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章節練習:稅法總論

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稅法總論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稅法效力判斷原則中表述錯誤的是(   )。
A.層次高的法律優于層次低的法律
B.國際法優于國內法
C.特別法優于普通法
D.程序法從舊,實體法從新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鑒于法律的溯及力的差異,實體法從舊,程序法從新。
 
2.按照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將稅法分成(     )。
A.稅收基本法與稅收普通法
B.稅收實體法與稅收程序法
C.國際稅法與國內稅法
D.中央稅法與地方稅法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選項B是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劃分的,選項C是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劃分的,選項D是按照稅收收入歸屬和征收管轄權限的不同劃分的。
 
3.下列屬于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     )。
A.2003年成立的合伙企業
B.2002年向民政部門注冊、領取許可證的社會團體
C.2002年前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的兩個企業合并而于2003年新設立的企業
D.2003年原為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的企業分立的新企業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選項A,由地方稅務局管轄。選項C和選項D錯誤是因為該企業屬于原歸地方稅務局管轄的,分立、合并后仍然歸屬地方稅務局管轄。
 
4.下列有關稅法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來調整征稅機關和納稅人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B.制定稅法的目的僅是為了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C.稅法的特征是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D.稅法是國家憑借其權利,利用稅收工具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選項A錯誤是因為稅法調整的對象是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不是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這兩個稅法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選項B錯誤是因為制定稅法的目的,不僅是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還要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選項C錯誤是因為稅法和稅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納稅人是由稅務機關規定的繳納稅款的主體
B.納稅客體是區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
C.企業所得稅在年度終了后5個月內匯算清繳
D.稅收法律事實包括稅務機關依法征稅的行為和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兩方面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選項A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納稅人不是由稅務機關規定的,而是由稅法規定的。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6.中國現行稅制中采用的累進稅率有(   )。(1998年)
A.全額累進稅率
B.超率累進稅率
C.超額累進稅率
D.超倍累進稅率

 

正確答案:BC 解題思路:考核考生對我國現有稅率的熟悉程度,我國目前沒有采用全額累進稅率和超倍累進稅率。
 
7.下列關于稅法原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0年)
A.新法優于舊法原則屬于稅法的適用原則
B.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定,這體現了稅收法定原則
C.稅法的原則反映稅收活動的根本屬性,包括稅法基本原則和稅法適用原則
D.稅法適用原則中的法律優位原則明確了稅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稅收行政法規的效力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考核稅法原則的分類和適用狀況。ABCD均為教材原文。
 
8.經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和國務院的批準,(   )可以擁有某些特殊的稅收管理權。
A.首都
B.直轄市
C.少數民族自治地區
D.經濟特區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經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和國務院的批準,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和經濟特區可以在享有一般地方稅收管理權之外,擁有某些特殊的稅收管理權。
 
9.下列關于稅法構成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并非所有稅種都需要規定稅目
B.稅目是對課稅對象的量的規定
C.稅目體現征稅的深度
D.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都規定有不同的稅目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稅目是對課稅對象質的界定;稅目體現征稅的廣度;消費稅規定了稅目,但企業所得稅沒有設置稅目。
 
10.稅法與稅收密不可分,下列關于稅法和稅收的陳述,正確的有(     )。
A.稅法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國家依法征稅
B.稅法是稅收的法律表現形式,稅收則是稅法所確定的具體內容
C.稅法是國家憑借其權力,利用稅收工具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征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D.稅法的特征之一是無償性

 

正確答案:BC 解題思路:稅法目的是保障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稅收的特征之一是無償性。
 
三、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11.全國性地方稅種的停征權在中央,各地均不得擅自停征全國性的地方稅種。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除少數民族自治地區和經濟特區外,各地均不得擅自停征全國性的地方稅種。
 
12.我國資源稅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資源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
 
13.目前我國地方稅的立法權,全部屬于中央政府。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海南省和少數民族自治區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有關稅收的地方性法規。
 
14.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地方性稅收規章。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中涉及的人民政府,必須在稅收法律、法規明確授權的前提下,并且不得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抵觸的情況下,制定地方性稅收規章。
 
15.證券交易的印花稅收入歸中央政府,其余印花稅歸地方政府。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按照目前規定,證券交易的印花稅收入的94%歸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稅收入歸地方政府。
 
四、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6.李某2011年2月取得薪金3400元,如何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500元以下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超過500元不超過2000元的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元。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生計費扣除為每月2000元)
 

 

正確答案:
首先計算李某的應納稅所得額:薪金3400元,應納稅所得額為3400-2000=1400(元);然后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第一種方法是按照上表中超額累進稅率定義的分解計算法:
500×5%+(1400-500)×10%=25+90=115(元)。第二種方法是按照教材個人所得稅一章規定的簡易計算法:1400×10%-25(速算扣除數)=115(元)。
 
17.假定下面這個累進稅率表是全額累進稅率表:

假定甲、乙、丙三人的征稅對象數額狀況分別為甲500元、乙501元、丙3000元,則按照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稅額的方法計算稅額為:
 

 

正確答案:
甲應納稅=500×5%=25(元)乙應納稅=501×10%=50.1(元)丙應納稅=3000×15%=450(元)我們可以發現,乙比甲征稅對象數額增加1元,稅額卻增加50.1-25=25.1元,稅負變化極不合理。假定本例題中的累進稅率表是超額累進稅率表,甲、乙、丙三人收入不變,則按照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稅額的方法計算稅額為:甲應納稅=500×5%=25(元)乙應納稅=500×5%+1×10%=25.1(元)丙應納稅=500×5%+(2000-500)×10%+(3000-2000)×15%=325(元)
【特別提示】速算扣除數的設計是為了簡化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的需要。所謂速算扣除數,是按照全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與按照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相減而得的差數,事先汁算出來附在超額累進稅率表中,隨稅率表一同頒布。速算扣除數=按全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按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速算扣除數也可以用計算公式推算: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結合上述例題,我們可知上述稅率表的速算扣除數第一級為0,第二級為50.1-25.1=25(元),第三級為450-325=125(元)。有了速算扣除數,再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稅額時,可以簡化計算,本例丙應納稅=3000×15%-125=325(元)。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