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被投資企業因增加資本公積而引起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投資企業應按所擁有的表決權資本的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將其記入的科目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增加資本公積,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并增加資本公積。 |
|
2.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實收資本或股本增減變動的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C,計入“庫存股”科目借方,不引起實收資本或股本的增減變動。 |
|
3.下列屬于權益工具的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A屬于債務工具;選項B屬于混合工具;選項D企業發行金融工具時,如果該工具合同條款中沒有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單位的合同義務,也沒有包括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那么該工具應確認為權益工具。 |
|
4.下列各項中,能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增減變動的是(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選項ACD只是所有者權益的內部變動,對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總額沒有影響。 |
|
5.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購回股票支付的價款大于面值總額按股票面值和注銷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借記"股本"科目,按所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庫存股"科目,按其差額,借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應依次借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購回股票支付的價款低于面值總額的,應按股票面值總額,借記"股本"科目,按所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貸記"庫存股"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
|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
(6-9題共用題干) |
甲公司屬于工業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由A、B、C三位股東于2008年12月31日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1600萬元。出資協議規定,A、B、C三位股東出資比例分別為40%、35%和25%。有關資料如下:(1)2008年12月31日三位股東的出資方式及出資額如下表所示(各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并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資,有關法律手續已經辦妥):![]() |
6.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為( )萬元。 |
7.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吸收D股東出資時產生的資本公積為( )萬元。 |
8.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收到A、B、C股東追加投資和D股東出資后"實收資本-A"的賬面余額為( )萬元。 |
9.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增資擴股后,A股東的持股比例為( )。 |
正確答案:6.D;7.A;8.B;9.A 解題思路:9.2009年12月31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1600+800-200=2200(萬元)。10.產生的資本公積=(200+117)-2000×10%=117(萬元)。11."實收資本-A"的賬面余額=640+200×40%=720(萬元)。12.A股東持股比例=(640+80)/2000×100%=36%。 |
|
(10-11題共用題干) |
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A證券公司發行普通股10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行價格為4元。根據約定,股票發行成功后,甲股份有限公司應按發行收入的2%向A證券公司支付發行費。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 |
10.甲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實際收到價款凈額為( )萬元。 |
11.甲股份有限公司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為( )萬元。 |
正確答案:10.D;11.C 解題思路:7.發行股票總價格=4×10000=40000(萬元),股票發行費用=40000×2%=800(萬元),發行股票實際收到價款凈額=40000-800=39200(萬元)。8.應計入股本科目的金額=1×10000=10000(萬元),應計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39200-10000=29200(萬元)。 |
|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
12.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投資企業資本公積發生變動的有( )。 |
正確答案:ABCE 解題思路:選項D,被投資方的資本公積沒有變動,也不會引起投資企業資本公積發生變動。 |
|
13.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留存收益總額發生增減變動的有( )。 |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選項C,會引起盈余公積項目減少,應付股利增加;選項D,會使未分配利潤減少,股本增加:選項E,會使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積減少,股本或實收資本增加。 |
|
14.下列各項中,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有( )。 |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選項CD,會引起所有者權益減少。 |
|
15.下列有關權益工具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BDE 解題思路:選項B,以自身權益工具作為標的金融工具并以現金結算的不構成權益工具,屬于金融負債;選項DE,企業發行金融工具時,如果該工具合同條款中沒有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單位的合同義務,也沒有包括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權利義務,那么該工具應當確認為權益工具。 |
|
16.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CE 解題思路:選項A,應通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核算;選項B,應通過"資本公積—資本(或股本)溢價"科目核算;選項D,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進行利潤分配。 |
|
四、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每小題1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
17.公司為一上市公司。截至2008年12月31日,A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數為10000000股,股票面值為1元,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500000元,盈余公積3000000元,未分配利潤27000000元。經股東大會批準,A公司以現金回購本公司股票1000000股并注銷。 要求: (1)假定A公司按照每股6元回購股票,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2)假定A公司按照每股0.8元回購股票,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1)假定A公司按照每股6元回購股票: 借:庫存股大光明 6000000 貸:銀行存款 6000000 借:股本 10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500000 盈余公積 300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0000 貸:庫存股 6000000 (2)假定A公司按照每股0.8元回購股票: 借:庫存股 80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0 借:股本 1000000 貸:庫存股 8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00000 |
|
18.A公司于2007年2月1日向E公司發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的看漲期權。根據該期權合同,如果E公司行權(行權價為12元),E公司有權以每股12元的價格從A公司購入普通股100萬股。 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合同簽訂日:2007年2月1日。 (2)行權日(歐式期權):2008年1月31日。 (3)2008年1月31日應支付的固定行權價格12元。 (4)期權合同中的普通股數量100萬股。 (5)2007年2月1日期權的公允價值:100000元。 (6)2007年12月31日期權的公允價值:70000元。 (7)2008年1月31日期權的公允價值:60000元。 (8)2008年1月31日每股市價:12.6元。 要求: (1)如期權以現金凈額結算,編制A公司相關會計分錄; (2)如期權以普通股凈額結算,編制A公司相關會計分錄; (3)如期權以現金換普通股方式結算,編制A公司相關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1)期權以現金凈額結算 2007年2月1日,確認發行的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100000 2007年12月31日,確認期權公允價值減少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3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00 2008年1月31日,確認股權公允價值減少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1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00 在同一天,E公司行使了該看漲期權,合同以現金凈額方式進行結算。A公司有義務向E公司交付12600000元(即:12.6×1000000),并從E公司收取12000000元(即12×1000000),A公司實際支付凈額為600000元。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60000 投資收益 540000 貸:銀行存款 600000 (2)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除期權以普通股凈額結算外,其他資料與(1)相同。因此,除以下賬務處理外,其他賬務處理與 (1)相同。 2008年1月31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60000 投資收益 540000 貸:股本 47619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52381 (3)以現金換普通股方式結算2007年2月1日,發行看漲期權;確認該期權下,一旦E公司行權導致A公司發行固定數量股份,將收到固定金額的現金。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000 2007年12月31日,不需進行賬務處理,因為沒有發生現金收付。 2008年1月31日,反映E公司行權。該合同以總額進行結算,A公司有義務向E公司交付100萬股本公司普通股,同時收取12000000元現金。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 貸:股本 10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1000000 |
|
五、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
19.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07年至2015年度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46500萬元(其中,股本總額為1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資本公積為30000萬元;盈余公積為60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00萬元)。2007年度實現凈利潤400萬元,股本與資本公積項目未發生變化。 2008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預案: ①按2007年度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②以2007年12月31日的股本總額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4股,計4000萬股。 2008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同時決定分派現金股利300萬元。2008年6月10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 (2)2008年度,甲公司發生凈虧損3142萬元。 (3)2009年至2014年度,甲公司分別實現利潤總額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500萬元、600萬元和600萬元。假定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4)2015年5月9日,甲公司股東大會決定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2014年12月31日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 假定: ①2008年發生的虧損可用以后5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 ②除前述事項外,其他因素不予考慮。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008年3月提取2007年度法定盈余公積及結轉利潤分配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甲公司2008年5月宣告分派2007年度現金股利及結轉利潤分配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2008年6月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會計分錄。 (4)編制甲公司2008年度結轉當年凈虧損的會計分錄。 (5)計算甲公司2014年度應交所得稅并編制結轉當年凈利潤的會計分錄。 (6)計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 (7)編制甲公司2015年5月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的會計分錄。("利潤分配"、"盈余公積"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正確答案: (1)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40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4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0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40 (2)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300 貸:應付股利3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00 貸: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300 (3) 借:資本公積4000 貸:股本4000 (4)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142 貸:本年利潤3142 (5) 應交所得稅=600×25%=1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1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50 借:本年利潤150 貸:所得稅費用150 借:本年利潤450(600-15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50 (6)未彌補虧損=(500+400-40-300)-31424+(200+300+400+500+600)+450=-132(萬元)(虧損)。 (7)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132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132 借: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132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