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4 共1頁
稅法考前沖刺(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某食品廠2007年5月自產的各式糕點被盜,材料成本為20000元(其中包括從農民手中收購的面粉及玉米粉1500元,收購的紅棗、葡萄干等400元,運費100元),本月應轉出的進項稅額為( )元。
A.291.43
B.254
C.262.30
D.254.53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非正常損失的產成品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應轉出的進項稅額一(1500+400)÷(1-13%)×13%+100÷(1-7%)×7%=291.43(元)。
2.某企業2005年2月購入辦公樓一幢,2007年3月將此辦公樓對外轉讓,會計資料顯示:辦公樓的賬面原值為900萬元,已提折舊為90萬元。轉讓時該辦公樓評估的重置成本為1000萬元,成新率為7成。轉讓時發生的相關其他費用為8萬元。根據稅法規定,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其評估價格為( )。
A.692萬元
B.700萬元
C.630萬元
D.612萬元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銷售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應當以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率。評估價格=1000×70%=700(萬元)
3.根據稅法的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產品( ),應當視同銷售確認收入,計征企業所得稅。
A.對外轉讓
B.以臨時租賃方式租出
C.用于企業辦公用房
D.預售房產取得預收款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A、D按銷售處理,選項B其租賃期間按租金確認收入的實現,出售時再按銷售資產確認收入的實現。
4.某化工企業,某月從一商業企業購進不能構成最終消費品直接進入消費品市場的化妝品(消費稅稅率30%),支付不含稅價款12萬元。未經進一步生產加工而將其直接銷售給一家生產廠家,取得含稅收入17.55萬元。為此工業企業( )。
A.需要繳納消費稅4.5萬元
B.需要繳納消費稅1.67萬元
C.需要繳納消費稅0.9萬元
D.不需要繳納消費稅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自己不生產應稅消費品,一而只是購進后再銷售應稅消費品的工業企業,其銷售的化妝品、護膚護發品、鞭炮焰火和珠寶玉石,凡不能構成最終消費品直接進入消費品市場,而需進一步生產加工的,應當征收消費稅,同時允許扣除上述外購應稅消費品的已納稅款。允許扣除已納稅款的應稅消費品只限于從工業企業購進的應稅消費品,對從商業企業購進應稅消費品的已納稅款一律不得扣除。
5.某汽車制造廠生產應征消費稅的W、X、Y型小轎車,6月共售出三批:6月1日銷售10輛,銷售額120萬元;6月15日銷售6輛,銷售額為90萬元;6月25日銷售12輛,銷售額為156萬元。6月30日向B企業投資發出5輛,已知此型號小轎車適用消費稅率為8%,汽車廠應納消費稅為( )萬元。
A.35.28
B.34.51
C.34.48
D.29.28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納稅人自產的應稅消費品用于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和抵償債務等方面,應當按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應納消費稅額=(120+90+156+90÷6×5)×8%=35.28(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6.以下應當征收營業稅的業務有( )。
A.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貨物出境
B.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貨物入境
C.中國居民銷售境外不動產
D.將境外無形資產轉讓給國內企業在境內使用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選項B不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選項C中如果銷售的不動產在境內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
7.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優惠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或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有( )。
A.職工的安家費
B.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取得的手續費
C.對退休職工取得的兼職工資
D.個人舉報、協查違法犯罪行為取得的獎金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退休職工的退休工資是免稅的,但對其取得的兼職工資應當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
8.行政復議期間允許行政復議中止的情形有( )。
A.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進行處理的
B.案件的結果須以另一案件的審查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件尚未審結的
C.申請人請求被申請人履行法定職責,被申請人拒絕履行的
D.申請人身患重病暫由他人代理相關事項的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行政復議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中止:申請人死亡,須等待其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行政復議的;申請人喪失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其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復議機關暫時無法調查了解情況的;依法對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進行處理的;案件的結果須以另一案件的審查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件尚未審結的;申請人請求被申請人履行法定職責,被申請人正在履行的;其他應當中止行政復議的情形。
9.某內資企業計算2006年企業所得稅時,下列處理正確的有( )。
A.對技術開發費用據實扣除,并且還加扣了50%
B.對教育經費計提并實際支出的金額按計稅工資標準的2.5%在稅前扣除
C.對西部地區鼓勵類企業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沒有計算補稅
D.對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投資,投資收益沒有計算補稅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自2006年1月1日起,技術開發費不再要求比上年增加10%,可以直接按實際發生額再加扣50%,對企業當年提取并實際使用的職工教育經費,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總額2.5%以內的部分,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西部地區鼓勵類企業享受的是定期減免,對于被投資企業處在定期減免優惠期的投資收益不用補稅。內資企業對外商投資企業投資,應當按稅法規定計算補稅,對于被投資企業是雙高新企業、處于定期減免優惠期或被投資企業適用稅率高于投資企業的,不用補稅。
10.《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應享有的權利包括( )。
A.享受國家稅法規定的減免稅優待
B.要求稅務機關對自己的財務情況保守秘密
C.依法申請退回多繳的稅款
D.認為稅務機關具體行為不當,納稅人有權拒絕履行義務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納稅人的權利有:
(1)享受國家稅法規定的減免稅優待。
(2)申請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的權利。
(3)依法申請收回多繳的稅款。
(4)認為稅務機關具有行政行為不當,使納稅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損失的,納稅人有權要求祝務機關賠償。
(5)納稅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對自己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及有關資料等保守秘密。
(6)翌稅仝警規定不負有代收、代扣、代繳義務的,有權依法拒絕稅務機關要求其執行代收、代扣、代繳稅款義務。
(7)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有申請復議和向法院起訴及要求聽證的權利。
(8)納稅人有權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各種不法行為進行揭露、檢舉和控告;有權彼萃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9)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三、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11.跨省開采的油田,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一個省內的,各油井在油井所在地繳納城建稅。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跨省開采的油田,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一個省內的,其生產的原油,在油井所在地繳納增值稅,其應納稅款由核算單位按照各油井的產量和規定稅率,計算匯撥各油井繳納。所以,各油井應納的城建稅,應由核算單位計算,隨同增值稅一并匯撥油井所在地,由油井在繳納增值稅的同時,一并繳納城建稅。
12.由買方負擔的傭金和經紀費均應當計入進口貨物的關稅完稅價格中。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購貨傭金不計入完稅價格中。
13.納稅人采取賒銷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應稅消費品的,其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一定為銷售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納稅人采取賒銷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應稅消費品的,其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為銷售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但如果購買方提前付款的,應當按實際付款的當天確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14.稅務機關實施稅收保全措施時,被執行人扶養親屬生活用品不在稅收保全措施范圍之內。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稅務機關實施稅收保全措施時,被執行人扶養親屬生活的必需用品不在稅收保全措施范圍之內。
15.汽車制造廠將自產小汽車捐贈給北京大學,應當按視同銷售計征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同時還應當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汽車制造廠將自產小汽車捐贈給北京大學,應當按視同銷售計征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同時還應當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但對于納稅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免征印花稅。
四、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每小題1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16.某商貿公司具有進出口經營權,2006年12月相關經營業務如下:
(1)進口化妝品一批,支付國外的買價220萬元、境內復制權費6萬元、國外的經紀費4萬元,支付運抵我國海關地前的運輸費用20萬元、裝卸費用和保險費用11萬元;支付海關地再運往商貿公司的運輸費用8萬元、裝卸費用和保險費用3萬元;
(2)進口設備一套,境外成交價300萬美元(1美元:8.5元人民幣),進口貨物的運費、保險費無法確定,同期運輸業公布的運費率為2%。支付包裝材料0.8萬美元,該企業在海關開具稅款繳納憑證之日起25日繳納稅款。
(3)經海關核準,本年暫時進口盛裝貨物的容器50萬美元(1美元=8.5元人民幣),已經使用8個月,本月復運出境。(海關監管年限4年)(注:假設本題中涉及的關稅稅率均為20%,化妝品消費稅稅率30%;當月購銷各環節所涉及到的票據符合稅法規定,并經過稅務機關認證)
要求:按順序回答下述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該公司業務(1)應繳納的關稅、消費稅、增值稅;
(2)計算該公司業務(2)應繳納的關稅、增值稅以及相應的滯納金;
(3)計算該公司業務(3)應繳納的關稅。
正確答案:
(1)進口貨物的在境內的復制權費不得計入完稅價格;國外經紀費(屬于雙方的經紀人)計入完稅價格;支付運抵我國海關地前的費用應計入完稅價格。
第一筆業務的關稅=(220+4+20+11)×20%=51(萬元)
進口化妝品組成計稅價=(220+4+20+11+51)÷(1-30%)=437.14(萬元)
進口化妝品的消費稅437.14×30%=131.14(萬元)
進口化妝品的增值稅=437.14×17%-74.31(萬元)
(2)第二筆業務:關稅完稅價格=(300×8.5+300×8.5×2%)×(1+3‰)=2608.80(萬元)
應繳納進口關稅=2608.80×20%=521.76(萬元)
關稅滯納金=521.76×0.5‰×(25-15)=2.61(萬元)
應繳納進口增值稅=(2608.80+521.76)×17%=532.20(萬元)
增值稅滯納金=532.20×0.5‰×(25-15)=2.66(萬元)
(3)經海關核準暫時進口并在6個月復運出口的貨樣、工程車輛、盛裝貨物的容器等,可予暫時免稅,也即半年以內的,不繳納進口關稅,經過半年后仍在境內使用的,自第7個月起,按月征收進1:3關稅,本業務共用8個月,超過規定2個月。
關稅=50×8.5×20%×2+48=3.54(萬元)
17.楊某于2007年1月設立A個人獨資企業(生產性企業,增值稅-般納稅人),企業有從業人員6人。2007年主要經濟業務如下:
(1)購進生產用材料共計1800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已經通過認證,發生運費15000元,取得運輸部門開具的運費普通發票。
(2)銷售自產產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金額為1500000元,開具普通發票的金額為70200元。
(3)產品銷售成本為936000元,營業費用為25000元,稅金及附加30000元。
(4)包括在上述成本費用中的從業人員工資為129600元、楊某領取的工資為60000元。
(5)企業按實發工資分別計提了2%、14%、2.5%的工會經費、福利費及職工教育經費,企業僅實際發生福利費為10000元,工會經費與教育經費未實際列支。
(6)企業發生的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為40000元。
(7)發生業務招待費12000元。
(8)發生壞賬損失5000元。
(9)向其他企業投資取得投資收益30000元。
(10)當地從業人員的計稅工資標準為每月1600元。
(注:企業購買材料、銷售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
要求:按下列順序回答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企業當期應當繳納的增值稅;
(2)計算企業當期可扣除的工資;
(3)計算企業當期可扣除的三項經費;
(4)計算企業當期可扣除的廣告和業務宣傳費;
(5)計算企業當期可扣除的業務招待費;
(6)計算楊某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正確答案:
(1)銷項稅額=(1500000+70200÷1.17)×17%=265200(元)
進項稅額=180000×17%+15000×7%=31650(元)
當期應繳納的增值稅=265200-31650=233550(元)
(2)企業當期可扣除的工資標準=1600×6×12=115200(元)
(3)個人獨資企業不得計提三項經費,但可以在費用實際發生時,在計稅工資限額內按稅法規定比例據實扣除。企業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未實際發生,當期扣除福利費的限額=115200×14%=16128(萬元),企業實際列支未超過限額,應當據實扣除10000元。
(4)企業當期可扣除的廣告和業務宣傳費=(1500000+70200÷1.17)×2Z=31200(元)
(5)企業當期可扣除的業務招待費=(1500000+70200÷1.17)×0.5%=7800(元)
(6)A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1500000+70200÷1.17-936000-25000-30000+(129600-115200)+60000+(129600+60900)×(2%+14%+2.5%)-10000+(40000-31200)+(12000-7800)-5000=676476(元)
楊某應繳納的A企業所得的個人所得稅=(676476-1600×12)×35%-6750=657276×35%-6750=223296.60(元)投資收益所得應當按股息、紅利所得征個人所得稅=30000×20%=6000(元)
楊某共計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223296.60+6000=229296.60(元)
18.利成冰花電冰箱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6年6月增值稅納稅申報,經查閱有關賬簿和憑證,獲得如下資料:
(1)采取交款提貨結算方式向甲家電商場銷售A型電冰箱100臺,統一出廠價為5000元/臺。由于商場購買的數量多,按照協議規定,廠家給予商場統一出廠價5%的優惠,貨款全部以銀行存款收訖;向乙家電商場銷售A型電冰箱50臺,為了盡快收回貨款,廠家提供價稅合計金額2%的現金折扣,乙家電商場及時付款享受了現金折扣。
(2)采取以舊換新方式,從消費者個人手中收購舊電冰箱,銷售A型電冰箱10臺,舊電冰箱作價1000元/臺。
(3)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A型電冰箱給消費者15臺,根據協議規定,五年后廠家應當將全部貨款以價稅合計總額退還給購貨方。銷售后,開出普通發票15張,含稅銷售收入合計金額為87750元。
(4)以30臺A型電冰箱向丙單位等價換取原材料,A型電冰箱成本每臺3500元。雙方均按17%的稅率開具了增值稅發票。
(5)當月向丁商場銷售A型電冰箱共200臺。商場在對外銷售時發現,有3臺商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商場當即要求退貨,該廠于本月末將電冰箱收回,貨款退回,并向商場開具了紅字專用發票。
(6)向戊商場賒銷A型電冰箱80臺,合同約定3個月內付清全款,協議當日提貨,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7)本月共發生可抵扣進項稅額380000元(含從丙單位換入原材料應抵扣的進項稅額)。假設上述增值稅專用發票均已通過認證。
要求:按下列順序回答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向甲家電城及乙家電城銷售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2)計算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3)計算還本銷售貨物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4)計算取以物易物方式銷售貨物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5)分析判斷丁商場退貨業務處理是否正確;
(6)計算賒銷業務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7)計算企業當期應繳納的增值稅。
正確答案:
(1)對乙商場采取的是現金折扣方式,即先銷售后折扣,折扣部分不得減除銷售額。銷項稅額=5000×(1-5%)×100×17%+5000×50×17%=123250(元)
【解析】稅法規定,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舊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以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電視機廠采用商業折扣方式向甲家電商場銷售產品,屬于是先打折后銷售,實際上就是按每臺4750元的單價銷售,可按折扣后的金額計算增值稅。
(2)稅法規定,納稅人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的,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銷項稅額=5000×10×17%=8500(元)
(3)稅法規定,納稅人采取還本銷售貨物的,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銷項稅額=87750÷(1+17%)×17%=12750(元)
(4)本題是等價交換,并且雙方均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該筆業務的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相等,即:5000×30×17%=25500(元)
【解析】稅法規定,納稅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銷售貨物的,雙方都應作購銷處理。以各自發出的貨物核算銷售額并計算銷項稅額,以各自收到的貨物核算購貨額并計算進項稅額。
(5)銷項稅額=5000×200×17%=170000(元)
【解析】稅法規定,銷售貨物并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后,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送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紅字專用發票的存根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扣減當期銷項稅額的憑證。本業務中,企業擅自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不正確的,不得作為扣減銷項稅額的依據。
(6)對賒銷業務已經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于當期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銷項稅額=5000×80×17%=68000(元)(7)綜上,本月份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123250+8500+12750+25500+170000+68000)-380000=408000-380000=28000(元)
五、綜合題
19.博宇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1日成立于某市中心,前期開辦費支出計400萬元,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已納入防偽稅控管理。企業所涉及貨物及材料適用增值稅稅率均為17%,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6年財務數據顯示:
(1)主營業務收入180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10000萬元,設備租賃收入500萬元,相應的租賃成本支出300萬元,稅金及附加200萬元。
(2)管理費用1200萬元,其中,研發費100萬元,業務招待費55萬元,計提壞賬準備30萬元(企業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1000萬元,期初余額為0;因購貨單位破產發生壞賬損失6萬元),本期攤銷開辦費100萬元。
(3)營業費用3000萬元,其中,廣告費支出400萬元,差旅費180萬元(其中80萬元為招待重要客戶旅游費),直接列支的銷售人員下半年提成工資90萬元。
(4)財務費用280萬元,其中,向商業銀行貸款1200萬元,年利息支出60萬元,經批準向職工集資借款500萬元,年利息支出40萬元。
(5)營業外收入120萬元,為接受其他企業捐贈材料的價值,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上注明價款120萬元。營業外支出100萬元,為以外購材料一批捐助災區建設,成本100萬元。
(6)企業總職工人數195人,其中,在建工程人員10人。全年工資總額500萬元(上半年200萬元、下半年300萬元),計提三項費用92.5萬元。當地上半年計稅工資標準為每人800元/月。企業設有工會組織,工會經費已上繳并取得工會撥繳款專用收據。工會經費及職工教育經費科目期末無余額。上述資料中管理費用及營業費用金額不包含工資及三項費用。
(7)2005年3月收取包裝物押金12萬元,至今未收回。因合同約定期限為兩年,所以,企業尚未進行任何處理。
要求:按下列順序回答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業務招待費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2)計算壞賬準備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3)計算工資及三項經費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4)計算開辦費、廣告費支出應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
(5)計算當期稅前可扣除的稅金及附加;
(6)計算當期稅前可扣除的財務費用;
(7)計算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8)計算企業當期應納所得稅額。
正確答案:
(1)重要客戶旅游費不得作為差旅費在稅前扣除,應當計入業務招待費一并進行調整。
實際列支業務招待費=55+80=135(萬元)
稅法規定可扣除限額=[18000+500+12÷(1+17%)+100×(1+10%)]×3‰+3=58.86(萬元)
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35-58.86=76.14(萬元)
(2)稅法規定可計提壞賬準備=1000×5‰+6=11(萬元)
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30-11=19(萬元)
(3)企業直接列支的銷售人員提成應當并人工資進行納稅調整。
上半年計稅工資標準=0.08×195×6=93.6(萬元),實發工資200萬元,稅前準予扣除的工資為93.6萬元。
下半年計稅工資標準=0.16×195×6=187.2(萬元),實發工資390(300+90)萬元,稅前準予扣除的工資為187.2萬元。
三項經費扣除限額=(93.6+187.2)×(14%+2%+2.5%)=51.95(萬元),實際發生92.5萬元,稅前準予扣除的三項經費為51.95萬元。
工資和三項經費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合計=(200-93.6)+(390-187.2)+(92.5-51.95)=349.75(萬元)
(4)開辦費攤銷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400÷5=20(萬元)
廣告費稅前扣除限額=[18000+500+12÷(1+17%)+100×(1+10%)]×2%=372.41(萬元)
廣告費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00-372.41=27.59(萬元)
開辦費及廣告費共計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27.59=47.59(萬元)
(5)外購材料直接捐助災區建設應當視同銷售計征增值稅=100×(1+10%)×17%=18.7(萬元)包裝物押金期限超過一年的,應當并入收入計稅,應補計增值稅=12÷(1+17%)×17%=1.74(萬元)
當期稅前可扣除的稅金及附加=200+(18.7+1.74)×(7%+3%)=202.04(萬元)
(6)經批準向職工集資借款稅前可扣除利息=500×(60+1200)=25(萬元)
利息支出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0-25=15(萬元)
稅前可扣除財務費用=280-15=265(萬元)
(7)研發費可加計扣除額=50萬元營業外收入中接受捐贈材料的進項稅額=120×17%=20.4(萬元)也應當作為收入計稅。
應納稅所得額=18000+500-10000-300-202.04-1200-3000-265-500+120+76.14+19+349.75+47.59+100×(1+10%)-100+12÷(1+17%)+20.4-50=3636.10(萬元)
(8)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3636.10×33%=1199.91(萬元)
20.昌華酒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從事白酒和啤酒的生產銷售業務。2006年9月份發生下述業務:
(1)將自產的A牌糧食白酒1200箱銷售給甲,不含稅銷售額60000元;銷售A牌糧食白酒500箱給乙,不含稅銷售額25000元。以上業務共收取包裝物租金兒70元,收取押金702元,包裝物已按合同約定于月末全部返還。
(2)銷售B牌啤酒給丙,共計100噸,每噸不含稅銷售單價1600元,貨已發出,款已收到。根據銷售合同,運費由丙負擔。酒廠用附設的非獨立核算的車隊送貨上門,另收取運費2340元且分別核算,同時,酒廠還收取啤酒桶的租金585元、押金1170元,合同規定丙應于下月末之前歸還該包裝物。
(3)用A牌糧食白酒180箱換取裝酒機一部自用。
(4)支付自來水公司生產用水費,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稅額40000元。
(5)外購酒瓶100000個,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稅額為8500元。
(6)收購農產品80000元,開具收購憑證。
(7)將收購的農產品全部發往丁加工廠用于加工糧食白酒,丁加工廠代墊輔助材料600元,另外收取加工費1000元,并根據收款金額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月末加工完成,收回糧食白酒10噸入庫。假設上述增值稅專用發票均已通過認證。
注:(A牌糧食白酒每箱10斤,消費稅的比例稅率為20%、定額稅率為每斤0.5元;啤酒的消費稅稅率為每噸220元)
要求:按下列順序回答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銷售自產的A牌糧食白酒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2)計算銷售自產的A牌糧食白酒應繳納的消費稅;
(3)計算銷售自產的B牌啤酒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4)計算銷售自產的B牌啤酒應繳納的消費稅;
(5)計算用A牌糧食白酒換取裝酒機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及應繳納的消費稅;
(6)計算委托加工應由丁加工廠代收代繳的消費稅稅額;
(7)計算當期應繳納增值稅。
正確答案:
(1)銷售自產的A牌糧食白酒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60000+25000+1170÷1.17+702÷1.17)×17%=86600×17%=14722(元)
(2)銷售自產的A牌糧食白酒應繳納的消費稅=(60000+25000+1170÷1.17+702÷1.17)×20%+(1200+500)×10×0.5=25820(元)
(3)銷售自產的B牌啤酒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100×1600×17%+2340÷1.17×0.17+585÷1.17×17%=27625(元)
(4)計算銷售自產的B牌啤酒應繳納的消費稅=100×220=22000(元)
(5)計算用A牌糧食白酒換取裝酒機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及應繳納的消費稅:
增值稅銷項稅額=(600004-25000)÷(1200+500)×180×17%=1530(元)
應繳納的消費稅=60000÷1200×180×20%4-180×10×0.5=2700(元)
(6)計算委托加工應由丁代收代繳的消費稅稅額:
收購農產品可抵扣的進項稅額=80000×13%:lp400(元)發出農產品的成本=80000-10400=69600(元)
代收代繳消費稅稅額=(69600+600+1000)÷(1-20%)×20%+10×2000×0.5=27800(元)
(7)計算當期應繳納增值稅:
進項稅額=40000+8500+10400+(600+1000)×17%=59172(元)銷項稅額-14722+27625+1530=43877(元)
應納增值稅稅額=43877-59172=-15295(元)
21.某外商投資企業是2002年8月由中方與外方合資設立的生產性企業,中方與外方的投資比例為4:6,雙方協議按投資比例享有控制權和收益權。該企業適用3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免征地方所得稅。2002~2005年企業利潤如下:
企業按稅法規定選擇從2003年開始計算減免稅優惠期限。2006年度全年實現銷售(營業)收入15000萬元,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共計14500萬元。其中:
(1)管理費用中列支了業務招待費70萬元和12月份用于擴建辦公樓的材料價稅合計款20萬元,研發費300萬元(上年發生研發費220萬元);
(2)支付給總機構的合理的管理費用60萬元,支付給總機構的特許權使用費20萬元;
(3)該企業當年借款800萬元用于對外投資,借款利息支出40萬元在財務費用中列支,該項投資當年分回投資收益50萬元,被投資企業適用所得稅稅率15%;
(4)因逾期歸還銀行貸款支付的5萬元罰息在財務費用中列支;
(5)6月份為研究開發新產品組建的研發部主要人員家庭配備空調5臺,價稅共計11.7萬元,計入了管理費用-研發費;
(6)企業"應付賬款"明細賬上有30萬元未付款,已經逾期兩年半,但后來一直與對方沒有業務往來,也沒有其他聯系;
(7)投資收益賬戶中還有該企業在A國的分支機構取得的稅后利潤200萬元,已經在A國繳納了所得稅80萬元。
要求;按下列順序回答問題,每問均為共計金額:
(1)計算該企業2002年~2005年的應納所得稅稅額;
(2)計算該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允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
(3)計算該企業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4)2006年度該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所得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5)該企業在A國的分支機構已納稅款的扣除限額。
(6)2006年度該企業匯總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模擬試題(五)參考答案及詳細解析
(3)計算該企業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4)2006年度該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所得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5)該企業在A國的分支機構已納稅款的扣除限額。
(6)2006年度該企業匯總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正確答案:
(1)該企業2002年設立,企業選擇按稅法規定從2003年開始計算減免優惠期限,那么,2002年應當正常征稅,
2002年應納所得稅稅額=50×30%=15(萬元)
2003~2004年免稅 2005~2007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2005年應彌補2003年未補完的虧損=50+40=10(萬元)
2005年應納所得稅稅額=(200-10)×30%×50%=28.5(萬元)
2002年~2005年共計應納所得稅稅額:15+28.5=43.5(萬元)
(2)計算該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1500×5%0+(15000-1500)×3‰=48(萬元)
(3)為研發部主要人員家庭配備的空調不屬于研發設備,不得計入研發費中。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300-11.7=288.3(萬元),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288.3×50%=144.15(萬元)
(4)用于擴建辦公樓的材料款20萬元不得計入費用;支付給總機構的特許權使用費20萬元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境內企業的投資收益可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中,相應的費用支出也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減。所以,對外投資收益50萬元可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相應的借款利息支出40萬元也不能在財務費用中列支;銀行罰息可以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年以上應付未付款30萬元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2006年度該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所得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15000-14500+(70-48)+20+20+40+11.7+30-144.15]×30%=499.55×30%=149.87(萬元)。
(5)該企業在A國的分支機構已納稅款的扣除限額=(200+80+499.55)×33%×(200+80)÷(200+80+499.55)=92.4(萬元),境外已納稅款90萬元可以全額扣除。
(6)A國分支機構分回利潤應補稅額=92.4-90=2.4(萬元)
2006年度該企業匯總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額=149.87+2.4=152.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