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3 共1頁
增值稅法(計算分析題)
一、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某洗衣機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2月購銷情況如下:
(1)外購電動機一批,取得的通過稅務機關認證的防偽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買價4000萬元,另支付運輸費用20萬元,取得的是供貨方開具的普通發票;
(2)向本市某公司銷售A型號洗衣機50000臺,出廠單價0.2萬元(含稅價)。因該公司一次付清貨款,本企業給予了5%的折扣,并開具發票入賬。另獎2臺給購貨人;
(3)外購零配件一批,取得的防偽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2000萬元,專用發票未通過認證;
(4)采取分期收款方式向外地一小規模納稅人按照出廠價格銷售A型號洗衣機1000臺,合同約定本月約定收款一半,但款項至今未收到;
(5)進口大型檢測設備一臺,到岸價格10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7元人民幣,關稅稅率為:10%;
(6)向本市一新落成的乙商場銷售A型號洗衣機800臺。由本企業車隊運送取得運輸費收入1萬元,裝卸費2000元。為此購汽油,并取得防偽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銷售額1000元,并通過稅務機關的認證;
(7)無償提供給本企業招待所A型號洗衣機10臺(洗衣機單位生產成本1200元)。按出廠價的60%售給職工A型號洗衣機140臺(稅務機關核定售價偏低);
(8)采取以物易物方式向丙廠提供A型號洗衣機2000臺,丙廠向本企業提供等價的B配件40000件。雙方開出的均是普通發票。(注:洗衣機的型號、品質、價格等均完全一致。)
(9)年初購進的材料,由于庫存保管不善被盜,賬面價值為80萬元,該批材料進項稅已抵扣。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按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每問需計算出合計數:
(1)計算當月該企業發生的銷項稅額;
(2)計算當月該企業進口業務應納增值稅;
(3)計算當月該企業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4)計算當月該企業內銷業務應納增值稅稅額。
正確答案:
(1)計算當月該企業發生的銷項稅額
業務(2):
銷項稅額=(50000+2)×0.2÷(1+17%)×17%=1453.05(萬元)
業務(4):
銷項稅額=1000×0.2÷(1+17%)×50%×17%=14.53(萬元)
業務(6):
銷項稅額=(0.2×800+1+0.2)÷(1+17%)×17%=23.42(萬元)
業務(7):
銷項稅額=(140+10)×0.2÷(1+17%)×17%=4.36(萬元)
業務(8):
銷項稅額=2000×0.2÷(1+17%)×17%=58.12(萬元)
當月銷項稅額=1453.05+14.53+23.42+4.36+58.12=1553.48(萬元)
(2)計算當月該企業進口業務應納增值稅額=(10×7)×(1+10%)×17%=13.09(萬元)
(3)計算當月該企業發生的進項稅額
業務(1):
進項稅額=4000×17%=680(萬元)
業務(3):
增值稅專用發票未認證不得抵扣。
業務(5):
進口設備可抵扣進項=10×7(1+10%)17%=13.09(萬元)
業務(6):
進項稅額=1000×17%=170(元)=0.02(萬元)
當月進項稅額=680+0.02+13.09=693.11(萬元)
業務(9):
進項稅額轉出=80×17%=13.60(萬元)
當月可抵扣進項稅=693.11-13.60=679.51(萬元)
(4)計算當月該企業內銷業務應納增值稅稅額
當月應納增值稅額=1553.48-679.51=873.97(萬元) 解題思路:①外購電動機的運費由于是供貨方開的普通發票,進項稅額不能扣除7%;
②銷售的洗衣機50000臺的5%銷售折扣不應沖減銷售額;另獎2臺給購貨人的部分屬于視同銷售,需要計算增值稅;
③外購的零配件取得的專用發票未通過稅務機關的認證,其稅額不能抵扣;
④分期收款銷售的洗衣機1000臺盡管約定本月收款50%,雖然沒有收到款項,但是也應該確認收入,計算增值稅;
⑤進口設備的進項稅額可抵扣銷項稅額;
⑥銷售給賓館的洗衣機收取的運費10000元和裝卸費2000元,作為價外費用要計算銷項稅額;同時,取得的相關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額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
⑦提供給本企業招待所和低價售給職工的洗衣機都要按同類產品價格全額征稅;
⑧以物易物的2000臺洗衣機要計入銷項稅額;
⑨庫存材料發生損失,應該按照賬面價值將進項稅額轉出。
2.2011年A生產企業進口貨物,海關審定的關稅完稅價格為500萬元,關稅稅率為10%,海關代征了進口環節增值稅。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一批,海關暫免征稅予以放行,組成計稅價格100萬元,從國內市場購進原材料支付的價款為140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金為238萬元。外銷進料加工貨物的離岸價為1000萬元人民幣。內銷貨物的銷售額為1200萬元(不含稅)。該企業適用"免、抵、退"的稅收政策,上期留抵稅額50萬元。要求計算當期應繳或應退的增值稅稅額。(假定上述貨物內銷時均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出口退稅率為11%)
正確答案:
(1)計算當期進項稅額進口環節海關代征增值稅=500×(1+10%)×17%=93.5(萬元)國內采購進項稅238萬元由于是免稅進口料件,沒有繳納過增值稅,因此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時不能與納過稅的情況一樣對待,需要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100×(17%-11%)=6(萬元)出口貨物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000×(17%-11%)-6=54(萬元)上期留抵稅額50萬元當期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93.5+238-54+50=327.5(萬元)
(2)計算當期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銷售免稅內銷貨物銷項稅額=1200×17%=204(萬元)
(3)當期應納稅額=204-327.5=-123.5(萬元)
(4)由于進口料件享受了免稅的優惠,計算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限額時要扣減已享受過的優惠額=1000×11%-100×11%=99(萬元)由于期末留抵稅額123.5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99萬元當期應退稅額=99(萬元)當期免抵稅額=0當期留抵稅額=123.5-99=24.5(萬元)。
3.2011年A生產企業進口貨物,海關審定的關稅完稅價格為500萬元,關稅稅率為10%,海關代征了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從國內市場購進原材料支付的價款為800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金為136萬元。外銷貨物的離岸價為1000萬元人民幣。內銷貨物的銷售額為1200萬元(不含稅)。該企業適用"免、抵、退"的稅收政策,上期留抵稅額50萬元。要求計算當期應繳或應退的增值稅稅額。(假定上述貨物內銷時均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出口退稅率為11%)
正確答案:
(1)計算當期進項稅額進門環節海關代征增值稅=500×(1+10%)×17%=93.5(萬元)國內采購進項稅136萬元出口貨物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000×(17%-11%)=60(萬元)上期留抵稅額50萬元當期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93.5+136-60+50=219.5(萬元)
(2)計算當期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銷售免稅內銷貨物銷項稅額=1200×17%=204(萬元)
(3)當期應納稅額=204-219.5=-15.5(萬元)
(4)計算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限額=1000×11%=110(萬元)由于期末留抵稅額15.5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110萬元當期應退稅額=15.5(萬元)當期免抵稅額=110-15.5=9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