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章節練習:收入、費用和利潤

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收入、費用和利潤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是(    )。(2007年考題)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產生的收益計入投資收益;出租無形資產取得的收入和處置投資性房地產取得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2.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確認該商品銷售收入的時點是(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應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在此之前預收的貨款應確認為負債。
 
3.下列隋關銷售商品收入計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選項B,應按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選項C,應是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選項D,企業應是將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入當期損益。
 
4.下列各項中,應確認為企業收入的是(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選項A,售后回租方式銷售商品的一般不應確認收入,有確鑿證據表明認定為經營租賃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則銷售的商品按照售價確認收入,并按照賬面價值結轉成本;選項C,因成本尚不能可靠計量,所以收入也不能確認;選項D,增值稅屬于代收的款項,也不確認收入。
 
5.下列有關收入確認的表述中,不符合現行會計準則規定的是(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選項A,受托代銷商品收取的手續費,受托方在商品銷售后,按應收取的手續費確認為收入。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6-9題共用題干)
乙污水處理廠是由甲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投資實施的"BOT"項目。于2008年開始建設,2010年年底完工,2011年1月開始通水運行。該廠總規模為月處理污水120萬噸。該廠建設總投資3600萬元,包括:43.28畝土地,5.4公里截污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廠內設施。乙污水處理廠工程由甲公司投資、設計、建設和經營,特許經營期為25年。經營期間,當地政府按處理每立方米污水付給甲公司0.80元運營費,特許經營期滿后,該污水廠將無償地移交給政府。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際發生合同費用1080萬元,預計完成該項目還將發生成本2520萬元;2009年實際發生合同費用1260萬元,預計完成該項目還將發生成本1260萬元;2010年年底項目完工,實際發生合同成本3600萬元。2011年乙污水處理廠每月實際平均處理污水100萬噸,每月發生成本費用20萬元(不包括特許權攤銷費用)。假定建設期間按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確認合同收入,不考慮相關稅費。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4)題。
6.關于BOT業務,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7.甲公司2008年該項目應確認的合同收入為(    )萬元。



8.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該項目的完工百分比為(    )。



9.甲公司2011年該項目應確認的利潤總額為(    )萬元。



 
正確答案:6.D;7.A;8.B;9.C 解題思路:7.BOT業務所建造基礎設施不應作為項目公司的固定資產。8.2008年實際發生的合同費用為1080萬元,應確認合同收入1080萬元。9.完工百分比=(1080+1260)÷(1080+1260+1260)×100%=65%。10.應確認的利潤總額=(100×0.8-20)×12-3600÷25=576(萬元)。
 
(10-12題共用題干)
長江公司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家用電器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售價格為公允價格。2011年,長江公司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業務受到了較大沖擊。為應對金融危機,長江公司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采用多種銷售方式增加收入。2011年度,長江公司有關銷售業務相關資料如下(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1)2011年1月1日,為擴大公司的市場品牌效應,長江公司與甲公司簽訂商標權出租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可以在5年內使用長江公司的某商標牛產X產品,期限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每年向長江公司支付100萬元的商標使用費;長江公司在該商標出租期間不再使用該商標。該商標系長江公司2006年1月1日購入的,初始入賬價值為2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攤銷。(2)長江公司開展產品以舊換新業務,2011年度共銷售A產品1000臺,每臺銷售價格為0.2萬元,每臺銷售成本為0.12萬元;同時,回收1000臺舊產品作為原材料驗收入庫,每臺回收價格為0.05萬元,款項均已收付。(3)2011年6月30日,長江公司與乙公司簽訂銷售合同,以800萬元價格向乙公司銷售一批B產品;同時簽訂補充合同,約定于2011年7月31日以810萬元的價格將該批B產品購回。B產品并未發出,款項已于當日收存銀行。該批B產品成本為650萬元。7月31日,長江公司從乙公司購回該批B產品,同時支付有關款項。(4)長江公司為推銷C產品,承諾購買該新產品的客戶均有6個月的試用期,如客戶試用不滿意,可無條件退貨,2011年12月1日,C產品已交付買方,售價為100萬元,實際成本為9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貨款100萬元尚未收到。(5)2011年12月31日,長江公司與丁公司簽訂銷售合同,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丁公司銷售一批E產品,合同約定銷售價格是4000萬元,從2011年12月31日起分5年于次年的12月31日等額收取。該批E產品的成本為3000萬元。如果采用現銷方式,該批E產品銷售價格為3400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3)題。
10.關于資料(1)和(2),長江公司下列關于2011年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11.關于資料(3)和(4),長江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12.關于資料(5),長江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正確答案:10.CDE;11.ABC;12.BDE 解題思路:5.長江公司應在出租該商標權的五年內每年確認100萬元的其他業務收入,并將當年對應的商標權攤銷金額25(250÷10)萬元確認為其他業務成本,選項A和B均不正確;應確認主營業務收入=1000×0.2=200(萬元),結轉主營業務成本=1000×0.12=120(萬元),確認原材料=1000×0.05=50(萬元),選項C、D和E正確。6.具有融資性質的售后回購,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與報酬并沒有轉移,不能確認收入、結轉成本,7月31日應確認財務費用=810-800=10(萬元),選項A、B和C正確;以附有銷售退回條件方式銷售商品,無法估計退貨率的,應在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結轉成本,因為C產品為新產品,不能合理估計退貨率,所以長江公司不應當在當期確認收入、結轉成本,僅應將發出的90萬元的庫存商品計入"發出商品"科目,選項D和E錯誤。7.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需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本題為現銷價格3400萬元)確認收入,選項A錯誤,選項D正確;應結轉成本3000萬元,并確認未實現融資收益=4000-3400=600(萬元),選項B和D正確;分期收款銷售銷售成立日不確認財務費用,選項C錯誤。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13.下列各項中,應計入銷售費用的有(    )。




 
正確答案:BD 解題思路:銷售商品發生的商業折扣在銷售時即已發生,企業銷售實現時,只要按扣除商業折扣后的凈額確認銷售收入即可,不需作賬務處理;結轉出租包裝物因不能使用而報廢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隨同商品出售并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應記人"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14.關于收入的確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正確答案:BC 解題思路: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的,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安裝工作是商品銷售附帶條件的,安裝費在確認商品銷售實現時確認收入;宣傳媒介的收費,在相關的廣告或商業行為開始出現于公眾面前時確認收入;廣告的制作費,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廣告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
 
15.下列事項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的有(     )。




 
正確答案:ABDE 解題思路:選項C,除辭退福利外的職工薪酬均應按受益對象進行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生產工人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應計入產品生產成本。
 
16.關于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計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




 
正確答案:CE 解題思路:選項C,應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選項E,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開發的完工進度確認為收入。
 
17.下列各項中,應計入銷售費用的有(     )。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選項B,企業按扣除商業折扣后的凈額確認銷售收入,不計入銷售費用;選項D,計入其他業務成本;選項E,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四、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每小題1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18.甲建筑公司簽訂了一項總金額為3000萬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項水利工程。合同規定的建造日期為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最初,預計工程總成本為2000萬元,到2008年底,預計工程總成本為2100萬元。該企業在2009年提前完工,由于工程質量優良,客戶同意支付獎勵款項為200萬元,建造該工程的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要求:
(1)確定各年的合同完工進度;
(2)計算確認各年的收入、費用和毛利并填入下表;

(3)編制2006~2009年各年的有關會計分錄。(答案以萬元為單位)
 
正確答案:
(1)確定各年合同完工進度:

注:2006年的完工進度=400+2000×100%=20%;2007年的完工進度=950÷2000×100%=47.5%;2008年的完
工進度=1575+2100×100%=75%
(2)計量確認各年的收入、費用和毛利

(3)2006年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登記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400
②登記已結算的工程價款:
借:應收賬款          750
貸:工程結算           750
③登記已收的工程價款:
借:銀行存款      700
貸:應收賬款          700
④登記確認的收入、費用和毛利: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00
主營業務成本            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
2007年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登記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50
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550
②登記已結算的工程價款:
借:應收賬款        750
貸:工程結算          750
③登記已收的工程價款:
借:銀行存款          900
貸:應收賬款         900
④登記確認的收入、費用和毛利: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75
主營業務成本           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25
2008年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登記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625
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625
②登記已結算的工程價款:
借:應收賬款          700
貸:工程結算             700
③登記已收的工程價款:
借:銀行存款         600
貸:應收賬款         600
④登記確認的收入、費用和毛利: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00
主營業務成本        625
貸:主營業務收入          825
2009年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登記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25
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525
②登記已結算的工程價款:
借:應收賬款         1000
貸:工程結算         1000
③登記已收的工程價款: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應收賬款            1000
④登記確認的收入、費用和毛利: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425
主營業務成本         525
貸:主營業務收入           950
⑤工程完工時,將“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額與“工程結算”科目的余額對沖:
借:工程結算         3200
貸: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100
—合同成本        2100
 
19.黃山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08年3月10,銷售給甲公司150件商品一批,單位售價為1萬元。由于甲公司購買量較大,黃山公司給予10%的商業折扣。提貨單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已交甲公司,甲公司已承諾付款。為及時收回貨款,給予甲公司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考慮增值稅因素)。該批商品的實際成本為100萬元。
3月26日,收到甲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現金折扣金額后的款項,并存入銀行。
5月1日,由于該批商品的性能不穩定,甲公司要求退貨,經查核,黃山公司同意了甲公司的退貨要求。
5月10日,收到甲公司退回的商品。當日,黃山公司辦妥了退貨手續,并退回貨款。
要求:編制黃山公司相關業務的會計分錄。(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正確答案:
黃山公司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銷售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157.9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95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2)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156.37
財務費用      1.58
貸:應收賬款          157.95
(3)銷售退回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13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95
貸:銀行存款        156.37
財務費用          1.58
借:庫存商品         100
 
20.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甲公司")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大型設備及配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除特別注明外,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假定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甲公司2007年12月與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1)12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廣源公司銷售A產品一臺,銷售價格為6000萬元,合同約定發出A產品當日收取價款2520萬元(該價款包括分期收款銷售應收的全部增值稅),余款分3次于每年12月1日等額收取,第一次收款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A產品的成本為5000萬元。產品已于同日發出,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收取的2520萬元價款已存入銀行。該產品在現銷方式下的公允價值為5509.5萬元。
甲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未實現融資收益。年實際利率為6%。
(2)12月1日,甲公司與海洋公司簽訂合同,向海洋公司銷售B產品一臺,銷售價格為4000萬元。同時雙方又約定,甲公司應于2008年5月1日以4200萬元將所售B產品購回。甲公司B產品的成本為3000萬元。同日,甲公司發出B產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收到海洋公司支付的款項。無確鑿證據表明售后回購交易滿足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甲公司采用直線法計提與該交易相關的利息費用。
(3)12月5日,甲公司向慧聰公司銷售一批C產品,貨物已發出。銷售價格為500萬元,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為及早收回貨款,雙方合同約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假定計算現金折扣時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C產品的成本為380萬元。12月14日,甲公司收到慧聰公司支付的貨款。
(4)12月10日,甲公司與宏遠公司簽訂產品銷售合同。合同規定:甲公司向宏遠公司銷售D產品一臺,并負責安裝調試,合同約定總價(包括安裝調試)為4680萬元(含增值稅);安裝調試工作為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約定宏遠公司在安裝調試完畢并驗收合格后支付合同價款。甲公司D產品的成本為3500萬元。
12月25日,甲公司將D產品運抵宏遠公司(甲公司2008年1月1日開始安裝調試工作;2008年1月25日D產品安裝調試完畢并經宏遠公司驗收合格。甲公司2008年1月25日收到宏遠公司支付的全部合同價款)。
(5)12月15日,甲公司委托大海公司代銷E產品一批,總價款6000萬元,受托方在對外銷售時可以自行定價,增值稅率17%,成本4000萬元,當月收到代銷清單注明已銷售E產品50%,該部分貨款已收到。假定代銷協議約定,大海公司銷售不出去的商品不可以退回甲公司。(6)12月16日,甲公司采用以舊換新方式,銷售給長江公司F產品2件,單價為2574萬元(含稅價格),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萬元;同時收回2件同類舊商品,每件回收價為1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實際收入現金4948萬元。
(7)12月18日,眾恒公司要求退回本年11月25日購買的20件G產品。該產品銷售單價為2000萬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000萬元,其銷售收入40000萬元已確認入賬,價款尚未收取。經查明退貨原因系發貨錯誤,甲公司同意眾恒公司退貨,并辦理退貨手續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
(8)12月20日,甲公司與庚園公司簽訂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接受庚園公司委托為其提供大型設備安裝調試服務,合同價格為150萬元。至12月31日止,甲公司為該安裝調試合同共發生勞務成本30萬元(均為職工薪酬)。由于系初次接受委托為其他單位提供設備安裝調試服務,甲公司無法可靠確定勞務的完工程度,但估計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能夠收回。
(9)12月21日,甲公司收到外單位租用本公司辦公用房下一年度租金6000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
(10)12月28日,甲公司與辛辛公司簽訂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向辛辛公司銷售H產品一臺,銷售價格為3000萬元;甲公司承諾辛辛公司在兩個月內對H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不滿意,可以無條件退貨。12月31日,甲公司發出H產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收到辛辛公司支付的貨款。由于H產品系剛試制成功的新產品,甲公司無法合理估計其退貨的可能性。甲公司H產品的成本為2600萬元。
(11)12月31日,清遠公司來函提出11月3日購買的I產品質量不完全合格。經協商甲公司同意按銷售價款1000萬元的10%給予折讓,取得"銷售折讓證明單"。
(12)12月31日,收到先征后返退回的增值稅200萬元。甲公司上述交易涉及結轉成本的,按每筆交易結轉成本。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2007年12月份相關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
(1)12月1日
借:銀行存款         2520
長期應收款        4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509.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20
未實現融資收益      490.5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0
貸:庫存商品       5000
12月31日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20.0475
貸:財務費用    20.0475
[(4500-490.5)×6%/12]
(2)借:銀行存款         4680
貸:其他應付款         4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
借:發出商品       13000
貸:庫存商品        3000
12月31日:
借:財務費用          40[(4200-4000)/5]
貸:其他應付款         40
(3)借:應收賬款          585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
借:主營業務成本          380
貸:庫存商品         380
12月14日收到貨款:
借:銀行存款        575
財務費用           10
貸:應收賬款         585
(4)借:發出商品        3500
貸:庫存商品         3500
(5)12月15日在發出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702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20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
貸:庫存商品          4000
借:銀行存款         3510
貸:應收賬款        3510
(6)借:庫存現金    4948
庫存商品          2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4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48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0
貸:庫存商品         2000
(7)借:主營業務收入           4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0
貸:應收賬款             46800
借:庫存商品          2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000
(8)借:勞務成本          30
貸:應付職工薪酬         30
借:應收賬款            3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
借:主營業務成本           30
貸:勞務成本            30
(9)借:銀行存款             6000
貸:預收賬款           6000
(10)借:銀行存款            351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
預收賬款           3000
借:發出商品          2600
貸:庫存商品           2600
(11)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貸:應收賬款          117
(12)借:銀行存款       200
貸:營業外收入         200
 
五、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21.甲公司2010年和2011年發生如下業務:
(1)甲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起,將某一生產用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由原來的12年變更為15年,對此項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對上述變更,甲公司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但指出該項變更已經經董事會表決通過,并已在相關媒體進行了公告。經復核,該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預期數與原先的估計沒有重大差異。該設備原價為270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該設備已使用3年,已提折舊675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
(2)2010年11月1日,甲公司與M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合同規定:M公司購入甲公司100件某產品,每件銷售價格為22.5萬元。甲公司已于當日收到M公司貨款。該產品已于當日發出,每件銷售成本為18萬元,未計提跌價準備。同時,雙方還簽訂了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規定甲公司于2011年3月31日按每件27萬元的價格購回全部該產品。甲公司將此項交易額2250萬元確認為2010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并計入利潤表有關項目。無確鑿證據表明該售后回購交易滿足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3)2010年,甲公司著手研究開發一項新技術。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咨詢費、材料費、工資和福利費等共計300萬元,其中費用化支出100萬元。至2010年末該技術尚未達到預定用途。甲公司將上述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支出300萬元均計入資產負債表"開發支出"項目中,其中:2010年年末"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余額100萬元、"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余額200萬元。
(4)2010年12月19日,甲公司與N公司簽訂了一項產品銷售合同。合同規定:產品銷售價格為2000萬元,產品的安裝調試由甲公司負責,合同簽訂日,N公司預付貨款的40%,余款待安裝調試完成并驗收合格后結清。甲公司銷售給N公司產品的銷售價格與銷售給其他客戶的價格相同。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產品運抵N公司,該批產品的實際成本為1600萬元。至2010年12月31日,有關安裝調試工作尚未開始。假定安裝調試構成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上述交易,甲公司在2010年確認了銷售收入2000萬元,并結轉了銷售成本1600萬元。
(5)2010年10月1日與K公司簽訂了定制合同,為其生產制造一臺大型設備,不含稅合同收入1000萬元,2個月交貨。2010年12月1日生產完上并經K公司驗收合格,K公司支付了1170萬元款項。甲公司按合同規定確認了對K公司銷售收入計1000萬元,并結轉了成本為800萬元。由于K公司的原因,該產品尚存放于甲公司。
要求:分析、判斷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說明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
 
正確答案:
事項(1)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的預期數與原先的估計沒有重大差異,不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正確做法:不應改變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不應將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事項(2)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此項屬于售后回購業務,無確鑿證據表明滿足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不應確認收入的實現。
正確做法:應將收到的款項確認為負債,將庫存商品轉入發出商品。事項(3)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歸集的支出屬于費用化支出,不應確認資產。
正確做法:應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金額期末轉入管理費用。
事項(4)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安裝調試構成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至2010年12月31日,有關安裝調試工作尚未開始,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尚未轉移,不應確認收入。
正確做法:將預收的款項確認為負債,將庫存商品轉入發出商品。
事項(5)會計處理正確。
 
22.甲公司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開發、生產、安裝各種大型水電設備和提供技術服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0年,該公司簽訂了以下銷售和勞務合同,并據此進行了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1)1月1日,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期限為18個月、不可撤銷、固定價格的銷售合同。合同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18個月內,甲公司負責向乙公司提供A設備1套,并負責安裝調試和培訓設備操作人員,合同總價款10000萬元。乙公司對A設備分別交付階段和安裝調試階段進行驗收。各階段一經乙公司驗收.與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正式由甲公司轉移給乙公司。2010年12月31甲公司應向乙公司交付A設備,A設備價款為8500萬元(不含增值稅稅額);2011年4月30日甲公司應負責完成對A設備的安裝調試,安裝調試費1000萬元;2011年6月30甲公司應負責完成對乙公司A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培訓費500萬元。合同執行后,截止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將A設備交付乙公司并經乙公司驗收合格,A設備生產成本為7000萬元,尚未開始安裝調試。甲公司考慮到A設備安裝調試沒有完成,在2010年財務報表中沒有對銷售A設備確認營業收入。
(2)7月1日,與丙公司簽訂了一份銷售合同,約定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丙公司銷售B設備1套,價款為6000萬元(不含增值稅稅額),分6次于3年內等額收取(每半年末收款一次)。B設備生產成本為5400萬元,在現銷方式下,該設備的銷售價格為5600萬元(不含增值稅稅額)。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B設備運抵丙公司且經丙公司驗收合格,同時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增值稅稅額170萬元)。甲公司在2010年財務報表中就B設備銷售確認了營業收入1000萬元,同時結轉營業成本900萬元。
(3)8月1日,與丁公司簽訂了一份銷售合同,約定向丁公司銷售C設備1臺,銷售價格為8000萬元(不含增值稅)。9月30日,甲公司將C設備運抵丁公司并辦妥托收承付手續。C設備生產成本為5000萬元。11月6日,甲公司收到丁公司書面函件,稱其對C設備試運行后,發現1項技術指標沒有完全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影響了設備質量,要求退貨。甲公司認為,該設備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相關指標未達到合同規定標準不影響設備使用。至甲公司對外披露2010年年報時,雙方仍有爭議,擬請相關專家進行質量鑒定。甲公司認為C設備已發出,辦妥托收承付手續,且不存在質量問題。在2010年財務報表中就C設備銷售確認了營業收入8000萬元.同時結轉營業成本5000萬元。
(4)9月1日,與戊公司簽訂了一份安裝工程勞務合同,約定負責為戊公司安裝D設備1套,合同金額為500萬元,合同期12個月。截止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際發生安裝工程成本200萬元,但對該項安裝工程的完工進度無法做出可靠估計。甲公司仍按合同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戊公司也承諾繼續按合同規定履行其義務。
甲公司在2010年財務報表中將發生的安裝工程成本200萬元全部計入了當期費用,未確認營業收入。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分別分析、判斷甲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說明正確的會計處理。
 
正確答案:
事項(1)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①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合同包括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能夠區分且能夠單獨計量,應當將銷售商品的部分作為銷售商品處理,將提供勞務的部分作為提供勞務處理。或:甲公司應區別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分別確認收入;②A設備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由甲公司轉移給了乙公司,應當確認A設備銷售收入。
正確處理:甲公司應在2010年確認銷售A設備營業收入8500萬元,同時結轉營業成本7000萬元。
事項(2)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進行的B設備銷售,其延期收取的價款具有融資性質,應按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認銷售收入。正確處理:甲公司在2010年應就B設備銷售確認營業收入5600萬元,同時結轉營業成本5400萬元。
事項(3)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尚未將C設備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丁公司,不應確認相關銷售收入。
正確處理:甲公司不應對C設備銷售確認營業收入和結轉營業成本。甲公司應確認發出商品7000萬元,應沖減已確認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
事項(4)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當年發生的安裝工程成本預計能夠收回,應按預計能夠收回的安裝工程成本金額確認營業收入和結轉營業成本。
正確處理:甲公司應在2010年就該項安裝工程確認營業收入200萬元,同時結轉營業成本200萬元。
 
23.20×6年2月1日,甲建筑公司(本題下稱甲公司)與乙房地產開發商(本題下稱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住宅建造合同,合同總價款為12000萬元,建造期限2年,乙公司于開工時預付20%合同價款。甲公司于20×6年3月1日開工建設,估計工程總成本為10000萬元。至2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際發生成本5000萬元。由于建筑材料價格上漲,甲公司預計完成合同尚需發生成本7500萬元。為此,甲公司于20×6年12月31日要求增加合同價款600萬元,但未能與乙公司達成一致意見。20×7年6月,乙公司決定將原規劃的普通住宅升級為高檔住宅,經與甲公司協商一致,增加合同價款2000萬元。20×7年度,甲公司實際發生成本7150萬元,年底預計完成合同尚需發生成本1350萬元。
20×8年2月底,工程按時完工,甲公司累計實際發生工程成本13550萬元。
假定:
(1)該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甲公司采用累計實際發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完工進度;
(2)甲公司20×6年度的財務報表于20×7年1月10日對外提供,此時仍未就增加合同價款事宜與乙公司達成一致意見。
要求:計算甲公司20×6年至20×8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費用,并編制甲公司與確認合同收入、合同費用以及計提和轉回合同預計損失相關的會計分錄。(2008年考題)
 
正確答案:
(1)20×6年完工進度=5000/(5000+7500)×100%=40%
20×6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12000×40%=4800(萬元)
20×6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5000+7500)×40%=5000(萬元)
20×6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4800-5000=-200(萬元)
20×6年末應確認的合同預計損失=(12500-12000)×(1-40%)=300(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8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00
借:資產減值損失300
貸:存貨跌價準備300
(2)20×7年完工進度=(5000+7150)/(5000+7150+1350)×100%=90%
20×7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12000+2000)×90%-4800=7800(萬元)
20×7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13500×90%-5000=7150(萬元)
20×7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7800-7150=650(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715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650
貸:主營業務收入7800
(3)20×8年工程完工,應轉出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20×8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14000-4800-7800=1400(萬元)
20×8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13550-5000-7150=1400(萬元)
20×8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1400-14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1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400
借:存貨跌價準備300
貸:主營業務成本300
 
六、綜合題
24.甲公司為綜合性百貨公司,全部采用現金結算方式銷售商品。20×8年度和20×9年度,甲公司發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20×9年7月1日,甲公司開始代理銷售山乙公司最新研制的A商品。銷售代理協議約定,乙公司將A商品全部交由甲公司代理銷售;甲公司采用收取手續費的方式為乙公司代理銷售A商品,代理手續費收入按照乙公司確認的A商品銷售收入(不含銷售退回商品)的5%計算;顧客從購買A商品之日起1年內可以無條件退還。20×9年度,甲公司共計銷售A商品600萬元,至年末尚未發生退貨。由于A商品首次投放市場,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無法估計其退貨的可能性。
(2)20×9年10月8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銷售總額為6500萬元。該批已售商品的成本為4800萬元。根據與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丙公司從甲公司購買的商品自購買之日起6個月內可以無條件退貨。根據以往的經驗,甲公司估計該批商品的退貨率為10%。(3)20×8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批準了管理層提出的客戶忠誠度計劃。該客戶忠誠度計劃為:辦理積分卡的客戶在甲公司消費一定金額時,甲公司向其授予獎勵積分,客戶可以使用獎勵積分(每一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為0.01元)購買甲公司經營的任何一種商品;獎勵積分自授予之日起3年內有效,過期作廢;甲公司采用先進出法確定客戶購買商品時使用的獎勵積分。
20×8年度,甲公司銷售各類商品共計70000萬元(不包括客戶使用獎勵積分購買的商品,下同),授予客戶獎勵積分共計70000萬分,客戶使用獎勵積分共計36000萬分。20×8年末,甲公司估計20×8年度授予的獎勵積分將有60%使用。
20×9年度,甲公司銷售各類商品共計100000萬元(不包括代理乙公司銷售的A商品),授予客戶獎勵積分共計100000萬分,客戶使用獎勵積分40000萬分。20×9年年末,甲公司估計20×9年度授予的獎勵積分將有70%使用。
本題不考慮增值稅以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判斷甲公司20×9年度是否應當確認銷售代理手續費收入,并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應當確認銷售代理手續費收入,計算其收入金額。
(2)根據資料(2),判斷甲公司20×9年度是否應當確認銷售收入,并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應當確認銷售收入,計算其收入金額。
(3)根據資料(3),計算甲公司20×8年度授予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因銷售商品應當確認的銷售收入,以及因客戶使用獎勵積分應當確認的收入,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根據資料(3),計算甲公司20×9年度授予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因銷售商品應當確認的銷售收入,以及因客戶使用獎勵積分應當確認的收入,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2010年考題)
 
正確答案:
(1)甲公司20×9年度不確認銷售代理手續費收入。
理由: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商品銷售,企業不能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的,應在售出商品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因為乙公司無法估計其退貨的可能性,不確認收入,那么甲公司也就不應確認代理的手續費收入。(2)甲公司20×9年度應當確認銷售收入。
理由:企業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且確認與退貨相關負債的,通常應當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因為甲公司能夠合理估計該批商品的退貨率,所以在20×9年度(發出商品時應當確認銷售收入)。
甲公司20×9年應當確認銷售收入的金額=6500-6500×10%=5850(萬元)。
(3)20×8年授予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70000×0.01=700(萬元)
因銷售商品應當確認的收入=70000-70000×0.01=69300(萬元)
因客戶使用獎勵積分應當確認的收入=[36000/(70000×60%)]×700=600(萬元)
借:銀行存款7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69300
遞延收益700
借:遞延收益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600
(4)20×9年度授予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100000×0.01=1000(萬元)因銷售商品應當確認的收入=100000-100000×0.01=99000(萬元)
因客戶使用獎勵積分應當確認的收入

①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99000
遞延收益1000
②兌換積分時
借:遞延收益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00
③年末調整時
借:遞延收益185.71(585.71-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85.71
注:假定20×8年年末甲公司對獎勵積分的使用情況估計十分準確,因為甲公司采用先進先出法確定客戶購買商品時使用的獎勵積分,所以在20×9年客戶使用的獎勵積分中,有6000萬分(70000×60%-36000)是20×8年的(轉回20×8年遞延收益100萬元(700-600))。若假定20×9年兌換的積分中有10000萬分來自20×8年,且20×8年銷售積分全部兌換完畢或失效(這種假定與"獎勵積分自授予之日起3年內有效,過期作廢"不相符),則有:20×9年因客戶使用獎勵積分應當確認的收入=100+[(40000-10000)/70000×1000]=528.57(萬元)。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99000
遞延收益1000
借:遞延收益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00
借:遞延收益128.57
貸:主營業務收入128.57
嚴格來說,先進先出法只能針對單個客戶,不能針對總體。題目中應說明對單個客戶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20×9年兌換的積分中有多少來自20×8年,否則很難做出答案。
 
25.東方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東方公司)系境內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東方公司發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2007年10月1日,東方公司與境外A公司簽訂一項合同,為A公司安裝某大型成套設備。合同約定:
①該成套設備的安裝任務包括場地勘察、設計、地基平整、相關設施建造、設備安裝和調試等。其中,地基平整和相關設施建造須由東方公司委托A公司所在地有特定資質的建筑承包商完成;
②合同總金額為1000萬歐元,由A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分別支付合同總金額的40%,其余部分于該成套設備調試運轉正常后4個月內支付;
③合同期為16個月。
2007年10月1日,東方公司為A公司安裝該成套設備的工程開工,預計工程總成本為6640萬元人民幣。
(2)2007年11月1日,東方公司與B公司(系A公司所在地有特定資質的建筑承包商)簽訂合同,由B公司負責地基平整及相關設施建造。合同約定:
①B公司應按東方公司提供的勘察設計方案施工;
②合同總金額為200萬歐元,由東方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向B公司支付合同進度款,余款在合同完成時支付;
③合同期為3個月。
(3)至2007年12月31日,B公司已完成合同的80%;東方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向B公司支付了合同進度款。
2007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除支付B公司合同進度款外,東方公司另發生合同費用332萬元人民幣;12月31日,預計為完成該成套設備的安裝尚需發生費用498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應向B公司支付的合同余款。假定東方公司按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該安裝工程完工進度;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按年確認(在計算確認各期合同收入時,合同總金額按確認時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折算)。
2007年12月31日,東方公司收到A公司按合同支付的款項。
(4)2008年1月25日,B公司完成所承擔的地基平整和相關設施建造任務,經東方公司驗收合格。當日,東方公司按合同向B公司支付了工程尾款。
2008年,東方公司除于1月25日支付B公司工程尾款外,另發生合同費用4136萬元人民幣;12月31日,預計為完成該成套設備的安裝尚需發生費用680萬元人民幣。
2008年12月31日,東方公司收到A公司按合同支付的款項。
(5)其他相關資料:
①東方公司按外幣業務發生時的即期匯率進行外幣業務折算;按年確認匯兌損益;2006年12月31日"銀行存款"歐元賬戶余額為400萬歐元。
②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
2006年12月31日,1歐元=8.1元人民幣
2007年12月31日,1歐元=8.3元人民幣
2008年1月25日,1歐元=8.1元人民幣
2008年12月31日,1歐元=8.35元人民幣
③不考慮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別計算東方公司2007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毛利、合同費用和匯兌損益。
(2)計算上述交易或事項對東方公司2007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
(3)分別計算東方公司2008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毛利、合同費用和匯兌損益。
(4)計算上述交易或事項對東方公司2008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
 
正確答案:
(1)2007年度:
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200×80%×8.3+332=1660(萬元人民幣)
合同完工進度:
1660/(1660+4980)×100%=25%
2007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
=1000×25%×8.3=2075(萬元人民幣)
2007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
=6640×25%=1660(萬元人民幣)
2007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
=2075-1660=415(萬元人民幣)
2007年應確認的匯兌損益
=(400+400-160)×8.3-(400×8.1+400×8.3-160×8.3)
=80(萬元人民幣)(收益)
(2)對2007年利潤總額的影響
=415+80=495(萬元人民幣)
(3)2008年度:
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
=1660+200×20%×8.1+4136
=6120(萬元人民幣)
合同完工進度:
6120/(6120+680)=90%
2008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
=1000×90%×8.35-2075
=5440(萬元人民幣)
2008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
=(6120+680)×90%-1660
=4460(萬元人民幣)
2008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
=5440-4460=980(萬元人民幣)
匯兌收益
=(640+1000×40%-200×20%)×8.35-(640×8.3-200×20%×8.1+400×8.35)
=8350-(5312-324+3340)
=22(萬元人民幣)
(4)對2008年利潤總額的影響
=980+22=1002(萬元人民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