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章節練習:審計計劃

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審計計劃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注冊會計師執行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時,下列各項中最有可能幫助其對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斷的是(    )。
A.計劃實施實質性程序時確定的預期樣本量
B.被審計單位的中期財務報表
C.內部控制調查問卷
D.與管理層的溝通函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首先對重要性水平做初步判斷是審計計劃階段的工作,且選項AD均應在初步評價重要性水平之后。從性質上講,財務報表是審計的直接對象,而內部控制僅僅是一個有可能被利用的基礎。最后,從實際操作方面來理解,在初步評估重要性水平時,年末財務報表往往尚未編制完成,這就需要根據中期財務報表推算出年末財務報表。綜合上述分析,本題應選B。
 
2.下列關于計劃審計工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計劃審計工作前需要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一旦確定,無需進行修改
B.計劃審計工作通常由項目組中經驗較多的人完成,項目負責人審核批準
C.小型被審計單位無需制定總體審計策略
D.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其他關鍵成員應當參與計劃審計工作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其他關鍵成員應當參與計劃審計工作,利用其經驗和見解,以提高計劃過程的效率和效果。選項B沒有體現項目負責人參與審計計劃的制定工作。
 
3.在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應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因素,但一般不考慮(    )因素。
A.管理人員的誠信度
B.企業業務性質復雜程度
C.企業虧損嚴重
D.企業某產品市價下跌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D是評估與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具體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時應考慮的因素。
 
4.審計風險與重要性水平之間存在反向關系,以下陳述中不恰當的是(  )。
A.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若評估確定的重要性較低,則說明其面臨較高的審計風險
B.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若評估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則說明審計風險越高,需要測試的審計范圍越大,需要實施的審計程序越多
C.注冊會計師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偏低會導致其錯誤高估審計風險,實施沒有必要的審計程序,從而影響審計效率
D.注冊會計師按照計劃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實施審計程序后,如果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則審計風險將降低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后,如果注冊會計師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則說明審計風險將增加,需要增加審計程序或擴大測試范圍。
 
5.重要性取決于在具體環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以下關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對重要性的判斷是根據具體環境作出的
B.重要性受到錯報數量或性質的影響,或者受到兩者共同影響
C.判斷某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慮財務報表使用者整體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的基礎上作出的
D.當錯報金額低于整體重要性水平時,則表明不重大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雖然錯報金額低于整體重要性水平,但匯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6-10題共用題干)
C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考慮重要性和審計風險時,C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作出正確的專業判斷。(2007年)
6.下列有關審計重要性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在考慮一項錯報是否重要時,既要考慮錯報的金額,又要考慮錯報的性質
B.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要的
C.如果已識別但尚未更正的錯報匯總數接近但不超過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無須要求管理層調整
D.重要性的確定離不開職業判斷
7.在執行審計業務時,C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通過調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B.通過調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C.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應當考慮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
D.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應當考慮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結果
8.在確定計劃實施的審計程序后,如果C注冊會計師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審計風險將增加。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如有可能,通過擴大控制測試范圍或實施;追加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檢查風險
B.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
C.如有可能,通過擴大實質性程序范圍或實施追加的實質性程序,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D.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控制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評估的審計風險
9.審計風險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C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將重大錯報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控制重大錯報風險
C.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有效執行審計程序,以消除檢查風險
D.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得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便在完成審計工作時,能夠以可接受的低審計風險對財務報表整體發表意見
10.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的數量受錯報風險的影響。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評估的錯報風險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B.評估的錯報風險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C.評估的錯報風險越低,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D.評估的錯報風險越低,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正確答案:6.C;7.C;8.B;9.D;10.A 解題思路:23.除非法律法規禁止,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將審計過程中累積的所有錯報與適當層緩的管理層進行溝通。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要求管理層更正這些錯報。24.注冊會計師通過風險評估程序來了一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嘲此選項A和B錯誤;注冊會計師應當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基礎上確定重要性,因此選項C正確;注冊會計師在確定了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后有助于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故選項D表達不正確。25.在選項A中,降低的應該是"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根據評估的重大錯報來確定需要控制的檢查風險水平;在選項C中,能夠降低的是檢查風險,不是重大錯報風險;在選項D中,應該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從而使審計風險處在可接受的低水平;選項B正確。26.注冊會計師只能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不能降低或控制重大錯報風險,因此選項A和B都不正確;由于注冊會計師只能對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進行合理保證,因此消除檢查風險是不可能的,選項C不正確;選項D正確。27.根據審計風險模型,檢查風險=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是反向關系,與所需要審計證據是同向關系,故選項A正確。
 
(11-15題共用題干)
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乙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運用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時,B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2008年)
11.下列與重大錯報風險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重大錯報風險是因錯誤使用審計程序產生的
B.重大錯報風險是假定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某一認定發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C.重大錯報風險獨立于財務報表審計而存在
D.重大錯報風險可以通過合理實施審計程序予以控制
12.在審計風險模型中,"重大錯報風險"是指(  )。
A.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B.評估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C.評估的與控制環境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D.評估的與財務報表存在廣泛聯系的重大錯報風險
13.當可接受的檢查風險降低時,B注冊會計師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縮小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B.將計劃實施實質性程序的時間從期中移至期末
C.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D.消除固有風險
14.在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后,如果B注冊會計師認為某項交易不存在重大錯報,而實際上該項交易存在重大錯報,這種風險是(  )。
A.抽樣風險
B.非抽樣風險
C.檢查風險
D.重大錯報風險
15.在控制檢查風險時,B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調高重要性水平
B.測試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降低控制風險
C.進行穿行測試,以降低固有風險
D.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正確答案:11.C;12.B;13.B;14.C;15.D 解題思路:18.本小題考查的是對重大錯報風險的概念理解,選項A和B與"重大錯報風險"概念不符;依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通過風險評估程序評估的是重大錯報風險,不能夠控制重大錯報風險,能夠控制的是檢查風險,故選項C正確,選項D不正確。19.審計風險模型中的重大錯報風險是評估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20.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在既定的審計風險(用k表示)水平下,注冊會計師能夠控制的認定層次的檢查風險(用y表示)是由注冊會計師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用x表示)決定的,即檢查風險=,即y=k/x,故選項C和D都不正確;選項A縮小范圍不能降低檢查風險,相反只有通過擴大審計范圍才有可能降低檢查風險,故選項A不正確;注冊會計師通過修改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是降低檢查風險的有效途徑,故選項B正確。21.本題題干部分問的是進一步審計程序,沒有談到審計抽樣,因此選項A和B不恰當;重大錯報風險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已存在的風險,注冊會計師必須通過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才能評估其水平,不是注冊會計師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后判斷的問題,選項D不正確;選項C正確。22.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通過風險評估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來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根據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來檢查風險,根據確定的檢查風險來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通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來降低檢查風險,故選項D正確;注冊會計師無法降低控制風險和固有風險,故選項B、C都不正確。重要性水平是注冊會計師站在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角度對財務報表錯報的嚴重程度的判斷,不能為了降低審計風險而人為調高重要性水平。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16.關于重要性水平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如果將重要性水平確定為資產總額的1%時,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為5%,則重要性水平確定為資產總額的2%時,其審計風險有可能為2%
B.當重要性水平為資產總額的5%時,存貨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可能會占其自身價值的10%。而固定資產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只占其自身價值的2%
C.通常情況下,如果應收賬款的重要性水平為自身價值的5%,則存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會高于自身價值的5%
D.在采用分配法時,各賬戶或交易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占資產總額的1%,此時,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可能是資產總額2%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所以選項A正確;當重要性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為了節約審計成本,對于錯報可能性較大的項目,可以分配較高的重要性水平,所以選項BC正確;在采用分配法時,各賬戶或交易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應當等于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所以選項D不正確。
 
17.注冊會計師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應當考慮的影響審計范圍的事項有(  )。
A.編制財務報表所依據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B.由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審計組成部分的范圍
C.擬審計的經營分部性質,包括是否需要具備專門知識
D.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對指導、監督及復核的影響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選項D是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決定其審計方向應該考慮的事項。
 
18.具體審計計劃應當包括的內容有(    )。
A.為了足夠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計劃實施的風險評估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
B.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計劃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
C.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注冊會計師針對審計業務需要實施的其他審計程序
D.對復雜的問題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選項D屬于總體審計策略的內容。
 
19.注冊會計師開展初步業務活動有助于確保在計劃審計工作時達到的要求有(  )。
A.注冊會計師已具備執行業務所需要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
B.不存在因管理層誠信問題而影響注冊會計師保持該項業務意愿的情況
C.與被審計單位不存在對業務約定條款的誤解
D.風險評估程序的合理運用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選項D不正確,因為風險評估程序主要用來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20.下列有關檢查風險的陳述中,恰當的有(  )。
A.檢查風險的控制效果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
B.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呈反向關系
C.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合理設計進一步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以控制檢查風險
D.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合理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還要有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才能將檢查風險降低。
 
四、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21.為了保持審計的連續性和審計結果的可比性,注冊會計師對同一客戶所進行的多次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應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應當考慮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審計的目標、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等方面的因素,并不能為了使各個年度有可比性,而將各年度的重要性水平確定為相同的金額。
 
22.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原因,并應當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為財務報表層次確定重要性水平,以發現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重要性水平就是針對金額而言的。
 
23.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重要性水平估計的越高,所需收集的審計證據的數量就越少。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重要性與審計證據的數量成反向關系。
 
24.由于環境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計劃重要性最終可能不同于審計結束階段評價審計結果時使用的重要性水平。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由于環境可能發生變化,又加之在審計過程中可能會獲得有關被審計單位的額外信息,因此,計劃重要性最終可能不同于審計結束階段評價審計結果時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
 
25.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成反向關系。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低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就應設計較嚴格的實質性程序。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注冊會計師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越低,注冊會計師確定的檢查風險水平越高,為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注冊會計師可減少實質性程序。
 
五、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26.簡述注冊會計師開展初步業務活動的時間、目的和內容。
 

 

正確答案:
(1)注冊會計師在計劃審計工作前,需要開展初步業務活動。
(2)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
①確保注冊會計師已具備執行業務所需要的獨立性和能力;
②確定不存在因管理層誠信問題而影響注冊會計師保持該項業務意愿的情況;
③確保與被審計單位不存在對業務約定條款的誤解。
(3)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①針對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審計業務實施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
②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要求的情況;
③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27.簡述注冊會計師累積識別出的錯報包括哪些內容?
 

 

正確答案:
注冊會計師評價審計過程中累積的錯報,主要包括事實錯報、判斷錯報和推斷錯報。
(1)事實錯報,這類錯報產生于被審計單位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錯誤,對事實的忽略或誤解,或故意舞弊行為;
(2)推斷錯報,包括:①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②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
(3)推斷錯報,包括:①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②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
 
28.為什么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編制審計計劃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編制審計計劃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為什么應當重新評估所執行的審計程序是否充分?
 

 

正確答案:
(1)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編制審計計劃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這是因為:
①可能因為環境的變化,或者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了解程度的增加;
②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可能有意地規定重要性水平低于將用于評估審計結果的重要性水平,通常可以減少未被發現的錯報的可能性,并且能給注冊會計師提供一個安全邊際。
(2)因為原來較高的重要性水平,意味著較低的審計風險,所需執行的審計程序和所需收集的審計證據相對較少;而現在,評價審計結果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較原來降低,則審計風險相應增加,這就要求執行更多的審計程序,收集更多的審計證據。所以,注冊會計師應當重新評估所執行的審計程序是否充分。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