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前模擬試題4

發布時間:2012-10-19 共1頁

 2011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前模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下列關于經濟增加值和市場增加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披露的經濟增加值是在公開會計數據調整的基礎上計算得來,典型的調整內容之一為對折舊費用進行必要的調整
B.真實的經濟增加值是公司經濟利潤最正確和最準確的度量指標
C.市場增加值=總市值-總資本
D.市場增加值和公司目標有極好的一致性,在實務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2. 下列有關變動成本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觀念不符合會計準則,同時提供的資料不能充分滿足決策的需要
B.變動成本法下,固定成本作為期間成本在發生的當期全部直接轉為費用
C.在對外發布財務報告時,要對變動成本法下的成本計算系統進行必要的調整,調整的主要科目是“固定制造費用”
D.采用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在產品和庫存產成品的計價金額,會高于采用完全成本法下的計價金額
3. 下列關于股利理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客戶效應理論是對稅差理論的進一步擴展,認為少發股利較好
B.信號理論認為,通常隨著股利支付率增加,會導致股票價格的上升,相反在股利下降的情況下,股票價格也是下降的
C.“一鳥在手”理論認為,股東更偏好于現金股利而非資本利得,傾向于選擇股利支付率較高的股票
D.基于代理理論對股利分配政策選擇的分析是多種因素權衡的復雜過程
4. 假設在資本市場中,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12%,權益市場風險溢價為6%,某公司普通股β值為1.2。該公司普通股的成本為()。
A.12%
B.13.2%
C.7.2%
D.6%
5. 下列關于現金管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企業留存一定量的現金以便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時購進,這屬于交易性需要
B.企業現金管理的目標是要在資產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之間做出抉擇,以獲取最大的長期利益
C.現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現金使用效率,為達到這一目的,應當注意做好的工作包括三個內容即力爭現金流量同步、使用現金浮游量、加速收款
D.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僅考慮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
6. 下列關于有效年利率與報價利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計息周期短于一年時,報價利率越大,有效年利率與報價利率的差異就越大
B.計息周期越短,有效年利率與報價利率的差異就越小
C.計息周期越短,有效年利率與報價利率的差異就越大
D.報價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本的時間價值,有效年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資本的時間價值
7. 下列關于租賃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杠桿租賃下,出租人只支付引入所需購買資產貨款的一部分,通常為30%-50%
B.直接租賃是指出租方直接向承租人提供租賃資產的租賃形式,售后租回是指承租人先將資產賣給出租人,再將該資產租回
C.根據租賃期的長短分為短期租賃和長期租賃,短期租賃的時間明顯少于租賃資產的經濟壽命,長期租賃的時間等于租賃資產的經濟壽命
D.典型的租金支付形式是后付年金
8. 某公司目前的普通股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市價25元),資本公積400萬元,未分配利潤500萬元。如果公司發放10%的股票股利,并且以市價計算股票股利價格,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未分配利潤減少250萬元
B.股本增加250萬元
C.股本增加10萬元
D.資本公積增加240萬元
9. 假設E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場價格為10元,半年后股價有兩種可能:上升33.33%或者降低25%。現有1股以該股票為標的資產的看漲期權,執行價格為11元,到期時間為6個月,則套期保值比率為()。
A.0.5
B.0.4
C.0.8
D.0.3
10. 凈現值法與現值指數法的共同之處在于()。
A.都是相對數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率
B.都必須按預定的折現折算現金流量的現值
C.都能反映投資方案的實際投資收益率
D.都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
11. 某產品單位工時定額為100小時,經過三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時定額為40小時,第二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40小時,第三道工序的定額工時為20小時。本月末第一道工序在產品有100件,第二道工序在產品有50件,第三道工序在產品為80件,則分配人工費用時,期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件。
A.122
B.230
C.115
D.39
12. 在利率和計息期相同的條件下,以下公式中,正確的是()。
A.普通年金終值系數×普通年金現值系數=1
B.普通年金終值系數×償債基金系數=1
C.普通年金終值系數×投資回收系數=1
D.普通年金終值系數×預付年金現值系數=1
13. 某企業的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為1.653次,預計本年銷售凈利率為4.5%,股利支付率30%,可以動用的金融資產為0,則該企業的內含增長率為()。
A.5.5%
B.6.3%
C.4.3%
D.8.7%
14. 股東協調自己和經營者目標的最佳辦法是()。
A.監督
B.激勵
C.經營者偏離股東目標的損失最小的方法
D.監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股東目標的損失三者之和最小的辦法
二、多項選擇題
1. 下列關于定期預算法和滾動預算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定期預算法是以固定不變的會計期間作為預算期間編制預算的方法
B.采用定期預算法編制預算能夠適應連續不斷的業務活動過程預算管理
C.運用滾動預算法編制預算,使預算期間依時間順序向后滾動,能夠保持預算的持續性
D.滾動有利于充分發揮預算的指導和控制作用
2.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直接人工標準工時”組成內容的有()。
A.必要的間歇和停工工時
B.由于更換產品產生的設備調整工時
C.由于生產作業計劃安排不當產生的停工工時
D.由于外部供電系統故障產生的停工工時
3. 下列關于營運資本籌資政策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籌資的匹配原則,不僅適用于流動資金籌集,也適用于長期資本籌資,具有普遍適用性
B.配合型籌資政策要求資金來源的有效期和資產的有效期完全匹配
C.激進型籌資政策是一種收益性和風險性均較高的營運資本籌資政策
D.流動資金籌資政策的穩健程度,可以用易變現率的高低識別。在營業低谷的易變現率為1,是適中的流動資金籌資政策,大于1時比較激進,小于1則比較穩健
4. 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判斷企業進入穩定狀態的主要標志有()。
A.現金流量是一個常數
B.有穩定的銷售增長率,它大約等于宏觀經濟的名義增長率
C.投資額為零
D.企業有穩定的凈資本回報率,它與資本成本接近
5. 下列關于作業成本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A.在作業成本法下,所有的成本均需要首先分配到有關作業,計算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成本分配到有關產品
B.在選擇作業動因時,唯一目的是方便產品成本的計算
C.運用資源動因可以將資源成本分配給各有關產品
D.強度動因一般適用于某一特殊訂單或某種新產品試制等
6. 已知風險組合的期望報酬率和標準離差分別為15%和20%,無風險報酬率為8%,某投資者將自有資金100萬元中的20萬元投資于無風險資產,其余的資金全部投資于風險組合,則()。
A.總期望報酬率為10.6%
B.總標準差為16%
C.該組合位于M點的左側
D.資本市場線斜率為0.35
7. 下列關于可轉換債券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贖回價格一般高于可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兩者差額隨到期日的臨近而減少
B.制定回售條款的目的是保護債權人利益,吸引投資者
C.設置強制性轉換條款,在于保證可轉換債券順利地轉換成股票
D.贖回期結束之后,即進入不可贖回期
8. 已知甲公司2010年現金流量凈額為150萬元,其中,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0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60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10萬元;2010年末負債總額為150萬元,資產總額為320萬元,營運資本為25萬元,流動資產為120萬元,2010年稅后利息費用為5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則()。
A.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為8
B.2010年末流動負債為95萬元
C.現金流量債務比為73.33%
D.長期資本負債率為24.44%
三、計算分析題
1. 某公司下設
A.B兩個投資中心。目前A投資中心的部門平均資產總額為2000萬元,其中平均經營負債為150萬元,投資報酬率為15%;B投資中心的投資報酬率為14%,剩余收益為200萬元,平均經營負債為300萬元。假設A投資中心要求的稅前報酬率為9%,B中心的風險較大,要求的稅前報酬率為10%。 要求
(1)計算A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
(2)計算B投資中心的部門平均資產總額
(3)假設所得稅為30%,加權平均稅后資本成本為8%,并假設沒有需要調整的項目。計算A中心和B中心的經濟增加值
(4)說明以投資報酬率、剩余收益額和經濟增加值作為投資中心業績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2. ABC公司是一零售業上市公司,請你協助完成2011年的盈利預測工作。上年度的財務報表如下:
其他財務信息如下
(1)銷售收入預計為6000萬元
(2)預計毛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
(3)預計經營和管理費的變動部分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不變
(4)預計經營和管理費的固定部分增加為330萬元
(5)購置固定資產支出800萬元,并因此使公司年折舊額達到120萬元
(6)2011年銷售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為5960萬元,存貨周轉率保持不變
(7)平均在3個月后支付進貨款
(8)3月份增發股票10萬股,獲得現金76萬元
(9)現金多余時,購買有價證券,金額必須是10萬元的倍數(不考慮利息收入)
(10)假設2011年不歸還長期借款本金,年末付息,借款利息率按照年初年末平均借款額計算。年末現金余額不少于150萬元
(11)預計所得稅為300萬元。 要求
(1)確定2011年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購買有價證券數額,并計算期末現金余額
(2)預測2011年稅后利潤。
3. 某企業生產和銷售甲、乙、丙三種產品,全年固定成本為144000元,有關資料見表:
要求
(1)計算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2)計算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額
(3)計算甲、乙、丙三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
(4)計算安全邊際
(5)預計利潤
(6)如果增加促銷費用10000元,可使甲產品的銷量增至1200件,乙產品的銷量增至2500件,丙產品的銷量增至2600件。請說明是否應采取這一促銷措施?
4. 某公司擬采購一批零件,A供應商規定的付款條件:10天之內付款付98萬; 30天之內付款付100萬。 要求:對以下互不相關的三個問題進行回答
(1)假設銀行短期貸款利率為15%,請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價格
(2)若目前的短期投資收益率為40%,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價格
(3)如果有另外一家B供應商提供“1/10,n/30”的信用條件,假設銀行短期貸款利率為15%,則應該選擇哪家供應商?
5. A公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總股本5000萬元,每股面值1元,股價為50元。股東大會通過決議,擬10股配4股,配股價25元/股,配股除權日期定為2011年3月2日。假定配股前每股價格為56元,不考慮新投資的凈現值引起的企業價值的變化。 要求
(1)假設所有股東都參與配股,計算該公司股票的配股除權價格、配股后每股價格以及配股權價值
(2)假定投資者李某持有100萬股A公司股票,其他的股東都決定參與配股,分別計算李某參與配股和不參與配股對其股東財富的影響,并判斷李某是否應該參與配股
(3)如果把配股改為公開增發新股,增發2000萬股,增發價格為25元,增發前一交易日股票市價為56元/股。老股東認購了1500萬股,新股東認購了500萬股。不考慮新募集資金投資的凈現值引起的企業價值的變化,計算老股東和新股東的財富增加。(增發后每股價格的計算結果保留四位小數,財富增加的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6.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主要財務數據以及2011年的財務計劃數據如下表所示(單位:萬元):
假設公司產品的市場前景很好,銷售額可以大幅增加,貸款銀行要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得超過60%。董事會決議規定,以權益凈利率高低作為管理層業績評價的尺度。 要求
(1)計算該公司上述3年的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權益乘數、利潤留存率、可持續增長率和權益凈利率,以及2010年和2011年的銷售增長率(計算時資產負債表數據用年末數,計算結果填入給定的表格內,不必列示財務比率的計算過程)
(2)指出2010年可持續增長率與上年相比有什么變化,其原因是什么
(3)指出2010年公司是如何籌集增長所需資金的,財務政策與上年相比有什么變化
(4)假設2011年預計的經營效率是符合實際的,指出2011年的財務計劃有無不當之處
(5)指出公司今四、綜合題
1. 某工業企業大量生產甲產品。生產分為兩個步驟,分別由第一、第二兩個車間進行。第一車間為第二車間提供半成品,第二車間將半成品加工成為產成品。該廠為了加強成本管理,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按照生產步驟(車間)計算產品成本。(金額單位:元) 該廠第一、二車間產品成本明細賬部分資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登記產品成本明細賬和自制半成品明細賬,按實際成本綜合結轉半成品成本,計算產成品成本(所耗半成品的單位成本按照加權平均法計算)
(2)按照第一車間完工半成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的比例對產成品總成本中的半成品進行成本還原,列出產成品總成本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制造費用的數額。
2. 光華礦業公司擬開發一銅礦,預計需要投資7000萬元;年產量預計為2.5萬噸,并可以較長時間不變;該銅礦石目前的市場價格為2000元/噸,預計每年價格上漲2%,但價格很不穩定,其標準差為40%,每年的付現營業成本為銷售收入的60%,忽略其他成本和費用。含有風險的必要報酬率為10%,無風險的報酬率為5%。1~3年后的礦山殘值分別為4600萬元、3000萬元和1800萬元。該公司享受免稅待遇。 要求
(1)計算不考慮期權前提下該項目的凈現值(單位:萬元)
(2)確定上行乘數和下行乘數以及上行概率和下行概率(保留四位小數)
(3)填寫下表中應該填寫的數值:
(4)計算調整后的項目凈現值和期權價值,并說明是否應當進行該項目。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市場增加值和公司目標有極好的一致性,但在實務中應用卻不廣泛,選項D不正確。
2. [答案]D
[解析]采用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在產品和庫存產成品的計價金額,會低于采用完全成本法下的計價金額,所以D不正確。
3. [答案]A
[解析]客戶效應理論是對稅差效應理論的進一步擴展,認為公司在制定或調整股利政策時,不應忽視股東對股利政策的需求,公司應根據投資者的不同需求,對投資者分門別類地制定股利政策,所以選項A的說法錯誤。
4. [答案]B
[解析]因為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為12%,權益市場風險溢價為6%,則無風險報酬率=平均風險股票市場報酬率-權益市場風險溢價=12%-6%=6%,公司普通股成本=Rf+β×(Rm-Rf)=6%+1.2×6%=13.2%。
5. [答案]B
[解析]投機性需要是指置存現金用于不尋常的購買機會,比如遇有廉價原材料或其他資產供應的機會,便可用手頭現金大量購入,所以選項A不正確;現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現金使用效率,為達到這一目的,應當注意做好的工作包括:力爭現金流量同步、使用現金浮游量、加速收款、推遲應付賬款的支付,選項C不正確;成本分析模式下,考慮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選項D不正確。
6. [答案]B
[解析]根據有效年利率和報價利率的換算公式可知,選項
A.C的說法正確;由于有效年利率是按照實際得到的利息計算的,因此,有效年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資本的時間價值,報價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本的時間價值。
7. [答案]B
[解析]杠桿租賃是有貸款者參與的一種租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出租讓人引入資產時只支付引入所需款項(如購買資產的貨款)的一部分(通常為資產價值的20%-40%)。A不正確;根據租賃期的長短分為短期租賃和長期租賃,短期租賃的時間明顯少于租賃資產的經濟壽命,而長期租賃的時間則接近于租賃資產的經濟壽命,所以選項C不正確。典型的租金支付形式是預付年金,D不正確。
8. [答案]B
[解析]發放10%的股票股利,并且按照市價計算股票股利價格,則從未分配利潤項目劃轉出的資金為:10×25=250(萬元),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變,股本應增加:100×10%×1=10(萬元),其余的240(250-10)萬元應作為股票溢價轉至資本公積。
9. [答案]B
[解析]上行股價=10×(1+33.33%)=13.33(元),下行股價=10×(1-25%)=7.5(元),股價上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上行股價-執行價格=13.33-11=2.33(元),股價下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0,套期保值比率=期權價值變化量/股價變化量=(2.33-0)/(13.33-7.5)=0.4。
10. [答案]B
[解析]凈現值是絕對數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益,現值指數是相對數指標,反映投資的效率。投資方案的實際投資收益率是內含報酬率,凈現值和現值指數是根據事先給定的折現率計算的,但都不能直接反映項目的實際投資報酬率。由于都需要計算現金流量的現值,所以,都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因素。
11. [答案]A
[解析]第一道工序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40×50%/100=20% 第二道工序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40+40×50%)/100=60% 第三道工序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80+20×50%)/100=90% 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0%×100+60%×50+90%×80=122(件)
12. [答案]B
[解析]普通年金終值系數與償債基金系數互為倒數關系,普通年金現值系數與投資回收系數互為倒數關系。
13. [答案]A
[解析]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為0時的增長率。由于教材中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公式中沒有涉及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而本題中給出了這個數據,因此,需要分析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之間的關系。公式推導如下: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經營資產/銷售收入-經營負債/銷售收入-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凈經營資產/銷售收入-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1/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設內含增長率為g,將有關數據代入上式,并令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為0,則得: 1/1.653-4.5%×(1+g)/g×(1-30%)=0 0.605=3.15%×(1+g)/g 19.21=(1+g)/g 1+g=19.21g 解之得,g=5.5%
14. [答案]D
[解析]通常,股東同時采取監督和激勵兩種方式來協調自己和經營者的目標。盡管如此仍不可能使經營者完全按照股東的意愿行動,經營者仍然可能采取一些對自己有利而不符合股東最大利益的決策,并由此給股東帶來一定的損失。監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股東目標的損失之間此消彼長,相互制約。股東要權衡輕重,力求找出能使監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股東目標的損失三項之和最小的解決辦法,它就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年提高權益凈利率的途徑有哪些。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CD
[解析]采用定期預算法編制預算,保證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在時期上配比,便于依據會計報告的數據與預算的比較,考核和評價預算的執行結果。但不利于前后各個期間的預算銜接,不能適應連續不斷的業務活動過程預算管理。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
2. [答案]CD
[解析]標準工時指在現有生產條件下,生產產品所需的時間,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和停工(如工間休息、調整設備時間)。選項
C.D為意外或管理不當所占用的時間,不屬于標準工時的組成內容。
3. [答案]AC
[解析]資金來源的有效期和資產的有效期的匹配,是一種戰略性的匹配,而不要求完全匹配,實際上,企業也做不到完全匹配,選項B不正確;流動資金籌資政策的穩健程度,可以用易變現率的高低識別。在營業低谷的易變現率為1,是適中的流動資金籌資政策,大于1時比較穩健,小于1則比較激進,選項D不正確。
4. [答案]BD
[解析]判斷企業進入穩定狀態的主要標志是
(1)具有穩定的銷售增長率,它大約等于宏觀經濟的名義增長率
(2)企業有穩定的投資資本(凈資本)回報率,它與資本成本接近。
5. [答案]ABC
[解析]作業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等)可以直接計入有關產品,而其他間接成本(制造費用等)則首先分配到有關作業,計算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成本分配到有關產品,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選擇作業動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產品成本的計算,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資源動因是引起作業成本變動的因素,運用資源動因可以將資源成本分配給各有關作業,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6. [答案]BCD
[解析]總期望報酬率=(80/100)×15%+(20/100)×8%=13.6%;總標準差=80/100×20%=16%,根據Q=0.8小于1可知,該組合位于M點的左側(或根據同時持有無風險資產和風險資產組合可知,該組合位于M點的左側);資本市場線斜率=(15%-8%)/(20%-0)=0.35。
7. [答案]BC
[解析]選項A的正確說法應該是:贖回價格一般高于可轉換債券的面值,兩者差額隨到期日的臨近而減少。注意:債券的“賬面價值”和債券的“面值”不是同一個概念,債券的“面值”指的是債券票面上標明的價值,債券的“賬面價值”指的是賬面上記載的債券價值,不僅僅包括債券的面值,還包括未攤銷的債券溢折價等等。贖回期安排在不可贖回期結束之后,不可贖回期結束之后,即進入可轉換債券的贖回期,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8. [答案]BCD
[解析]年末流動負債=120-25=95(萬元),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110/150×100%=73.33%;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負債總額-流動負債)/(總資產-流動負債)×100%=(150-95)/(320-95)×100%=24.44%;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利息費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稅后利息費用/(1-所得稅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1-所得稅率)/稅后利息費用=110×(1-25%)/5=16.5。
三、計算分析題
1. [答案]
[解析](1)A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
=2000×(15%-9%)=120(萬元)
(2)B投資中心的部門平均資產總額
=200/(14%-10%)=5000(萬元)
(3)A中心的經濟增加值
=2000×15%×(1-30%)-(2000-150)×8%
=62(萬元)
B中心的經濟增加值
=5000×14%×(1-30%)-(5000-300)×8%
=114(萬元)
(4)以投資報酬率作為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①優點:它是根據現有的會計資料計算的,比較客觀,可用于部門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人們非常關注該指標,可以用它來評價每個部門的業績,促使其提高本部門的投資報酬率,有助于提高整個企業的投資報酬率;部門投資報酬率可以分解為投資周轉率和部門營業利潤率兩者的乘積,并可進一步分解為資產的明細項目和收支的明細項目,從而對整個部門經營狀況作出評價。
②缺點:部門經理會放棄高于資本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門投資報酬率的機會,或者減少現有的投資報酬率較低但高于資金成本的某些資產,使部門的業績獲得較好評價,但卻傷害了企業整體的利益。
以剩余收益額作為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① 優點:可以避免決策次優化效應,使得部門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一致;根據部門風險的不同可以通過調整資本成本來計算剩余收益,使業績評價更為客觀合理。
② 缺點:不利于不同部門之間的比較。
以經濟增加值作為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優點:經濟增加值旨在使經理人員賺取超過資本成本的報酬,促進股東財富最大化;當稅金是重要因素時,經濟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門盈利能力。
2. [答案]
[解析](1)2011年現金流入:
現金流入合計=5960+76=6036(萬元)
2011年現金流出:
毛利率=2000/5000×100%-2%=38%
銷售成本率=1-38%=62%
銷售成本=6000×62%=3720(萬元)
存貨周轉率=3000/[(280+320)/2]=10(次)
對于商業企業而言,本期進貨金額=本期銷售成本+本期存貨增加額:
2010年進貨金額
=3000+320-280=3040(萬元)
2011年末存貨金額
=3720/10×2-320=424(萬元)
2011年進貨金額
=3720+424-320=3824(萬元)
根據“平均在3個月后支付進貨款”可知,當年的貨款有3/12在下年支付,有9/12在當年支付,因此,2011年購貨支出
=3040×3/12+3824×9/12=3628(萬元)
費用支出
=6000×850/5000+(330-120)
=1230(萬元)
購置固定資產支出: 800(萬元)
預計所得稅: 300(萬元)
現金流出合計: 5958(萬元)
現金多余或不足: 218(萬元)(140+6036-5958)
購買有價證券的數額: 60(萬元)
利息支出: 6.3(萬元){210×6/[(190+210)/2]}
期末現金余額: 151.7(萬元)
(2)預計稅后利潤(萬元):
銷售收入 6000
銷售成本 3720
經營和管理費用:
變動費用 1020
固定費用 330
利息 6.3
利潤總額 923.7
所得稅 300
稅后利潤 623.7
3. [答案]
[解析](1)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各產品邊際貢獻/∑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20×1000+30×2000+40×2500)/(100×1000+100×2000+80×2500)×100%
=36%
(2)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額
=144000/36%=400000(元)
(3)甲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400000×(100×1000)/(100×1000+100×2000+80×2500)
=80000(元)
甲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80000/100=800(件)
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400000×(100×2000)/(100×1000+100×2000+80×2500)
=160000(元)
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160000/100=1600(件)
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400000×(80×2500)/(100×1000+100×2000+80×2500)
=160000(元)
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160000/80=2000(件)
(4)安全邊際
=100×1000+100×2000+80×2500-400000
=100000(元)
(5)利潤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20×1000+30×2000+40×2500-144000
=36000(元)
(6)增加促銷費用后的邊際貢獻
=20×1200+30×2500+40×2600=203000(元)
利潤=203000-144000-10000=49000(元)
由于利潤增加,因此,應該采取該促銷措施。
4. [答案]
[解析]折扣百分比=(100-98)/100=2%
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
=2%/(1-2%)×360/(30-10)×100%
=36.73%
(1)因為放棄現金折扣成本高于銀行短期貸款的利率15%,所以應該享受折扣,而用更低的成本通過短期貸款取得所需的資金,因此最有利的付款日期為第10天付款,價格為98萬元。
(2)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也可以看作是享受折扣時的收益率,因為享受折扣的收益率低于短期投資的收益率,所以應當放棄享受現金折扣,而將資金進行收益率更高的短期投資。因此,最有利的付款日期為第30天付款,價格為100萬元。
(3)放棄B供應商現金折扣的成本
=1%/(1-1%)×360/(30-10)×100%
=18.18%
因為放棄A公司的現金折扣的成本高于放棄B公司現金折扣的成本,所以應該選擇享受A供應商的現金折扣。
5. [答案]
[解析](1)配股前總股數=5000/1=5000(萬股)
配股除權價格=(5000×56+25×5000×4/10)/(5000+5000×4/10)=47.14(元)
或:配股除權價格=(56+25×4/10)/(1+4/10)=47.14(元)
由于不考慮新投資的凈現值引起的企業價值變化,所以,配股后每股價格=配股除權價格=47.14(元)
配股權價值=(47.14-25)/(10/4)=8.86(元)
(2)如果李某參與配股,則配股后每股價格為47.14元,配股后的擁有的股票總市值=(100+100×4/10)×47.14=6600(萬元),李某股東財富增加=6600-100×56-100×4/10×25=0
如果李某不參與配股,則配股后每股價格
=[5000×56+25×(5000-100)×4/10]/[5000+(5000-100)×4/10]=47.27(元),李某股東財富增加=47.27×100-56×100=-873(萬元)
結論:李某應該參與配股。
(3)由于不考慮新募集資金投資的凈現值引起的企業價值的變化,所以,普通股市場價值增加=增發新股的融資額,增發后每股價格=(增發前股票市值+增發新股的融資額)/增發后的總股數。
增發后每股價格=(5000×56+2000×25)/(5000+2000)=47.1429(元)
老股東財富增加=47.1429×(5000+1500)-5000×56-1500×25=-11071(萬元)
新股東財富增加=500×47.1429-500×25
=11071(萬元)
6. [答案]
[解析](1)
[說明]
2009年可持續增長率
=年末權益凈利率×利潤留存率1-年末權益凈利率×利潤留存率
=33.33%×50%1-33.33%×50%=20%
2010年可持續增長率
=30%×50%1-30%×50%=17.65%
2011年可持續增長率
=10%×50%1-10%×50%=5.26%
(2)2010年可持續增長率17.65%與2009年可持續增長率20%相比,下降了2.35個百分點。其原因是:經營效率下降(總資產周轉率由1次降低為0.8次;銷售凈利率由20%降低為15%)。
(3)主要通過留存收益增加105.89萬元和負債增加658.87萬元籌集所需資金的。財務政策方面:留存收益率保持50%不變,權益乘數擴大了0.83(2.5-1.67)倍。
(4)由于本公司評價業績的標準是權益凈利率,該指標受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影響。已知2011年預計的經營效率(以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反映)符合實際,而資產負債率(反映財務政策)已經達到貸款銀行所要求的上限,故計劃的權益凈利率已經是最好的,無論提高收益留存率或追加股權投資,都不能提高權益凈利率。因此,2011年度的財務計劃并無不當之處。
(5)提高權益凈利率的途徑包括:提高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或提高資產負債率。但該公司目前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60%,限于貸款銀行要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不得超過60%的要求,所以,該公司今年提高權益凈利率的可行途徑有:提高售價,降低成本費用,以提高銷售凈利率,加強資產管理,加速資金周轉,以提高資產周轉率。
四、綜合題
1. [答案]
[解析](1)登記產品成本明細賬和自制半成品明細賬,按實際成本綜合結轉半成品成本,計算產成品成本(所耗半成品的單位成本按照加權平均法計算):
(2)按照第一車間完工半成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的比例對產成品總成本中的半成品進行成本還原,列出產成品總成本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制造費用的數額。
第一車間完工半成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的比例為:
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制造費用=5400∶2800∶5800=27∶14∶29
原材料的比重=27/(27+14+29)=27/70
工資及福利費的比重=14/70
制造費用的比重=29/70
總成本中的半成品成本還原之后分離出來的成本項目數據為:
原材料=22400×27/70=8640(元)
工資及福利費=22400×14/70=4480(元)
制造費用=22400×29/70=9280(元)
產成品總成本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制造費用的數額分別為:
原材料=8640(元)
工資及福利費=4400+4480=8880(元)
制造費用=9950+9280=19230(元)
2. [答案]
[解析](1)未來三年的收入分別為:2.5×2000×(1+2%)=5100(萬元)、5100×(1+2%)=5202(萬元)、5202×(1+2%)=5306.04(萬元)
三年收入現值合計=5100×(P/F,10%,1)+5202×(P/F,10%,2)+5306.04×(P/F,10%,3)=12922.04(萬元)
每年的付現營業成本現值=12922.04×60%=7753.22(萬元)
[提示]本題中付現營業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變,由于銷售收入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付現營業成本的數額也具有不確定性,也應該按照含有風險的必要報酬率折現
三年后殘值收入的現值=1800×(P/F,10%,3)=1352.34(萬元)
因此,不考慮期權前提下該項目的凈現值
=12922.04-7753.22-7000+1352.34
=-478.84(萬元)
(2)上行乘數u==1.4918,下行乘數d=1/u=0.6703
5%=(1.4918-1)×上行概率-(1-0.6703)×(1-上行概率)
上行概率=0.4622,下行概率=1-0.4622=0.5378
(4)調整后的項目凈現值=7701.50-7000=701.5(萬元)
期權的價值=701.50-(-478.84)=1180.34(萬元)
由于調整后的項目凈現值大于0,因此,公司應該進行該項目。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