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4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會影響完全成本法的利潤但不影響變動成本法利潤的因素是(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按照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利潤,不僅受銷量和成本水平的影響,而且受產量的影響,變動成本法下利潤的大小不受產量影響。 |
|
2.企業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在成本與單價水平不變的前提下,當企業銷量增加( )。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在成本與單價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企業的利潤與銷量變動是同向的。 |
|
3.在變動成本法中,可以計入產品成本的是( )。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在變動成本法下,計入產品成本的不是全部的變動成本,而是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銷售費用和變動管理費用是計入期間費用的。 |
|
4.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本期銷售量比上期增加,則可斷定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利潤(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在變動成本法下,如果其他因素不變。銷售量增加必然導致利潤增加。 |
|
5.在變動成本法下,期末在產品和產成品的計價金額( )。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在變動成本法下由于期末在產品和產成品的成本中不包含固定制造費用,所以,其計價金額始終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在產品和產成品的計價金額。 |
|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
6.某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計算利潤,銷售人員努力擴大產品銷售市場,使銷售量比上期增長了,但企業卻由盈利變成虧損,其原因可能有( )。 |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采用完全成本法通過改變產量,也會影響利潤的大小。 |
|
7.某企業采用完全成本法計算利潤,本期銷售量比上期下降,但企業利潤卻增加了,在成本和價格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其原因有( )。 |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采用完全成本法通過增加產量,也可實現利潤的增長,而無論是否銷售實現增加。這是因為產品成本中的固定生產成本,隨著產成品成本結轉到了下一年度,而減少了本年費用。 |
|
8.采用變動成本法時,會計科目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采用變動成本法時,各成本費用科目要按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分別設置,即分別設置"變動制造費用"、"固定制造費用"、"變動銷售費用"、"固定銷售費用"、"變動管理費用"和"固定管理費用"等。與此同時,"生產成本"和"產成品"科目的使用也要相應變化,即它們只記錄存貨的變動成本,而不包括固定生產成本。 |
|
9.下列關于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2010年) |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由于變動成本法所計算的產品成本只包含變動制造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費用,所以A正確;在銷量大于產量時,按照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利潤會高于按照完全成本法計算的利潤,B錯誤;按照變動成本kit算的利潤與銷量變化同向,不受產量變化的影響,選項C正確;企業的長期決策需要使用包括全部支出的袁本資料,以判斷每種產品能否以收抵支,而變動成本法不能提供這種資料,因而不能滿足長期決策,選項D錯誤。 |
|
10.如果某企業連續三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利潤分別為25000元,27000元和23000元,而按完全成本法所計算的利潤分別為28000元,26000元和23000元,假設各年的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與售價水平不變,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在變動成本法下,如果成本與售價水平不變,利潤的高低直接受銷售量的影響,銷售量越大,利潤越高。在產量大于銷量的情況下,完全成本法的利潤高于變動成本法的利潤。 |
|
三、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
11.G企業僅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甲產品。該企業采用變動成本計算制度,月末對外提供財務報告時,對變動成本法下的成本計算系統中有關賬戶的本期累計發生額進行調整。有關情況和成本計算資料如下: (1)基本生產車間按約當產量法計算分配完正產品與在產品成本。8月份甲產品完工入庫600件;期末在產品500件,平均完工程度為40%;直接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2)8月份有關成本計算賬戶的期初余額和本期發生額如下表: ![]() (3)8月份期初庫存產成品數量180件,當月銷售發出產成品650件。 (4)8月末,對有關賬戶的本期累計發生額進行調整時,固定制造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采用"在產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數計算"的方法;該企業庫存產成品發出成本接加權平均法計算(提示:發出產成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轉出也應按加權平均法計算): 要求: (1)計算填列甲產品成本計算單(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填入表中)。同時,編制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 (2)月末,對有關賬戶的累計發生額進行調整。寫出有關調整數額的計算過程和調整會計分錄。(2007年) |
正確答案: (1)計算填列成本計算單并編制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 注: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數量作比例分配: 直接材料分配率(單位成本) ![]() 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材料費=4.8×600=2880(元) 在產品負擔的直接材料費=4.8×500=2400(元) 直接人工、變動制造費用均按約當產量作比例分配,在產品500件折合約當產量200件(500×40%) 直接人工分配率(單位成本) ![]() 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4.6×600=2760(元) 在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4.6×200=920(元) 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 ![]() 完工產品負擔的變動制造費用=3.3×600=1980(元) 在產品負擔的變動制造費用=3.3×200=660(元)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會計分錄: 借:產成品7620 貸:生產成本7620 (2)期末有關賬戶累計發生額調整 ①本期完工產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1820(元) 期末調整會計分錄:借:固定制造費用-產成品1820 貸:固定制造費用-在產品1820 ②本期銷售發出產成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520+1820)÷(180+600)×650=1950(元) 期末調整會計分錄: 借:產品銷售成本1950 貸:固定制造費用-產成品1950 |
|
12.E公司只生產一種產品,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5月份有關資料如下: (1)月初在產品數量20萬件,成本700萬元;本月投產200萬件,月末完工180萬件。 (2)月初產成品40萬件,成本2800萬元,本期銷售140萬件,單價92元。產成品發出時按先進先出法計價。 (3)本月實際發生費用:直接材料7600萬元,直接人工4750萬元,變動制造費用950萬元,固定制造費用2000萬元,變動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570萬元,固定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300萬元。 (4)原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陸續投入,采用約當產量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為50%。 (5)為滿足對外財務報告的要求,設置"固定制造費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費用-在產品"月初余額140萬元,"固定制造費用-產成品"月初余額560萬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對外報送財務報表。 要求: (1)計算E公司在變動成本法下5月份的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邊際貢獻和稅前利潤。 (2)計算E公司在完全成本法下5月份的產品銷售成本和稅前利潤。(2009年原) |
正確答案: (1)在變動成本法下: 本月生產成本=7600+4750+950=13300(萬元) 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0+200-180)×50%=20(萬件) 成本分配率=(700+13300)÷(180+20)=70(元/件) 完工產品成本=180×70=12600(萬元) 月初產成品成本2800萬元(40萬件),本期入庫12600萬元(180萬件),銷售140萬件,在先進先出法下, 產品銷售成本=2800+100×70=9800(萬元) 產品邊際貢獻=140×92-9800-570=2510(萬元) 稅前利潤=2510-2000-300=210(萬元)。 (2)在完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費用分配率=(140+2000)÷(180+20)=10.7(元/件) 完工產品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180×10.7=1926(萬元) 月初產成品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為560萬元(40萬件),本期入庫180萬件,銷售140萬件,在先進先出法下, 已銷產品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560+100×10.7=1630(萬元) 產品銷售成本=9800+1630=11430(萬元) 稅前利潤=140×92-11430-570-300=580(萬元)。 |
|
13.AW公司2010年度為其第一個營業年度,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實際生產的產量為200000單位,每單位產品變動制造成本為30元,2010年度實際發生固定制造成本為600000元,固定銷售與管理費用為400000元,變動銷售費用為每單位1元。該公司2010年銷售120000單位,每單位售價為40元,假設企業沒有在產品。 要求: (1)確定采用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產成品存貨的成本和稅前經營利潤。 (2)確定采用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產成品存貸的成本和稅前經營利潤。 (3)解釋差異產生的原因。 (4)確定兩種方法下盈虧臨界點的銷量。 |
正確答案: (1)完全成本法:產品總成本=30×200000+600000=6600000(元) 單位產品成本=6600000÷200000=33(元) 期末產成品存貨的成本=33×80000=2640000(元) 稅前經營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割管理費用=40×120000-33×120000-(400000+1×120000)=320000(元)。 (2)變動成本法:單位產品成本=30元 期末產成品存貨的成本=30×80000=2400000(元) 稅前經營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期間成本=40×120000-30×120000-(600000+400000+1×120000)=80000(元)。 (3)單位固定制造成本=600000÷200000=3(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存貨吸收的固定制造成本=3×80000=240000(元), 所以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經營利潤高于變動成本法。 (4)變動成本法下盈虧臨界點的銷量=(600000+400000)÷(40-30-D=111111(單位) 完全成本法下盈虧臨界點的銷量=400000÷(40-33-D=66667(單位)。 |
|
四、綜合題 |
14.某企業僅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該企業采用變動成本計算制度,月末對外提供財務報告時,對變動成本法下的成本計算系統中有關賬戶的本期累計發生額進行調整。有關情況和成本計算資料如下: (1)本月投產500件產品,期末完工400件,期初產成品存貨50件,本月銷售350件,單價為1200元。 (2)變動成本計算法下期初產成品存貨成本4500元,期初庫存材料成本10000元,期初在產品存貨30件,期初在產品存貨成本為3450元。 (3)調整為完全成本法下的相關賬戶期初余額如下表: ![]() (4)在產品和完工產成品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材料及加工費用在產品約當完工產品的系數均為0.5。 (5)本月購買材料80000元,本月發生費用: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4500元,變動制造費用2500元,固定制造費用20000元,變動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36000元,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40000元。 要求: (1)計算變動成本法下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 (2)計算變動成本法下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 (3)企業對產成品存貨計價采用先進先出法,要求確定變動成本法下月末存貨成本。 (4)月末對有關賬戶的本期累計發生額進行調整時,固定制造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發出產成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轉出也應按先進先出法計算,寫出有關調整數額的計算過程和調整會計分錄。 (5)計算對外提供財務報告時的稅前經營利潤。 |
正確答案: (1)變動成本法下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50000+4500+2500=57000(元) (2)本月投產500件,完工400件,期初在產品30件,則期末在產品:30+500-400=130(件)在產品約當產量系數0.5, 則:在產品約當產量=130×0.5=65(件) 完工產品單位成本=(3450+57000)÷(400+65)=130(元/件)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130X400=52000(元) 期末在產品成本=130×65=8450(元) (3)月末庫存材料成本=10000+80000-50000=40000(元) 月末產成品存貨量=50+400-350=100(件) 月末產成品存貨成本=100×130=13000(元) 月末在產品成本=8450(元) 月末存貨成本=40000+13000+8450=61450(元) (4)①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制造費用分配 ![]() 本期完工產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100×400=40000(元) 期末調整會計分錄: 借:固定制造費用-產成品40000 貸:固定制造費用-在產品40001 ②本期銷售發出產成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5500+300×100=35500(元) 期末調整會計分錄: 借:產品銷售成本35500 貸:固定制造費用-產成品35.501 (5)銷售收入=350×1200=420000(元) 先進先出法下變動成本法下銷售成本=期初產成品存貨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期末產成品存貨成本=4500+52000-13000=4350(元) 月末結轉制造費用后的銷售成本=43500+35500=79000(元) 期間費用=變動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36000+40000=76000(元) 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稅前經營利潤=420000-79000-76000=265000(元)。 |
|
15.某鑄造企業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1:期初在產品存貨100件,本期投產9000件產品,期末完工8500件,期初產成品存貨300件,本期銷售8000件。 資料2:期初在產品存貨成本為1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000元,直接人工5000元,變動制造費用3000元;期初產成品存貨成本42000元。 資料3:在產品和完工產成品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法,材料為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費用為生產過程中陸續發生,期初、期末在產品身當完工系數均為0.5。 資料4:本月發生實際制造成本如下: (1)直接材料180000元; (2)直接人工900000元; (3)制造費用2146200元。 ![]() (4)公司采用賬戶分析法確定成本性態。首先公司采用賬戶分析法,認為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廣告、房地產租賃費、保險費、水費、利息、折舊等基本上與業務量無關,視為固定成本。 (5)其次,剩下的燃料成本、電力成本、維修成本等與典型的兩種成本性態差別較大,不便歸入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對于這些混合成本,分別使用工業工程法、契約檢查法和高低點法進行分析確定一般模型,然后按比例分配。 其中: ①燃料成本。燃料用于鑄造工段的熔爐,具體分為點火(耗用木柴和焦炭)和熔化鐵水(耗用焦炭)兩項操作。假設企業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進行生產,每次點火要使用木柴0.1噸、焦炭1.5噸,熔化1噸鐵水要使用焦炭0.15噸,鑄造每件產品需要鐵水0.01噸;每個工作日點火一次,全月工作22天,木柴每噸價格為10000元,焦炭每噸價格為18000元。 ②電力成本:具體分為照明用電和設備運轉用電兩項。對這兩項進行觀測和技術測定。按照正常生產情況,每天工作8小時,企業照明每小時用電100度,企業備有多臺設備,目前企業生產能力有剩余,假設全月工作日22天。按供電局規定,某企業的變壓器維持費為50000元/月,每度電費1.6元,用電額度每月35600度,超額用電按正常電費的2倍計價。正常情況下,每件產品平均用電2度。 ③上年各月的維修成本數據如下: ![]() 要求: (1)確定燃料、電力和維修成本的一般直線方程。 (2)分解企業各項成本,并填寫下表(表中數字四舍五入取整)。 ![]() (3)假設企業存貨計價采用先進先出法計價,計算企業期末產成品存貨成本(保留兩位小敏)。 |
正確答案: (1)①燃料成本 點火成本為固定成本:a=(0.1×10000+1.5×18000)×22=616000(元) 單位變動成本:b=0.01×0.15×18000=27(元)所以燃料成本直線方程為:y=616000+27x ②電力成本: 照明用電=8×22×100×1.6=28160(元) 維持費用=50000(元) 額度內最大產量=(35600-8×100×22)÷2=9000(件) 9000件以內的直線方程:y=28160+50000+1.6×2x=78160+3.2x 9000件以上的直線方程:y=(78160+3.2×9000)+(x-9000)×2×1.6×2=49360+6.4x ③維修成本: ![]() a=55800-1.8×14000=30600 維修成本的直線方程:y=30600+1.8x (2)本月生產的約當產量=8500+600×50%-100×50%=8750(件) 燃料成本:y=616000+27×8750=852250(元) 其中:固定成本比重:616000÷852250=72.28% 變動成本比重:1-72.28%=27.72% 電力成本:y=78160+3.2×8750=106160(元) 其中:固定成本比重:78160÷106160=73.62% 變動成本比重:1-73.62%=26.38% 維修成本:y=30600+1.8×8750=46350(元) 其中: 固定成本比重:30600÷46350=66.02% 變動成本比重=1-66.02%=33.98% ![]() (3) ![]() 期末產成品存量=300+8500-8000=800(件) 期末產成品存貨成本=800×153.2=1225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