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管》考前沖刺卷第一套(5)

發布時間:2012-11-07 共1頁

 2.E公司運用標準成本系統計算產品成本,并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處理成本差異,有關資料如下: 
(1)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直接材料標準成本=6公斤×1.5元/公斤=9元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4小時×4元/小時=l6元  
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4小時×3元/小時=12元  
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4小時×2元/小時=8元  
單位產品標準成本=9+16+12+8=45元  
(2)其他情況:  
原材料:期初無庫存原材料;本期購入3500公斤,單價1.6元/公斤,耗用3250公斤。在產品:原材料為一次投入,期初在產品存貨40件,完工程度50%;本月投產450件,完工入庫430件;期末在產品60件,完工程度50%。產成品:期初產成品存貨30件,本期完工入庫430件,本期銷售44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時,支付工資8820元,支付變動制造費用6480元,支付固定制造費用3900元;生產能量為2000小時。  
要求:  
(1)計算本期完成的約當產品數量;  
(2)按照實際耗用數量和采購數量分別計算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3)計算直接材料數量差異以及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的量差;  
(4)計算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的價差;  
(5)計算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能量差異和效率差異;  
(6)計算本期“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并寫出相關的分錄(可以合并寫);  
(7)寫出完工產品入庫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分錄;  
(8)分析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和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出現的可能原因(每個差異寫出兩個原因即可),并說明是否是生產部門的責任;  
(9)結轉本期的成本差異,轉入本年利潤賬戶;(假設賬戶名稱與成本差異的名稱一致) 
(10)計算企業期末存貨成本。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股東財富可以用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來衡量,在股東投資資本不變的情況下,股價最大化與增加股東財富具有同等意義。  
2.D 
【解析】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由此可知,選項A、B的說法正確;當營運資本為正數時,表明長期資本的數額大于長期資產,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動資產。營運資本之所以能夠成為流動負債的“緩沖墊”,是因為它是長期資本用于流動資產的部分,不需要在1年內償還。由此可知,選項C的說法正確;營運資本的配置比率=營運資本/流動資產,由此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3.A 
【解析】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經營資產/銷售收入-經營負債/銷售收入-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凈經營資產/銷售收入一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1/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預計股利支付率) 
設內含增長率為g,將有關數據代入上式,并令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為0,則得:  
1/1.653-4.5%×(1+g)/g×(1-30%)=00.605=3.15%×(1+g)/g 
19.21=(1+g)/g1+g=19.219 
解之得,g=5.5%4.B 
【解析】根據票面利率小于必要投資報酬率可知債券折價發行,選項A、D的說法不正確;對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流通債券來說,如果折現率不變,發行后債券的價值在兩個付息日之間呈周期性波動,對于折價發行債券來說,發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后又逐漸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上升。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選項B的說法正確。  
5.C 
【解析】由于1年后該股票的價格高于執行價格,看跌期權購買者會放棄行權,因此,看跌期權出售者的凈損益就是他所收取的期權費5元。或者:空頭看跌期權到期日價值=-Max(執行價格-股票市價,0)=0,空頭看跌期權凈損益=空頭看跌期權到期日價值+期權價格=0+5=5(元)。  
6.C 
【解析】做這個題目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成本變化后,不僅僅是經營杠桿系數發生變化,財務杠桿系數也發生變化。  
方法一:  
因為,總杠桿系數一邊際貢獻÷[邊際貢獻一(固定成本十利息)]而邊際貢獻=500×(1-40%)=300(萬元) 
原來的總杠桿系數=1.5×2=3 
所以,原來的(固定成本+利息)=200(萬元) 
變化后的(固定成本+利息)-200+50=250(萬元)變化后的總杠桿系數=300÷(300-250)=6 
方法二:  
根據題中條件可知,邊際貢獻  
=500×(1-40%)=300(萬元) 
(1)因為,經營杠桿系數一邊際貢獻/(邊際貢獻一固定成本)所以,1.5=300/(300-原固定成本) 
即:原固定成本=100(萬元) 
變化后的固定成本為100+50=150(萬元) 
變化后的經營杠桿系數=300/(300-150)=2原EBIT=300-100=200(萬元) 
變化后的EBIT=300-150=150(萬元) 
(2)因為,財務杠桿系數=原EBIT/(原EBIT-利息)所以,2=200/(200-利息)利息=100(萬元) 
變化后的財務杠桿系數=變化后的EBIT/(變化后的EBIT-利息)=150/(150-100)=3 
(3)根據上述內容可知,變化后的總杠桿系數=3×2=67.B 
【解析】由于普通股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所以與長期借款籌資相比較,籌資風險小。  
8.A 
【解析】杠桿租賃是有貸款者參與的一種租賃形式,出租人引入資產時只支付引入所需款項的一部分,其余款項則以引入的資產或出租權作為抵押,向另外的貸款者借入,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可撤銷租賃可以提前終止,不可撤銷租賃是指在合同到期前不可以單方面解除的租賃,如果經出租人同意或者承租人支付一筆足夠大的額外款項,不可撤銷租賃也可以提前終止,所以,選項8的說法不正確;如果合同分別約定租金和手續費,則租金包括租賃資產的購置成本以及相關的利息,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如果合同分別約定租金、利息和手續費,則租金僅指租賃資產的購置成本,因此,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9.C 
【解析】現金最優返回線公式中的下限L的確定與企業最低現金每日需求量有關,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i表示的是有價證券的日利息率,它增加會導致現金最優返回線下降,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b表示的是有價證券的每次固定轉換成本,它上升會導致現金最優返回線上升,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如果現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現金最優返回線,但是仍然在現金控制的上下限之內,則不需要購入或出售有價證券,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10.D 
【解析】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適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紡織、冶金、大量大批的機械制造企業。  
11.A 
【解析】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的依據是確信標準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應當直接體現在本期損益之中,使利潤能體現本期工作成績的好壞,由此可知,選項A的說法正確;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費用)、差異的大小、差異的原因、差異的時間(如季節性變動引起的非常性差異)等。因此,可以對各種成本差異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材料價格差異多采用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差異多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他差異則可因企業具體情況而定。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注意:教材中的“差異處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貫性”是針對前后期之間而言的,并不是針對“同一會計期間”而言的);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下,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由此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屬于應該調整存貨成本的,并不結轉計入相應的“存貨”類賬戶,而是保留在成本差異賬戶中,與下期發生的成本差異一同計算。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12.B 
【解析】部門可控邊際貢獻一部門銷售收入一變動成本一可控固定成本=l0000-5000-1000=4000(元)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