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注冊會計師應當復核管理層在作出會計估計時的判斷和決策,以識別是否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以下不屬于與會計估計相關的、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跡象的是( )。
A.管理層選擇或作出重大假設以產生有利于管理層目標的點估計
B.管理層主觀地認為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并相應地改變會計估計或估計方法
C.針對公允價值會計估計,被審計單位的自有假設與可觀察到的市場假設不一致,但仍使用被審計單位的自有假設
D.選擇恰當的點估計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如果管理層選擇帶有樂觀或悲觀傾向的點估計,則屬于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的會計估計。
2.在了解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方法是否已經發生或應當發生不同于上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時,注冊會計師考慮的以下事項中,不恰當的是( )。
A.在評價管理層如何作出會計估計時,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用以作出會計估計的方法與前期相比是否已經發生變化
B.當影響被審計單位的環境或情況或者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要求發生變化時,需要改變估計方法加以應對
C.如果管理層改變了用于作出會計估計的方法,則注冊會計師需要管理層調整新方法與原方法對會計估計差異調整
D.如果管理層改變了肝于作出會計估計的方法,則注冊會計師需要確定管理層能夠證明新方法更加恰當,或者新方法本身就是對變化的應對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方法會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和適用的財務報告框架的調整而調整,注冊會計師需要確認的是管理層改變了會計估計的方法的原因和依據是否合理,如果會計估計不合理,則注冊會計師需要提請管理層調整。
3.以下關于管理層、治理層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責任的觀點中,不恰當的是( )。
A.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對關聯方作出規定,編制財務報表要求管理層在治理層的監督下設計、執行和維護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相關的適當控制,使得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能夠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要求得到識別、適當的會計處理和披露
B.治理層擔當監督的角色,負責監督管理層如何履行這些控制責任
C.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未對關聯方作出規定,治理層沒有必要了解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性質和商業理由
D.無論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對關聯方作出規定,在履行監督責任的過程中,治理層需要向管理層獲取信息,以了解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性質和商業理由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即使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未對關聯方作出規定,治理層需要向管理層獲取信息,以了解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性質和商業理由。
4.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為了獲取交易已經恰當授權和批準的審計證據,以下考慮中不恰當的是( )。
A.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經管理層、治理層或股東授權和批準,可以為注冊會計師提供審計證據,則表明該項交易已在被審計單位內部的適當層面進行了考慮,并在財務報表中恰當披露了交易的條款和條件
B.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存在未經授權和批準的重大關聯方交易,且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或治理層進行討論后未獲取合理解釋,則表明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C.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存在未經授權和批準的重大關聯方交易,且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或治理層進行討論后未獲取合理解釋,并不表明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但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警覺
D.授權和批準本身不足以就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得出結論,原因在于如果被審計單位與關聯方串通舞弊或關聯方對被審計單位具有支配性影響,被審計單位與授權和批準相關的控制可能是無效的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選項B不恰當。如果存在未經授權和批準的這類交易,且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或治理層進行討論后仍未獲取合理解釋,則可能表明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對其他類似性質的交易保持警覺。
5.以下關于注冊會計師對關聯方及其交易的責任的觀點中,不恰當的是( )。
A.在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作出規定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有責任實施審計程序,以識別、評估和應對被審計單位未能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進行恰當會計處理或披露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B.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對關聯方沒有作出規定,注冊會計師不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就足以確定財務報表是否實現公允反映
C.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對關聯方作出很少的規定,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就足以確定財務報表是否實現公允反映
D.由于審計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恰當計劃和實施了審計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選項B不恰當。即使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對關聯方沒有作出規定,注冊會計師仍然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以足以確定財務報表是否實現公允反映。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6.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中,需要項目組內部討論的事項有( )。
A.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性質和范圍
B.關聯方交易的記錄或文件
C.管理層凌駕于相關控制之上的風險
D.關聯方可能如何參與舞弊的特殊考慮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項目組內部討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內容可能包括:(1)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性質和范圍;(2)強調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導致的潛在重大錯報風險保持職業懷疑的重要性;(3)可能顯示管理層以前未識別或未向注冊會計師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關聯方交易的情形或狀況;(4)可能顯示存在關聯方關系或關聯方交易的記錄或文件;(5)管理層和治理層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進行識別、恰當會計處理和披露的重視程度,以及管理層凌駕于相關控制之上的風險;(6)對關聯方可能如何參與舞弊的特殊考慮。
7.下列對期初余額的理解中,恰當的有( )。
A.期初余額是期初已存在的賬戶余額
B.期初余額反映了以前期間的交易和事項以及上期采用的會計政策的結果
C.期初余額與注冊會計師首次審計業務相聯系
D.期初余額從金額上看等于上期期末余額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期初余額以上期期末余額為基礎,不一定等于上期期末余額。
8.注冊會計師為識別關聯方、確定關聯方關系的性質而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 )。
A.復核以前年度工作底稿,確認已識別的關聯方名稱
B.復核投資者記錄以確定主要投資者的名稱,在適當情況下,從股權登記機構獲取主要投資者的名單
C.復核大額或異常的交易、賬戶余額的會計記錄,特別關注接近報告期末或在報告期末確認的交易
D.詢問治理層和關鍵管理人員是否與其他單位存在隸屬關系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選項C屬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關聯方交易所實施的審計程序。
9.針對評估的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下情形中需要注冊會計師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有( )。
A.識別出可能表明存在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的關聯方關系或交易的信息
B.識別出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的重大關聯方交易
C.識別出的關聯方交易
D.管理層在財務報表中作出認定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則應當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予以確認。如果未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關聯方交易,則不需要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10.在識別和評估會計估計的重大錯報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要素有( )。
A.評價與會計估計的程度
B.評價與會計估計相關的估計不確定性的程度
C.識別出的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錯報
D.識別出的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是否會導致特別風險
正確答案:BD 解題思路:選項B和D恰當。在識別和評估會計估計的重大錯報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兩個方面的要素。其一是評價與會計估計相關的估計不確定性的程度,其二是根據職業判斷確定識別出的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是否會導致特別風險。
三、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11.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一般無須專門對期初余額進行審計。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要對期初余額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但一般無須專門對期初余額發表審計意見。
12.如果期初余額對本期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但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時,注冊會計師應發表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此時應發表保留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13.在實地盤存制下,注冊會計師了解到期初記錄的某項產成品并不存在,注冊會計師認為可能會導致本期利潤多計,為獲取本期該產品期初余額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準備檢查上期盤點記錄和本期的收發記錄等。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期初多計存貨,倒擠的成本時會多計銷貨成本,少計利潤。
14.期初余額就是上期結轉至本期的金額,即期初余額一定等于上期期末余額。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期初余額是由上期結轉至本期的金額或是上期期末余額調整后的金額,即上期期末余額結轉至本期時,有時需經過調整或重新表述,并不一定和上期期末余額相等。
15.由于會計估計與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均涉及估計與判斷,因此,會計估計的審計程序全部適用于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盡管會計估計和預測性財務信息都建立在對不確定事項進行判斷的基礎上,都帶有估計的成分,但會計估計屬于歷史的財務信息,預測性財務信息屬于未來的財務信息。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審計的程序不完全適用于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
四、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6.A會計師事務所審計X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表,并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負責X公司現場審計的w注冊會計師于2011年5月離職,加入B會計師事務所,轉所手續至2011年5月辦理完畢。2011年1月,X公司決定改聘B會計師事務所審計2010年度財務報表,并與其簽訂了審計業務約定書。在該審計業務約定書中,X公司同意B會計師事務所與A會計師事務所聯系,以了解相關情況。B會計師事務所委派w注冊會計師擔任X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的外勤負責人,并于2011年4月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要求:
請根據上述資料簡要回答:
(1)B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應當采用什么方式了解期初余額的情況?了解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2)B會計師事務所對期初余額通常應當實施哪些主要審計程序?
(3)針對A會計師事務所對X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意見中的保留事項,B會計師事務所對X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前提是什么?
正確答案:
(1)B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應當采用查閱A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底稿的方式了解期初余額的情況。了解的重點內容包括:A會計師事務所對X公司2009財務報表發表的審計意見的類型和主要內容,針對X公司2009財務報表的審計計劃和審計總結等。
(2)B會計師事務所針對期初余額通常應當實施的主要程序有:
①確定X公司2009財務報表期末余額年是否已正確結轉至本期,或在適當的情況下已作出重新表述;
②確定X公司2010年財務報表期初余額是否反映對恰當會計政策的運用;
③如果X公司2009年財務報表適用的會計政策不恰當或與本期不一致,注冊會計師應提請X公司進行調整或予以披露。
(3)前提應當是:A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的相關事項對本期財務報表的影響已經消除。
17.注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可能包括哪些?
正確答案:
設計和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可能包括:(1)識別出可能表明存在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或未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交易的安排或信息;(2)識別出管理層以前未識別出或未披露的關聯方關系或重大關聯方交易;(3)識別出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關聯方交易;(4)管理層在財務報表中作出認定。
18.注冊會計師詢問管理層的哪些方面以識別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恰當性?
正確答案:
注冊會計師詢問管理層的以下方面以識別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的恰當性:(1)被審計單位是否已從事可能需要作出會計估計的新型交易;(2)需要作出會計估計的交易的條款是否已改變;(3)由于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要求或其他規定的變化,與會計估計相關的會計政策是否已經相應變化;(4)可能要求管理層修改或作出新會計估計的外部監管變化或其他不受管理層控制的變化是否已經發生;(5)是否已經發生可能需要作出新估計或修改現有估計的新情況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