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1-07 共1頁
項 目 |
2×10年 |
20×9年 |
營業收入 |
125280 |
70260 |
營業成本 |
105235 |
58240 |
銷售費用 |
3250 |
3810 |
管理費用 |
4260 |
3630 |
財務費用 |
420 |
300 |
資產減值損失 |
|
|
其中:應收賬款 |
120 |
100 |
固定資產 |
15 |
5 |
利潤總額 |
11980 |
4175 |
所得稅 |
2396 |
1367 |
項 目 |
2×10年年初數 |
本年增加 |
本年減少 |
2X10年年末數 |
應收賬款原值 |
11260 |
80720 |
30660 |
61320 |
壞賬準備 |
1120 |
120 |
|
1340 |
|
|
|
|
|
在建工程——生產線 |
0 |
962 |
962 |
0 |
其中:利息資本化 |
0 |
180 |
180 |
0 |
|
|
|
|
|
固定資產原值 |
|
|
|
|
房屋建筑物 |
4461 |
150 |
0 |
4611 |
機器及其他設備 |
5589 |
6180 |
177 |
11592 |
合計 |
10050 |
6330 |
177 |
16203 |
|
|
|
|
|
項 目 |
2×10年年初數 |
本年增加 |
本年減少 |
2×10年年末數 |
累計折舊 |
|
|
|
|
房屋建筑物 |
2031 |
140 |
0 |
2171 |
機器及其他設備 |
3007 |
516 |
267 |
3256 |
合計 |
5038 |
656 |
267 |
5427 |
|
|
|
|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0 |
15 |
0 |
0 |
|
|
|
|
|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
5012 |
|
|
10776 |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已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抽取本年一定數量的營業收入的記賬憑證,檢查入賬日期、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是否與銷售發票、發運憑證、銷售合同、海關報關單及代銷清單一致。
(2)抽取本年一定數量的發運憑證,檢查存貨出庫日期、品名、數量等是否與銷售發票、銷售合同、記賬憑證等一致。
(3)計算本年重要產品的毛利率,與上年比較,檢查是否存在異常,各年之間是否存在較大波動,查明原因。
(4)檢查2×11年應收賬款的收回情況。
(5)檢查固定資產的相關完工驗收文件,檢查是否已按規定計提折舊。
(6)實地查看固定資產,詢問其使用情況。
(7)查閱資本支出預算、公司相關會議決議等,檢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記錄。(8)獲取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1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要求:
(1)針對資料一(1)至(6)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資產減值損失、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所得稅和資本公積)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表格內。
(2)針對資料三(1)至(8)項實質性程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上述實質性程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相關,指出對應的是哪一項(或者哪幾項)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并簡要說明理由。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表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