提的減值金額是:
10 925-8 758.46=2 166.54 (萬元),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2 166.54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 166.54
(4)計算貨輪20×9年應計提的折舊,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因為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貨輪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零,所以凈殘值可以判斷為零,20×9年應計提的折舊是:8 758.46/5=1 751.69(萬元),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1 751.69
貸:累計折舊 1 751.69
本題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教材第8章資產減值中現金流量的計算及減值的確定,難度不大,需要考生細心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