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前沖刺(十二)

發布時間:2012-05-25 共1頁

財務成本管理考前沖刺(十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財務風險是企業籌資決策的結果,表現在普通股收益率的變動上。
 
2.在計算速動比率時要把存貨從流動資產中剔除的原因不包括(    )。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計算速動比率時要把存貨從流動資產中剔除的主要原因為:
(1)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
(2)由于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損失報廢還沒做處理;
(3)部分存貨已抵押給某債權人;
(4)存貨估計還存在著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的問題。
因此,答案為D。
 
3.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流動資產的獲利能力與風險是成正方向變化的,因此,答案為B。
 
4.流動比率小于1時賒購原材料若干將會(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根據題意可知,分子分母同時增加相同的值,并且原比率小于1,因此增大流動比率。
 
5.某企業按年利率10%從銀行借款1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10%的補償性余額則其實際利率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實際利率=10%÷(1-10%)=11.11%。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6.從承租人的目的看,融資租賃是為了(    )。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融資租賃是一種長期租賃,可解決企業對資產的長期需要,融資租賃的特點是租賃期滿后,按事先約定的方式來處理資產,或退還、或續租、或留購。在多數情況下,一般由承租人支付少量價款,即留購資產,取得其所有權。而經營租賃租期較短,主要是為了通過租賃取得短期使用權。
 
7.下面屬于納入同一質組的作業的條件是(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能夠納入同一質組的作業的條件是屬于同一類的作業即屬于同一水準作業,同時還要有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8.降低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的辦法有(    )。



 
正確答案:BC 解題思路: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正常的銷售額,可知,BC正確。
 
9.現金預算一般包括(    )。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現金預算的內容,包括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多余或不足的計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籌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
 
10.應收賬款周轉率提高,意味著企業(    )。



 
正確答案:BD 解題思路: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周轉率提高,表示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可以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使壞賬成本下降。應收賬款周轉率不是盈利能力比率。
 
三、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11.若業務的"EVA>0","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則表示該業務往往處于成熟期,即該象限業務能夠為企業帶來價值增值,業務產生的現金流量足以滿足其自身發展需求。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該業務下預示創造價值而且現金還有剩余,是最優的業務。
 
12.計算償債基金系數可根據年金現值系數求倒數確定。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計算償債基金系數可根據年金終值系數求倒數確定。
 
13.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的編制,要與現金預算的編制相結合起來考慮。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現金預算的編制要以其他各項預算為基礎,或者說其他預算在編制時要為現金預算做好數據準備。
 
14.有長期經營租賃業務,會使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比財務報表顯示出來的償債能力更低一些。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有長期經營租賃業務,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籌資,這種長期性籌資雖然不包括在長期負債內,但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影響。
 
15.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能使股利與公司盈余緊密地配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的原則。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能使股利與公司盈余緊密地配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的原則。
 
四、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6.20×1年初A君急需現金周轉,和B君約定:A君將在連續4年的年底支付1200元,另外在第四年年底再支付10000元給B君;B君同時要求10%報酬率。請問:
(1)A君在第1年年初可獲多少周轉金?
(2)A君在這4年中每年年底的剩余債務金額各為多少?
 
正確答案:
(1)1200×(P/A,10%,4)+10000×(P/S,10%,4)=10634(元)
(2)分別為:第1年年底剩余債務金額=1200×(P,A,10%,3)+10000×(P/S,10%,3) ≈10497(元)
相應地,第2~4年年底的剩余債務金額分別為10347元,10182元和0元。
 
17.大新公司的各項資料如下:

要求:
(1)將銷貨各項資產及負債資料以定基百分比表示,以20×1年為基期;
(2)評述分析結果。
 
正確答案:
(1)
(2)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惡化,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糟糕。但銷售仍較為正常,存貨隨銷售增長亦屬正常。
 
18.A和B公司普通股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標準差如下,兩種股票預期的相關系數是-0.35,該組合由60%的A公司股票和40%的B公司股票組成。

要求:
計算組合的風險和收益。
 
正確答案:
R=(0.60)×(0.10)+(0.40)×(0.06)=8.4%
σ=2.86%
 
五、綜合題
19.某公司賒銷期為30天,銷售量為20萬件,每件售價1元,單位變動成本0.6元?,F企業有兩種現金折扣方案,第一種為2.5/10,n/30;'第二種為1.5/20,n/30,假定兩種方案都有一半的客戶享受現金折扣,未享受折扣企業的壞賬損失率為2%,資金成本率為20%。
要求:
(1)計算選擇何種折扣政策對企業最有利?
(2)如第二種折扣方案只有1,4享受,第一、二種相比,應選擇哪一種?
 
正確答案:
(1)第一種折扣政策下的平均收現期=10×50%+30×50%=20(天)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200000÷360×20×60%×20%=1333.33(元)
折扣損失額=200000×50%×2.5%=2500(元)
壞賬損失額=200000×50%×2%=2000(元)
該折扣政策下的總成本=2500+13333.33+2000=5833.33(元)
第二種折扣政策下的平均收現期=20×50%+30×50%=25(天)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200000÷360×25×60%×20%=1666.67(元)
折扣損失額=200000×50%×1.5%=1500(元)
壞賬損失額=200000×50%×2%=2000(元)
第二種折扣政策下的總成本=1500+1666.67+2000=5166.67(元)
上述兩種方案比較應選第一種折扣政策。
(2)第三種折扣政策的平均收現期=20×(1÷4)+30×(3÷4)=27.5(天)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200000÷360×27.5×60%×20%=1833.33(元)
壞賬損失額=200000×75%×2%=3000(元)
折扣損失額=200000×25%×1.5%=750(元)
第三種折扣政策下的總成本=1833.33+3000+750=5583.33(元)
相比之下可知,仍應選擇第二種折扣政策。
 
20.某制造廠生產甲、乙兩種產品,有關資料如下:(1)甲、乙兩種產品2007年1月份的有關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單位:元

(2)該廠每月制造費用總額為50000元,與制造費用相關的作業有4個,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用作業成本法計算甲、乙兩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2)以機器小時作為制造費用的分配標準,采用傳統成本計算法計算甲、乙兩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3)假設決策者計劃讓單位售價高于單位成本10元,根據第(2)問的結果確定甲和乙的銷售單價,試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正確答案:
(1)質量檢驗的成本動因分配率=4000/(5+15)=200(元/次)
訂單處理的成本動因分配率=4000/(10+30)=100(元/份)
機器運行的成本動因分配率=40000/(200+800)=40(元/小時)
調整準備的成本動因分配率=2000/(6+4)=200(元/次)
甲產品分配的作業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200(元)
單位作業成本:13200/100=132(元/件)
單位成本:50+40+132=222(元/件)
乙產品分配的作業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36800(元)
單位作業成本:36800/200=184(元/件)
單位成本:80+30+184:294.(元/件)
(2)制造費用分配率:50000/(200+800)=50(元/小時)
甲產品分配成本:50×200=10000(元)
單位制造費用:10000/100=100(元/件)
單位成本:50+40+100=190(元/件)
乙產品分配成本:50×800=40000(元)
單位制造費用:40000/200=200(元/件)
單位成本:80+30+200=310(元/件)
(3)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相比,作業成本法改變了以生產工時或人工成本等單一分配基礎進行間接成本分配的做法,根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各種作業的情況,選擇不同的作業為分配基礎。這種方法,進一步強調因果關系原則,劃小了成本分析范圍,增加了分配率的數量,可以較好地解決成本分配中的不合理現象,提供符合實際的成本信息,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在產銷決策與價格決策中的有用性,從而可以提高企業決策水平,減少或避免決策失誤。
以本題為例:甲產品的真實單位成本應該是222元,而決策者制定的單位售價為200元,如果與傳統的單位成本比較,好像是有利可圖,結果實際上是在暢銷的同時,每銷售一件產品,就要虧損22元,如果按照作業成本法計算,則會避免這個決策失誤;對于乙產品而言,真實單位成本應該是294元,顯然320元的定價偏高,會對銷量產生負面影響,給企業造成損失。而如果按照作業成本法計算,把單位售價降低一些,則會避免這個損失的發生。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