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計算分析題
1.【答案】
(1)權益資本成本:4%+1.4×(9%-4%)=11%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0.4× 8%×(1-25%)+0.6×11%=9%
所以適用折現率為9%
(2)初始現金流量:
-(10000000+3000000)=-13000000(元)
第五年末賬面價值為:(注意由于涉及折舊抵稅,所以,一定要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報廢時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10000000×5%=500000(元)變現相關流量為:
1000000+(500000-1000000)× 25%=875000(元)
也可以寫成:
變現相關流量=變現收入-變現凈收益納稅=1000000-(1000000-500000)× 25%=875000(元)
[注意這里面考慮了變現收入納稅,1000000-(1000000-500000)× 25%=1000000-1000000×25%+500000X 25%,其中的1000000× 25%就是變現收入納稅。]
每年折舊為:
10000000 × 0.95/5=1900000(元)
(注意由于涉及折舊抵稅,所以,一定要按照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凈殘值、折舊年限計算年折舊)
第5年現金流量凈額為:
50000×300×(1-25%)-(600000+200×50000)×(1-25%)+1900000×25%+3000000-545000+875000
=7105000(元)
其中的545000是“新產品P-Ⅱ投產后會使產品P--1的每年經營現金凈流量減少的金額”。
(3)企業1~4年的現金流量:
50000×300×(1-25%)-(600000+200×50000)×(1-25%)+1900000×25%-545000=3230000(元)
凈現值:3230000×(P/A,9%,4)+7105000×(P/F,9%,5)-13000000=2081770.5(元)
2.【答案】
(1)根據“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可知,總資產凈利率下降的原因是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在下降;
(2)本題中總資產周轉率下降的原因是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延長和存貨周轉率下降;
(3)相關數據計算結果見下表:
年度 毛利 凈利潤 利潤總額 期間費用
2008700.9202.1288.71412.19
2009501.698.8141.14360.46
根據“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可知,影響銷售凈利率的直接因素是凈利潤和銷售收入,本題中2009年的銷售收入比2008年下降,如果凈利潤不變,則銷售凈利率一定會提高,所以,銷售凈利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凈利潤下降,凈利潤下降的原因是利潤總額下降,利潤總額下降的原因是銷售毛利率下降導致的毛利下降,盡管在2009年大力壓縮了期間費用51-73萬元(412.19-360.46),仍未能導致銷售凈利率上升;
(4)根據資料可知,該公司的資金來源包括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和流動負債。其中根據“債務/股東權益”的數值大于1可知,在資本結構中負債的比例大于股東權益,即負債是資金的主要來源,進一步根據(非流動債務/股東權益)/(債務/股東權益)=非流動債務/債務,可知本題中“非流動債務/債務”的數值小于0.5,即在負債中,流動負債占的比例大于非流動負債,因此,流動負債是負債資金的主要來源;
(5)2008年的留存收益=550 -500 =50(萬元),股利支付比例為(202.1-50)÷202.1×100%=75.26%;2009年的留存收益=550- 550=0,股利支付比例為(98.8-0)÷98.8×100%=100%,由此可知,該公司的股利支付比例很大,大部分盈余都用于發放股利;
(6)①擴大銷售;②降低存貨;③降低應收賬款;④增加收益留存;⑤降低進貨成本。
【解釋】“擴大銷售、降低存貨”可以提高存貨周轉率,“擴大銷售、降低應收賬款”可以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縮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降低進貨成本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銷售毛利率,因為毛利一銷售收入一銷售成本,而降低進貨成本可以降低銷售成本。增加留存收益的目的是增加股東權益比重,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3.【答案】
(1)計算該債券第15年年末的底線價值;
【提示】
①可轉換債券的底線價值,應當是純債券價值和轉換價值兩者中的較高者,而不是較低者。
②計算債券價值時,考慮的是未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所以,計算第15年年末的債券價值時,只能考慮未來的5年的利息現值,以及到期收回的本金的現值。
③計算轉換價值時,要考慮股價的增長率,按照復利終值的計算方法計算。
④可轉換債券的轉換比率指的是一張可轉換債券可以轉換的股數。
純債券價值
=1000×10%×(P/A,12%,5)+1000×(P/F,12%,5)
=100×3.6048+1000×0.5674=927.88(元)
轉換價值=35×20×(F/P,6%,15)=1677.62(元)
底線價值為1677.62元
(2)說明甲公司第l5年年末的正確選擇應該是轉股還是被贖回;
【提示】直接比較股價和贖回價即可,由于甲公司是投資方,因此,選擇高的。
贖回價格=1100-5×5=1075元,由于轉換價值1677.62元高于此時的贖回價格,所以,甲公司此時的正確選擇應該是轉股。
(3)計算股權成本;
【提示】直接按照股利增長模型計算即可,需要注意,題中告訴的是當前“期望”股利為3.5元/股,這指的是D1=3.5元,并不是D0=3.5元。如果說“當前股利為3.5元”,則指的是D0=3.5元。
股權成本=3.5/35十6%=16%
(4)如果想通過修改轉換比例的方法使得投資人在第15年末轉股情況下的內含報酬率達到雙方可以接受的預想水平,確定轉換比例的范圍。
【提示】修改的目標是使得籌資成本(即投資人的內含報酬率)處于稅前債務成本和稅前股權成本之間。注意是稅前股權成本不是稅后股權成本。注意:計算內含報酬率時, 考慮的是轉換前的利息在投資時的現值以及轉換價值在投資時的現值。股權的稅前成本=16%/(1-20%)=20%
修改的目標是使得籌資成本(即投資人的內含報酬率)處于12%和20%之間。
當內含報酬率為12%時:
1000=1000×10%×(P/A,12%,l5)+轉換價值×(P/F,12%,15)1000=681.09+轉換價值×0.1827
解得:轉換價值=1745.54
轉換比例=1745.54/[35[(F/P,6%,15)]=1745.54/(35×2.3966)=20.81當內含報酬率為20%時:
1000=1000×10%×(P/A,20%,15)+轉換價值×(P/F,20%,15)1000=467.55+轉換價值×0.0649
解得:轉換價值=8204.16
轉換比例=8204.16/[35×(F/P,6%,15)]=8204.16/(35×2.3966)=97.81所以,轉換比例的范圍為20.8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