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股份支付在下列時點一般不做會計處理的是(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除了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外,無論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還是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授予日均不做會計處理。 |
|
2.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下列關于股份支付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D,附行權條件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予以確認;可立即行權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予以確認。 |
|
3.按照我國法規規定,用于期權激勵的股份支付協議,應在行權日與出售日之間設立禁售期,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于( )年。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我國法規規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于兩年。 |
|
4.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規定,下列事項屬于授予日的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協議獲得批準的日期,"獲得批準"是指企業與職工(或其他方)雙方就股份支付交易的協議條款和條件已達成一致,該協議獲得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批準。 |
|
5.關于股份支付,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換取職工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按照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資本公積。 |
|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
(6-7題共用題干) |
2010年1月1日,A公司向其100名管理層人員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權,每份期權行權時可免費獲得一股普通股股票,每股股票面值為1元。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公司凈利潤增長率達到20%;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公司凈利潤兩年平均增長15%;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公司凈利潤三年平均增長10%。每份期權在2010年1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24元;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26元;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28元;2012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30元。2010年12月31日,公司凈利潤增長了18%,同時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2011年將以同樣速度增長,即2010年和2011年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18%,因此預計2011年12月31日未離職員工將可行權。另外,預計第二年又將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2011年12月31日,公司凈利潤僅增長了10%,但公司預計2010至2012年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可達到12%,因此,預計2012年12月31日未離職員工將可行權。另外,2011年又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預計第三年將有12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2012年12月31日,公司凈利潤增長了8%,三年平均增長率為12%,滿足了可行權條件(即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10%)。當年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剩余管理人員在2012年12月31日全部行權。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 |
6.關于預計等待期和可行權數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7.關于各年應確認費用和資本公積的金額,下列項目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6.ABCDE;7.ACE 解題思路:8.2010年年末,雖然沒能實現凈利潤增長20%的要求,但公司預計下年將以同樣速度增長,因此能實現兩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15%的要求。所以公司將其預計等待期調整為2年。由于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同時調整了期滿(兩年)后預計可行權期權的數量=(100-8-8)×100=8400(份)。2011年年末,雖然A公司凈利潤兩年平均增長15%的目標再次落空,但公司仍然估計能夠在第三年取得較理想的業績,從而實現凈利潤3年平均增長10%的目標。所以公司將其預計等待期調整為3年。由于第二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高于預計數字,2011年年末預計可行權期權的數量=(100-8-10-12)×100=7000(份)。2012實際可行權期權的數量=(100-8-10-8)×100=7400(份)。9.2010年確認的費用和資本公積=(100-8-8)×100×24×1/2=100800(元);2011年確認的費用和資本公積=(100-8-10-12)×100×24×2/3-100800=11200(元);2012年行權時累計產生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00-8-10-8)×100×24=177600(元),行權時確認的股本=(100-8-10-8)×100=7400(元),行權時產生的"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77600-7400=170200(元)。 |
|
(8-9題共用題干) |
2010年1月,為獎勵并激勵高管,A上市公司與其管理層成員簽署股份支付協議,規定如果管理層成員在其后3年中都在公司任職服務,并且公司股價每年均提高10%以上,管理層成員即可以以低于市價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同時作為協議的補充,公司把全體管理層成員的年薪提高了50000元,但公司將這部分年薪按月存入公司專門建立的內部基金,3年后,管理層成員可用屬于其個人的部分抵減未來行權時支付的購買股票款項。如果管理層成員決定退出這項基金,可隨時全額提取。A公司以期權定價模型估計授予的此項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3000000元。在授予日,A公司估計3年內管理層離職的比例為10%;在第二年年末,A公司調整其估計離職率為5%;到第三年年末,公司實際離職率為6%。在第一年中,公司股價提高了10.5%,第二年提高了11%,第三年提高了6%。公司在第一年年末和第二年年末均預計下年能實現股價增長10%以上的目標。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 |
8.關于A公司股份支付的條款和條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9.關于各年確認的費用,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8.ABD;9.ACD 解題思路:6.如果不同時滿足服務3年和公司股價年增長10%以上的要求,管理層成員就無權行使其股票期權,因此二者都屬于可行叔條件,選項A和B正確;服務滿3年是一項服務期限條件,選項D正確;10%的股價增長要求是一項市場業績條件,選項E錯誤;雖然公司要求管理層成員將部分薪金存入統一賬戶保管,但不影響其可行權,因此統一賬戶條款不是可行權條件,選項C錯誤。 |
|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
10.關于股份支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股份支付分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
|
11.關于企業集團內涉及不同企業的股份支付交易的會計處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結算企業是接受服務企業的投資者的,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或應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確認為對接受服務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同時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負債,選項A錯誤;接受服務企業具有結算義務且授予本企業職工的是企業集團內其他企業權益工具的,應當將該股份支付交易作為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處理,選項E錯誤。 |
|
12.關于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BDE 解題思路: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以企業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并相應增加負債,而不是所有者權益。 |
|
13.股份支付中通常涉及可行權條件,其中業績條件又可分為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那么下列屬于市場條件的有( )。 |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市場條件是指行權價格、可行權條件以及行權可能性與權益工具的市場價格相關的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于股價至少上升至何種水平職工可相應取得多少股份的規定。最低股價增長率、股東報酬率也屬于市場條件,故選項AD正確。 |
|
14.對于以權益結算換取職工服務的股份支付,企業應當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下列( )等相關科目。 |
正確答案:ABDE 解題思路:對于以權益結算換取職工服務的股份支付,企業應當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根據受益對象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費用,但不包括財務費用。 |
|
四、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每小題1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
15.甲公司為國內上市公司,董事會批準了一項股份支付協議。協議規定,2007年1月1日,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員和100名銷售人員每人授予1000份股票期權,其中管理人員的可行權條件:從2007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服務期滿時才能以每股5元購買1000股甲公司股票。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8元。 2007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甲公司,甲公司估計三年中離開的管理人員比例將達到20%;2008年又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公司將管理人員離開比例修正為25%;2009年又有12名管理人員離開。 銷售人員的可行權條件如下:第一年末可行權條件為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40%;第二年末可行權條件為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率兩年平均達到30%;第三年末可行權條件為企業的銷售收入增長率三年平均達到20%。達到上述條件,才能以每股5元購買1000股甲公司股票,同時甲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8元。 2007年末,甲公司銷售收入增長率為35%,有6名銷售人員離開甲公司,甲公司預計2008年銷售收入增長率達到40%,因此預計將于2008年12月31日達到可行權狀態,同時預計2008年還將有12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 2008年末,甲公司銷售收入增長率為20%,無法達到可行權條件。另外實際有10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預計2009年還將有10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 2009年末,甲公司銷售收入增長率為20%,達到可行權條件。當年實際有8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 要求: (1)計算甲公司各資產負債表日應計入費用和資本公積的金額。 (2)編制甲公司自2007年至2009年各年的會計分錄。 (3)假定146名職工全部在2010年12月31日行權,甲公司股份的面值為每股1元,編制職工行權時的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1)計入管理費用的金額計算如下: ![]() 計入銷售費用的金額計算如下: ![]() 2007年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 =480000+738000=1218000(元) 2008年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 =420000+150000=570000(元) 2009年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 =360000+480000=840000(元) (2)2007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處理。 2007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480000 銷售費用 738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18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420000 銷售費用 15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70000 2009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360000 銷售費用 48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840000 (3)2010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 730000(146×1000×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628000(146000×18) 貸:股本 146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3212000 |
|
16.2008年初,昌盛公司為其2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這些職員從2008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按照當時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金,該增值權應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昌盛公司估計,該增值權在負債結算之前的每一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的公允價值和可行權后的每份增值權現金支出額如下:![]() 第一年有20名職員離開昌盛公司,昌盛公司估計三年中還將有15名職員離開;第二年又有10名職員離開公司,公司估計還將有10名職員離開;第三年又有15名職員離開。第三年末,有70人行使股份增值權取得了現金。第四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權。第五年末,剩余35人也行使了股份增值權。 要求: (1)計算各年度的當期費用; (2)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費用和負債的計算過程見下表: ![]() 當期(3)-前期(3)+當期(4)=當期(5) 賬務處理: (1)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老派 154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154000 (2)2009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166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166000 (3)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21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210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224000 貸:銀行存款 224000 (4)2011年12月31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1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41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2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 (5)2012年12月31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8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28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 175000 貸:銀行存款 175000 |
|
五、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
17.2010年1月1日,為激勵并獎勵高管人員,上市公司B公司與其管理層成員簽署股份支付協議,規定B公司為其10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這些人員從2010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自2012年12月31日起根據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金,該增值權應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畢。B公司估計,該增值權在負債結算之前的每一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的公允價值和可行權后的每份增值權現金支出額如下:![]() 2010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B公司,B公司估計三年中還將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2011年又有6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公司估計還將有6名管理人員離開;2012年又有4名管理人員離開,假定2012年有4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金,2013年有3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金,2014年有1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金。 要求:計算2010年~2014年每年應確認的費用(或損益)、應付職工薪酬余額和支付的現金,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1)2010年: 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和當期費用=(100-10-8)×100×12×1/3=32800(元)。 2010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處理。 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32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32800 (2)2011年: 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余額=(100-10-6-6)×100×14×2/3=72800(元);應確認的當期費用=72800-32800=40000(元)。 借:管理費用4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40000 (3)2012年: 應支付的現金=40×100×16=64000(元); 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余額=(100-10-6-4-40)×100×15=60000(元); 應確認的當期費用=60000+64000-72800=51200(元)。借:管理費用51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512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64000 貸:銀行存款64000 (4)2013年: 應支付的現金=30×100×18=54000(元); 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余額=(100-10-6-4-40-30)×100×20=20000(元); 應確認的當期損益=20000+54000-60000=14000(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4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14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54000 貸:銀行存款54000 (5)2014年: 應支付的現金=10×100×22=22000(元); 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余額為0; 應確認的當期損益=0+22000-20000=2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22000 貸:銀行存款22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2000 |
|
18.20×6年1月1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與50名高級管理人員簽署股份支付協議。協議規定:①甲公司向 50名高級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萬股股票期權,行權條件為這些高級管理人員從授予股票期權之日起連續服務滿3年,公司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2%;②符合行權條件后,每持有1股股票期權可以自20×9年1月1日起1年內,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在行權期間內未行權的股票期權將失效。甲公司估計授予日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5元。20×6年至20×9年,甲公司與股票期權有關的資料如下: (1)20×6年5月,甲公司自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共支付款項4025萬元,作為庫存股待行權時使用。 (2)20×6年,甲公司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0%。該年末,甲公司預計未來兩年將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2%;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6元。 (3)20×7年,甲公司沒有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4%。該年末,甲公司預計未來1年將有2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2.5%;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8元。 (4)20×8年,甲公司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5%。該年末,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20元。 (5)20×9年3月,48名高級管理人員全部行權,甲公司共收到款項2400萬元,相關股票的變更登記手續已辦理完成。 要求: (1)編制甲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時的相關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20×6年、20×7年、20×8年因股份支付應確認的費用,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行權時的相關會計分錄。(2009年原制度考題) |
正確答案: (1) 借:庫存股4025 貸:銀行存款4025 (2) ①20×6年應確認的費用=(50-1-1)×10×15×1/3=2400(萬元)。借:管理費用24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400 ②20×7年應確認的費用=(50-1-2)×10×15×2/3-2400=2300(萬元)。 借:管理費用23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300 ③20×8年應確認的費用=(50-1-1)×10×15-2400-2300=2500(萬元)。 借:管理費用2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500 (3) 借:銀行存款24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7200 貸:庫存股3864[4025÷500×(48×10)] 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5736 |
|
19.2009年1月1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與50名高級管理人員簽署股份支付協議。協議規定:①甲公司向50名高級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條件為這些高級管理人員從授予股票期權之日起連續服務滿3年,公司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達到12%;②符合行權條件后,每持有1股股票期權可以自2012年1月1日起1年內,以每股3元的價格購買1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在行權期間內未行權的股票期權將失效。甲公司估計授予日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2元。2009年至2012年,甲公司與股票期權有關的資料如下: (1)2009年5月,甲公司自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共支付款項4000萬元,作為庫存股待行權時使用。 (2)2009年,甲公司有2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0%。該年年末,甲公司預計未來兩年將有2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2%;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3元。 (3)2010年,甲公司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4%。該年年末,甲公司預計未來1年將有1名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預計3年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2.5%;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4元。 (4)2011年,甲公司沒有高級管理人員離開公司,本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5%。該年年末,每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為15元。 (5)2012年3月,47名高級管理人員全部行權,甲公司共收到款項1410萬元,相關股票的變更登記手續已辦理完成。 要求: (1)編制甲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時的相關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因股份支付應確認的費用,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行權時的相關會計分錄。(本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正確答案: (1) 借:庫存股4000 貸:銀行存款4000 (2) ①2009年應確認的費用=(50-2-2)×10×12×1/3=1840(萬元)。 借:管理費用184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840 ②2010年應確認的費用=(50-2-1-1)×10×12×2/3-1840=1840(萬元)。 借:管理費用184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840 ③2011年應確認的費用=(50-2-1)×10×12-1840-1840=1960(萬元)。 借:管理費用196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960 (3)借:銀行存款141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640 貸:庫存股3760[4000÷500×(47×1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3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