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2008年1月1日,甲上市公司對外發行20000萬份股份期權,行權日為2009年7月1日,行權價格4元/股。甲上市公司2008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38000萬元,其中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為30000萬元,歸屬于優先股股東的為8000萬元;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60000萬股。甲上市公司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為5元,則甲上市公司2008年稀釋每股收益為( )元。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調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數=20000-20000×4/5=4000(萬股)稀釋的每股收益=30000/(60000+4000)=0.47(元) |
|
2.甲公司2010年期初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20000萬股;2月28日新發行普通股10800萬股;12月1日回購普通股4800萬股,以備將來獎勵職工之用。該公司當年度實現凈利潤為6500萬元。甲公司201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為( )元/股。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甲公司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0000×12/12+10800×10/12-4800×1/12=28600(萬股),基本每股收益=6500÷28600=0.23(元/股)。 |
|
3.盈利企業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對于盈利介業而言,當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
|
4.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下列項目中既要調整分子又要調整分母的是(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對于具有稀釋性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按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溢價或折價攤銷等的稅后影響額調整分子,同時按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加權平均數調整分母;對于稀釋性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一般無需調整分子凈利潤金額,只需要調整分母的普通股股數加權平均數;庫存股不存在稀釋性問題。 |
|
5.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按面值發行年利率3%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10000萬元,期限為5年,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發行結束一年后可以轉換股票,轉換價格為每股5元,即按債券面值每100元可轉換為1元面值的普通股20股。2007年甲上市公司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0萬元,2007年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40000萬股,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實際利率為4%,甲公司在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進行初始確認時,按相關規定進行了分拆,其中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為9555.6萬元,權益成份公允價值為444.4萬元。則甲上市公司2007年稀釋每股收益為( )元。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基本每股收益=30000/40000=0.75(元) 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9555.6×4%×(1-25%)=286.668(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0000/100×20=2000(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286.668/2000=0.14(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該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的每股收益=(30000+286.668)/(40000+2000)=0.72 |
|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
(6-7題共用題干) |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和2011年歸屬=F普通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500萬元和7500萬元,2010年1月1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為20000萬股,2010年3月1日按市價新發行普通股10800萬股,12月1日回購普通股4800萬股,以備將來獎勵職工。2011年10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10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基數每10股送2股,假設不存在其他股數變動因素。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 |
6.2010年年末基本每股收益為( )元/股。 |
7.2011年利潤表中列示的2010年和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 )元/股。 |
正確答案:6.B;7.B 解題思路:9.2010年普通股股數=20000×12/12+10800×10/12-4800×1/12=28600(萬股);2010年年末基本每股收益=6500/28600=0.23(元/股)。10.2011年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0000+10800-4800)×1.2=31200(萬股),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7500/31200=0.24(元/股);2010年重新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0.23÷1.2=0.19(元/股)。 |
|
(8-9題共用題干) |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1日按面值發行3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300萬份,每份面值為100元,實際年利率3%,票面年利率4%,一年后按照面值為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元面值的普通股10股。甲公司2010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8400萬元,2010年年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為20000萬股,所得稅稅率25%。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 |
8.下列各項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
9.甲公司2010年稀釋每股收益為( )元/股。 |
正確答案:8.C;9.B 解題思路:7.可轉換公司債券在存在期間是一種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具有稀釋性,實際轉換后影響的是基本每股收益。8.①甲公司201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38400/20000=1.92(元/股);②可轉換債券公允價值為1200/1.03+1200/1.03![]() ![]() |
|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
10.下列情況下,具有稀釋性的有( )。 |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選項C,對于盈利企業發行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具有稀釋性,反之則不具有稀釋性;選項D,虧損企業發行認股權證、股份期權會導致每股虧損減少,實際上產生反稀釋作用。 |
|
11.下列有關每股收益列報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BCDE 解題思路:選項A,對于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于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才需在利潤表中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
|
12.企業在計算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計算稀釋性潛存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時,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 |
|
13.下列項目中,屬于潛在普通股的有( )。 |
正確答案:ADE 解題思路: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后期間享有取得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
|
14.企業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對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的項目有( )。 |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時可能支付的現金不影響凈利潤。 |
|
四、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每小題1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
15.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08年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9600萬元,2008年1月1日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為4000萬股,2008年6月10日,該企業發布增資配股公告,向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股權登記日)所有登記在冊的老股東配股,配股比例為每5股配1股,配股價格為每股5元,除權交易基準日為2008年7月1日。假設行權前一日的市價為每股11元,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為2.2元。 要求:計算甲公司2008年度比較利潤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 |
正確答案: 2008年度比較利潤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如下: 每股理論除權價格=(11×4000+5×800)/(4000+800)=10(元) 調整系數=11/10=1.1 因配股重新計算的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1.1=2(元) 20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9600/(4000×1.1×6/12+4800×6/12)=2.09(元) |
|
16.甲公司2008年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7500萬元,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125000萬股。年初已發行在外的潛在普通股有: (1)股份期權12000萬份,每份股份期權擁有在授權日起五年后的可行權日以8元的行權價格購買1股本公司新發股票的權利。 (2)按面值發行的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630000萬元,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為26%,按債券面值轉股,轉股價格為每股125元。 (3)按面值發行的3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1100000萬元,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為1.4%,按債券面值轉股,轉股價格為每股 10元。 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為12元,年度內沒有期權被行權,也沒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被轉換或贖回,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負債和權益成份的分拆。且債券票面利率等于實際利率。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08年基本每股收益。 (2)計算甲公司2008年稀釋每股收益。 |
正確答案: (1)基本每股收益=37500/125000=0.3(元) (2)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①股份期權增加股數 =12000-12000×8/12=4000(萬股) ②2.6%可轉債增加凈利潤 =630000×2.6%×(1-25%)=12285(萬元) ③2.6%可轉債增加股數 =630000/12.5=50400(萬股) ④1.4%可轉債增加凈利潤 =1100000×1.4%×(1-25%)=11550(萬元) ⑤1.4%可轉債增加股數 =1100000/10=110000(萬股) ![]() 由此得出:股份期權的稀釋性最大,2.6%債券的稀釋性最小。 ![]() 因此,稀釋每股收益為0.205元。 |
|
17.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經批準于2008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0元發行了50萬份可轉換債券,取得總收入50400萬元。該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3%,實際利率為4%,自2009年1月1日起利息按年支付;債券發行1年后可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初始轉股價為每股10元,股票面值為每股1元。甲公司在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進行初始確認時,按相關規定進行了分拆。其他相關資料如下: (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發行價款50400萬元,所籌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25%。2008年甲上市公司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0萬元,2008年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40000萬股。 (2)2009年1月1日,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的50%轉為甲公司的普通股,相關手續已于當日辦妥,甲公司已支付2008年利息;未轉為甲公司普通股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至到期,其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一次結清。 假定:①甲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費用;②每年年末計提債券利息和確認利息費用;③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④(P/A,4%,5)=4.4518,(P/F,4%,5)=0.8219;⑤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現值即為其包含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⑥按當日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賬面價值計算轉股數。⑦所有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單位以萬元或萬股表示。 要求: (1)計算可轉換公司債券中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和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并編制甲公司發行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和應確認的利息費用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計算甲公司2008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4)編制甲公司2009年1月1日支付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的會計分錄。 (5)計算2009年1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甲公司普通股的股數,并編制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普通股有關的會計分錄。 |
正確答案: (1)可轉換公司債券中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 =50000×0.8219+50000×3%×4.4518 =47772.7(萬元) 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 =50400-47772.7 =2627.3(萬元) 借:銀行存款 504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2227.3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5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627.3 (2)2008年12月31日計提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 =50000×3%=1500(萬元) 應確認的利息費用 =47772.7×4% =1910.91(萬元) 借:財務費用 1910.91 貸:應付利息 15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410.91 (3)基本每股收益=30000/40000=0.75(元) 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 =47772.7×4%×(1-25%)=1433.18(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 =(50000-2227.3)/10×1 =4777.27(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 =1433.18/4777.27=0.30(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該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的每股收益 =(30000+1433.18)/(40000+4777.27) =0.70(元) (4) 借:應付利息 1500 貸:銀行存款 1500 (5)轉換的股數 =(50000-2227.3+410.91)/10/2 =2409.18(萬股)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25000(50000/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313.65(2627.3/2) 貸:股本 2409.18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908.20[(2227.3-410.91)/2]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2996.27 |
|
五、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
18.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6年至20×8年的確關資料如下: (1)20×6年1月1日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為82000萬股。 (2)20×6年5月31日,經股東大會同意并經相關監管部門核準,甲公司以20×6年5月20日為股權登記日,向全體股東每10股發放1.5份認股權證,共計發放12300萬份認股權證,每份認股權證可以在20×7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價格認購1股甲公司普通股。 20×7年5月31日,認股權證持有人全部行權,甲公司收到認股權證持有人交納的股款73800萬元。20×7年6月1日,甲公司辦理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將注冊資本變更為94300萬元。 (3)20×8年9月25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公司以20×8年6月30日股份總額943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2股股票股利。 (4)甲公司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20×6年度為36000萬元,20×7年度為54000萬元,20×8年度為40000萬元。 (5)甲公司股票20×6年6月至20×6年12月平均市場價格為每股10元,20×7年1月至20×7年5月平均市場價格為每股12元。 本題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變動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6年度利潤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2)計算甲公司20×7年度利潤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3)計算甲公司20×8年度利潤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以及經重新計算的比較數據。(2009年新制度考題) |
正確答案: (1)20×6年度基本每股收益=36000/82000=0.44(元/股); 調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2300-12300×6/10=4920(萬股); 20×6年度稀釋每股收益=36000/(82000+4920×7/12)=0.42(元/股)。 (2)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4000/(82000×12/12+12300×7/12)=0.61(元/股); 調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2300-12300×6/12=6150(萬股); 20×7年度稀釋每股收益=54000/(82000×12/12+12300×7/12+6150×5/12)=0.59(元/股)。 (3)2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40000/(94300×12/10)=0.35(元/股); 20×8年度稀釋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 經重新計算的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61÷1.2=0.50(元/股); 經重新計算的20×7年度稀釋每股收益=0.59÷1.2=0.49(元/股)。 |
|
19.丁公司2011年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75000萬元,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250000萬股。年初已發行在外的潛在普通股有:(1)股份期權24000萬份,每份股份期權擁有在授權日起5年內的可行權日以8元的行權價格購買1股本公司新發行股票的權利;(2)按面值發行的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1000000萬元,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3%,轉股價格為每股12.5元;(3)按面值發行的3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2000000萬元,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4%,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為12元,年度內沒有期權被行權,也沒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被轉換或贖回,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負債和權益成份的分拆。 要求:(1)計算丁公司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 (2)計算丁公司2011年稀釋每股收益。 |
正確答案: (1)基本每股收益=75000/250000=0.3(元/股)。 (2)首先分別判斷稀釋性: ①期權影響: 調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可以轉換的普通股股數-按照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能夠發行的股數=24000-24000×8÷12=8000(萬股)。 ②利率為3%的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影響: 增加凈利潤=1000000×3%×(1-25%)=22500(萬元); 調整增加的股數=1000000÷12.5=80000(萬股)。 ③利率為4%的3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影響:增加凈利潤=2000000×4%×(1-25%)=60000(萬元); 增加的股數=2000000÷10=200000(萬股)。 其次,確定潛在普通股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的順序: ![]() 最后:分步計入稀釋每股收益: ![]() 所以,2011年丁公司稀釋每股收益為0.288(元/股)。 |
|
20.甲企業2009年和2010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65萬元和770萬元,2009年1月1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為400萬股,2009年4月1日按市價新發行普通股股數為80萬股,2010年7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0年12月31日總股本480萬股為基數每10股送3股,假設不存在其他股數變動因素。 要求:(1)計算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 (2)計算比較利潤表中重新計算的2009年基本每股收益。 |
正確答案: (1) 2010年度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400+80)×1.3×12/12=624(萬股); 201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770÷624=1.23(元/股)。 (2) 2009年度經調整的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400×1.3×12/12+80×1.3×9/12=598(萬股);比較利潤表中重新計算的2009年度基本股收益=665÷598=1.11(元/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