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BC會計師事務所接受A公司委托審計其2×10年度財務報表,在對銀行存款和應收賬款實施函證之前,助理人員向甲注冊會計師(項目合伙人)提出了以下觀點:
(2)由于助理人員認為銀行一般情況下會公正處理該詢證函,因此在對銀行存款函證時,可以讓銀行將其詢證函寄回A公司,再由A公司相關人員轉交給ABC會計師事務所,而為了控制A公司與其債務人之間串通舞弊,在對應收賬款函證時,令被詢證方直接將詢證函寄至ABC會計師事務所。
(5)在確定函證內容時,對銀行存款進行函證的同時,并不涉及對借款的函證;對應收賬款函證時,以A公司賬簿記錄中的應收賬款金額為準實施函證,并提醒債務人抓緊時間結算賬款。
要求:請代甲注冊會計師判斷該助理人員的觀點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簡要說明理由。4.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分支機構D分所對甲公司設立登記時的出資情況進行了審驗并出具了驗資報告。甲公司系由乙公司、丙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丁公司在甲公司設立后與其進行交易,并蒙受巨額損失,為此丁公司向法院提交起訴請求。
假設法院認定乙、丙公司均未足額出資(且事后未補足),且因ABC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報告而導致丁公司蒙受損失600萬元,乙、丙公司不實出資50萬元,甲公司可被強制執行的財產為400萬元,出資人乙、丙公司可供賠償的財產合計為100萬元。
5.XYZ會計師事務所是一家合伙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提供財務報表審計、稅務規劃、咨詢和財務顧問等服務。A公司是XYZ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其20×5年度~20×9年度財務報表均由甲注冊會計師擔任關鍵合伙人進行審計的,并于20×8年成功上市。XYZ會計師事務所考慮到甲注冊會計師對A公司的熟悉程度,決定繼續委派其作為關鍵合伙人審計A公司2×10年度財務報表。由于2×10年末,A公司受到行業不景氣的影響,業務量大幅下降,為了抵抗行業不景氣的影響,A公司與XYZ會計師事務所加強了商業關系,由XYZ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與財務系統相關的內部審計服務,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以A公司辯護人的角色代表A公司解決一項法律糾紛(所涉金額對財務報表影響重大)。
XYZ會計師事務所考慮到A公司作為重要的審計客戶,連續三年從A公司獲取大額的審計費用,占從所有客戶收取全部費用的30%,為了進一步鞏固這種業務關系,XYZ會計師事務所大部分員工均作為A公司的財務人員,為其編制或更改會計分錄或確定交易的賬戶分類。
要求:請指出上述資料中違反職業道德守則的情況,并簡要說明理由。
四、綜合題(本題型共2題35分。第1題17分,第2題18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答案中的金額用人民幣萬元表示,有小數點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點后四舍五入。)
1.X公司系公開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北京ABC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A擔任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公司)2×10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的項目經理,B為主任會計師,他們在匯總各個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底稿時,有下列事項尚未處理:
(1)2×10年1月1日分別借人三年期專門借款1000萬元、年利率6%和兩年期專門借款2000萬元、年利率8%用于擴建生產大樓,工程于20×10年7月1日開始,首先購入工程物資1170萬元,領用該工程物資600萬元,同時用借款支付工程費用60萬元。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該借款利息時,全年合計計提利息共220萬元,全部計入在建工程。
(2)2×10年5月,X公司購買價格為30萬元的生產部門用轎車1輛并入賬,當月啟用,但當年未計提折舊。(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核算固定資產折舊,該類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2%)
(3)12月28日,X公司銷售商品50萬元,成本為35萬元,收到一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一張,發票、提貨單已交付購貨方,會計部門未予入賬,由于該商品仍在倉庫中,已計入了期末存貨盤點表中(不考慮增值稅問題)。
(4)X公司12月10日支付了180萬元的下年度廣告費,均已計入當期的期間費用。
(5)X公司2×10年12月31日未審計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應收賬款項目中應收賬款科目的借方余額為100000萬元,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為100萬元。另外,經審計發現應收賬款的明細賬中記錄了一筆應收賬款貸方余額15000萬元。(X公司根據債務人的信用情況決定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壞賬準備按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5%計提。X公司尚未對應收賬款計算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6)2×10年6月30日,鑒于更為先進的技術被采用,經董事會決議批準,決定將甲設備的使用年限由10年縮短至6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甲設備系20×8年12月購入,并于當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門使用,入賬價值為10500萬元;購 入當時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500萬元。該公司本年度未對該設備進行賬務處理。
(7)X公司于2×10年10月向8公司出售一項專利權,該專利權的賬面余額為100萬元,已計提了減值準備10萬元,售價為120萬元,應交營業稅6萬元,X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2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10
貸:無形資產 1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6
其他業務收入 24
(8)2×10年12月22日,X公司被華清公司指控侵犯了其專利權,要求X公司賠償損失500萬元。法院已經受理,但尚未審理。X公司的法律顧問認為,X公司很可能敗訴,估計可能賠償450萬元。X公司對此未作處理。
假定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計劃中制定X公司2×10年度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為150萬元;未審利潤總額為5000萬元。假定注冊會計師于2×11年2月28日完成審計工作,并于當日經X公司管理層正式簽署了2×10年度財務報表。
要求:
(1)如果不考慮重要性水平,針對上述事項,請分別回答注冊會計師是否需要提出審計調整建議?若需提出審計調整建議,請直接列示審計調整分錄(不考慮錯報對當期所得稅費用、期末損益結轉和利潤分配的影響)。
(2)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假定X公司分別只存在上述事項中的(1)、(4)、(5)、(7)、(8)五個事項,并且被審計單位均不同意注冊會計師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前提下,請分別指出針對上述每個事項,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并簡要說明理由。
(3)假定X公司不同意接受注冊會計師提出的對事項5和事項8的審計調整處理,其他的調整均接受,請判斷注冊會計師應該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并草擬審計報告。(假定審計報告中不包含“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報告的事項”部分)
2.X公司為主要從事各種農業化肥的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X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動化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和手工控制相結合的方式。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X公司2×10年度財務報表。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X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由于20×9年度生產指標未達到董事會制定的目標,X公司于2×10年2月更換了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及生產部門的經理。
(2)X公司2×10年6月將閑置不用的一臺固定資產低價銷售給母公司,固定資產原值10萬元,已計提折舊6萬元,銷售價格為2萬元。
(3)X公司主要競爭對手于2×10年末紛紛推出促銷活動。為了鞏固市場份額,X公司于2×11年元旦開始全面下調了主要產品的建議零售價,不同規格的主要產品降價幅度從5%到20%不等。
(4)2×10年,由于行業狀況發生變化,銀行授予X公司的銀行信貸限額從2×10年之前的1500萬元調減為100萬元,X公司銷售方式主要采用賒銷方式,歷年的平均貸款金額為1000萬元。
(5)X公司于2×10年7月發現在20×9年6月購入的無形資產(管理用)沒有記錄,由于涉及金額1000萬元,所以在管理層審批前先進行了會計調整,然后管理層于2×10年12月予以批準。
(6)2×10年初,X公司啟用存貨信息系統,并計劃同時使用原手工控制程序6個月。由于同時運行兩個流程對X公司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量影響很大,2個月后,X公司決定提前停用原手工流程。
(7)2×10年末,X公司的當地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根據收到的群眾投訴和調查結果,可能對X公司做出停業整頓1年的處理。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X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單位:萬元
項 目
|
2×10年
|
20×9年
|
營業收入
|
64750
|
58480
|
營業成本
|
55440
|
46730
|
存貨賬面原價
|
8892
|
8723
|
減:存貨跌價準備
|
370
|
480
|
存貨賬面價值
|
8522
|
8243
|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有關存貨與倉儲循環的控制,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倉庫管理員甲將原材料領用申請單編號、領用數量、規格等信息輸入存貨信息系統,經倉儲經理乙復核并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后,系統自動更新材料明細臺賬。
(2)系統每月末根據匯總的產成品銷售數量及各產成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自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自動生成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會計分錄并過入相應的賬簿。
(3)每月末進行存貨盤點,倉庫管理員根據盤點中發現的毀損、陳舊、過時及殘次存貨編制不良存貨明細表,交采購經理丙和銷售經理丁分析該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如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由會計主管編制存貨價值調整表,并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賬務處理。資料四:A注冊會計師對存貨與倉儲循環的控制實施測試,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測試情況,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在抽樣追蹤了若干筆原材料領用申請單到材料明細臺賬的過程中,沒有發現差異,但是存在倉儲經理請假期間,仍然由倉儲經理電子簽名確認的業務。
(2)在抽樣追蹤2×10年11月10個主要產品的主營業務成本在系統中的結轉過程時,注意到有2筆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存在手工錄入修改痕跡。財務人員解釋,由于新系統的相關數據模塊運行不夠穩定,部分產成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的運算結果有時存在誤差,因此采用手工錄入方式予以修正,并且只有財務經理有權在系統中錄入修正數據。審計檢查了相關樣本的手工修正后產成品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沒有發現差異。
(3)注冊會計師利用抽樣技術。抽取若干份不良存貨明細表,檢查是否附有支持性的文件,詢問采購和銷售經理如何分析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檢查會計主管是否編寫了會計估計變更建議,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賬務處理和列報是否恰當。檢查過程中沒有發現異常。要求:
(1)針對資料一(1)至(7)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表格內。
(2)針對資料三(1)至(3)項,逐項指出上述控制的目標是什么,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人相應表格內。
(3)針對資料三(1)至(3)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上述控制在設計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分別予以指出,并簡要說明理由,提出改進建議。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表格內。
(4)針對資料四(1)至(3)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以及資料三中可能存在的控制設計缺陷,逐項指出上述測試結果是否表明相關內部控制得到有效執行。如果表明相關內部控制不能得到有效執行,簡要說明理由。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表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