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由于D公司單獨委托ABC會計師事務所,所以應單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2.D
【解析】如果被審計單位高層發生重大人事變動,應重新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3.D
【解析】選項D屬于按提供服務成果的大小收取審計費用,是或有收費,違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
4.D
【解析】選項D屬于其他方面存在疑慮的事項;選項ABC都屬于財務方面存在疑慮的事項。
5.D
【解析】如果前任注冊會計師對上期財務報表發表了菲無保留意見,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該審計報告對本期財務報表的影響。如果導致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的事項對本期財務報表仍然相關和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對本期財務報表發表非無保留意見。
6.B
【解析】選項AC是在財務報表報出后發生的事項,并且該事項在審計報告13并不存在,因此注冊會計師無須采取行動,所以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D,由于在資產負債表日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可以不確認預計負債,并且是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后審理完畢,注冊會計師不需要采取行動,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B屬于在第三階段發現的審計報告日已經存在的事實,并且該事實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該事項采取行動,并提請被審計單位修改報表。
7.D
【解析】審計報告13為審計工作完成13,故本題中審計報告13為2×11年2月15日。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和保存應當以審計報告日為準,也就是2×11年2月15日,選項AB不正確;對于連續審計的情況,當期歸整的審計檔案中包括以前年度獲取的資料,這些資料應當視為當期取得。并至少保存10年,選項C不正確。
8.C
【解析】由于會計師事務所是首次接受委托,所以對該長期借款的金額、期限、利率、條件等均應實施審計程序。
9.D
【解析】向乙銀行的借款屬于是短期借款,應該在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類下的“短期借款”項目中反映。
10.B
【解析】被審計單位只要向銀行借款,就必須在銀行開戶,通過函證可以有效地發現漏記的長期借款。
11.B
【解析】被審計單位對業績衡量和評價可能使管理層或員工遭受壓力而產生舞弊動機,因此,在審計業務中,注冊會計師主要考慮是否存在舞弊的風險,所以選項B正確。
12.C
【解析】對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被審計單位相關控制的設計情況,并確定其是否已經得到執行,所以選項C不恰當。
13.B
【解析】選項B屬于侵占資產,不屬于編制虛假財務報告。
14.D
【解析】審計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已被取代的審計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財務報表的草稿、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記錄、存在印刷錯誤或其他錯誤而作廢的文本,以及重復的文件記錄。
15.D
【解析】如果在歸檔期間對審計工作底稿做出的變動屬于事務性的,注冊會計師可以作出變動,主要包括:(1)刪除或廢棄被取代的審計工作底稿;(2)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分類、整理和交叉索引;(3)對審計檔案歸整工作的完成核對表簽字認可;(4)記錄在審計報告目前獲取的、與項目組相關成員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的審計證據。
16.C
【解析】注冊會計師發現有必要修改現有審計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審計工作底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兩種:(1)注冊會計師已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取得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得出了恰當的審計結論,但審計工作底稿的記錄不夠充分。(2)審計報告日后,發現例外情況要求注冊會計師實施新的或追加審計程序,或導致注冊會計師得出新的結論。
17.A
【解析】對于上期財務報表未經審計的情況,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引言段中予以說明。
18.C
【解析】這種情況下,經被審計單位同意后,舉行會談、電話詢問或發送調查問卷都是可以的,但是查閱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底稿是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
19.A
【解析】在對財務報表特定要素實施審計業務時,與對整套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相比,在確定其重要性水平時運用的判斷基礎不同,所確定的重要性水平相對較低。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