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全國高級會計師資格統一考試模擬試題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6頁




[案例分析二]
資料:某電子元器件制造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如下:(單位:萬元)
資產 年初 年末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年初 年末
貨幣資金 100 95 流動負債合計 220 218
應收賬款凈額 135 150 長期負債合計 290 372
存貨 160 170 負債合計 510 590
待攤費用 30 35
流動資產合計 425 450 所有者權益合計 715 720
固定資產凈值 800 860
合計 1225 1310 合計 1225 1310



2005年利潤表有關數據如下表:(單位:萬元)
利潤表項目 金額
銷售收入凈額 1014
其中:賒銷收入 570
凈利潤 253.5


另外,該公司2004年銷售凈利率為20%,總資產周轉率0.7次,權益乘數1.71,凈資產收益率為23.94%。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⑴計算2005年年末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和權益乘數(權益乘數采用平均數計算)。
⑵計算2005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⑶計算2005年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⑷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

分析與提示:
⑴流動比率=450÷218=2.064
速動比率=(450-170)÷218=1.284
產權比率=590÷720×100%=81.94%
資產債率=590÷1310×100%=45.04%
權益乘數
=1÷{1-[(510+590)÷2] ÷[(1225+1310)÷2]×100%}
=1÷(1-43.3925%)=1.76655
或者:權益乘數=資產平均數/權益平均數
=[(1225+1310)/2]÷[(715+720)/2]
= 1.76655
⑵應收賬款周轉率=1014÷[(135+150)÷2]=7.12(次)
總資產周轉率=1014÷[(1225+1310)÷2]=0.8(次)
⑶銷售凈利率=253.5÷1014×100%=25%
資產凈利率=25%×0.8=20%
凈資產收益率=20%×1.76655=35.331%
⑷2005年的凈資產收益率比2003年提高11.391%,這是由于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變動和權益乘數變動的結果:
銷售凈利率變動的影響=(25%-20%)×0.7×1.71=5.985%
總資產周轉率變動的影響=25%×(0.8-0.7)×1.71=4.275%
權益乘數變動的影響=25%×0.8×(1.76655-1.71)=1.131%
影響總計=5.985%+4.275%+1.131%=11.391%
驗證:凈資產收益率增長=35.331%-23.94%=11.391%
通過計算可以知道,銷售凈利率上升5.985%,總資產周轉率上升4.275%,權益乘數上升1.131%,三者共同作用,使得凈資產收益率增長了11.391%。

[案例分析三]
資料:華新集團公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水泥生產企業,2003年,該集團公司申請上市成功。集團公司至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較大的生產規模,現正處于市場產銷兩旺的局面。
該集體公司有關財務資料如下:
資產負債表(簡表)
2005年12月31日 單位:萬元
項目 年末數
貨幣資金 2800
短期投資 18420
應收賬款 16520
存貨 30500
流動資產小計 68240
固定資產凈值 107600
其他資產 21800
資產總計 197640
短期借款(平均利率為8%) 18000
應付票據 15700
應付賬款 21400
應交稅金 14540
流動負債小計 69640
長期借款(平均利率為5%) 50000
負債合計 119640
股本(普通股2億) 20000
資本公積 50000
未分配利潤 8000
股東權益合計 78000
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 197640


利潤表(簡表)
2005年度 單位:萬元
項目 本年數
主營業務收入 133000
減:主營業務成本 100800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6400
主營業務利潤 15800
加:其他業務利潤 7240
減:營業費用 7500
管理費用 4300
財務費用(全部為利息支出) 3940
營業利潤 7300
………………
利潤總額 6100
減:所得稅(稅率為30%) 1830
凈利潤 4270
目前該集體公司與某水力發電集團合作,為建設國內第一規模水利發電大壩提供原料,集團公司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后認為應該擴大生產能力,在2006年底前新建一條新的生產線,集團公司為此需要籌集資金。
董事會召開會議決策采用何種籌資方案,備選的籌資方案如下:
方案A,發行5年期普通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6%,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還本;
方案B,發行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6%,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還本,債券發行1年后即可行使轉換,轉換價格為每股4元;
方案C,增發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4元;
方案D,新的生產線采用融資租賃方式進行(假設不考慮租金等支出的影響)。
該集體公司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根據歷史經驗,該集團公司的全部流動資產項目隨銷售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負債中只有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隨銷售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
(2)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支付率為25%;
(3)2005年銷售額預計增長40%,盈利水平和留存收益比率均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

要求:(計算過程保留兩位小數)
(1)使用比率預測法預測該集團公司2006年籌資總量和對外籌集資金的需要量(在百萬位取整數);
(2)假設2006年預計息稅前利潤為11 640萬元。分析以上四種籌資方案對公司收益、經營管理支配權等各方面的影響,權衡利弊,作出決策。

分析與提示:
(1)資產項目隨銷售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比例=68240÷133000=51.31%
負債項目隨銷售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比例=(15700+21400)÷133000=27.89%
銷售凈利率=4270÷133000=3.21%
留存收益率=1-25%=75%
籌資總量=(51.31%-27.89%)×133000×40%
=12459.44(萬元)
對外籌資需要量=12459.44-133000×(1+40%)×3.21%×75%
=12459.44-4482.77
=7976.67(萬元)≈8000萬元
(2)對公司收益的考慮即為設法增加公司現有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收益,對公司經營管理支配權的考慮則是負債資金和自有資金的籌集是否會造成公司經營管理支配權的分散。
①對公司收益的考慮:
方案A,每股收益=(11640-8000×6%-3940)×(1-30%)/20000=0.253元。
方案B,行使轉換之前的每股收益=(11640-8000×6%-3940)×(1-30%)/20000=0.253元,行使轉換之后的每股收益=(11640-3940)×(1-30%)/(20000+8000/4)=0.245元;
方案C,每股收益=(11640-3940)×(1-30%)/(20000+8000/4)=0.245元。
方案D,每股收益=(11640-3940)×(1-30%)/20000=0.270元。
通過比較可以看到,由于普通股股數增加對于每股收益的計算有攤薄左右,因此在可轉換債券行使轉換之后或者在增發普通股之后,每股收益比發行普通債券和可轉換債券行使轉換之前略低。
四個方案之中,方案D每股收益最高,這是因為融資租賃的租金并不計入利潤表項目,對息稅前利潤并不造成影響,且普通股股數沒有變化,對每股收益不會造成攤薄的作用。
②對公司經營管理支配權的考慮:
由于股票與公司債券被賦予的不同權利,公司債券持有人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支配的可能性大大小于公司股東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支配的可能性,即增發股票會分散公司的控制權?;谶@一點,增發普通股最直接、最迅速的分散了公司經營管理的支配權,而可轉換債券在行使轉換之后,也會分散公司經營管理的支配權,但是這個分散效應并不確定,且比較增發普通股而言,分散效應較弱。
發行普通債券和融資租賃則并不存在分散公司經營管理的支配權的問題。
③其他方面利弊分析:
方案A的優點有:資金成本較低、保證控制權、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但是該方案也存在籌資風險高、限制條件多、籌資額有限的局限性。
方案C則沒有固定利息負擔、沒有固定到期日、籌資風險小、能增加公司信譽,但是資金成本較高、容易分散控制權。
方案B則存在不確定性,既可以避免方案A和C的局限性,但是行使轉換時機不好時,也可能同時暴露方案A和C的局限性。
方案D則具有籌資速度快、限制條款少、設備淘汰風險小、到期還本負擔輕、稅收負擔輕等好處,唯一不足的是資金成本較高。
④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公司應采用方案D,即進行融資租賃較為合適。

[案例分析四]
資料:某百貨公司近年來采用較寬松的信用政策,因而銷售量有所增加,但應收帳款的管理成本(收賬費用)及壞帳損失也隨之上升。近兩年的損益狀況見表所示。假定公司變動成本率為65%,資金成本率為18%。公司收帳政策不變,固定成本總額不變。公司采用按年賒銷額百分比法估計壞帳損失。

信用條件方案表 單位:萬元
項目 2002年起(n/30) 2004年起(n/90)
年賒銷額 12000 14000
壞帳損失 240 700
收帳費用 120 280
2006年第二季度初,公司總經理A召集營銷部門經理B和財務部門經理C開會,專門商討如何解決其華東地區總經銷商嚴重拖欠帳款的問題。
該經銷手商累計欠款2400萬元,超出期限156天。根據該經銷商的報表顯示:截止至2005年12月31日,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2006年3月31日的頭三個月這段時間,也存在虧損情況。累計虧損已經抵消了所有的留存收益,在其資產負債表中,股東的產權尚不足總資產比重的30%。
為解決目前賬款拖欠情況,A、B、C三人研究制定了以下可選方案與行動計劃:
第一種選擇:促使該經銷商將結帳日期縮短至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并先償還25%的欠款。但是,該經銷商要達到將結帳日期縮短至120天而付款600萬元要求的可能性很小,這就意味著要尋求建立新的經銷網絡代替該經銷商。B認為,該經銷商畢竟是該地區做得最好的公司,更換總經銷商會使得未來的銷售額將比東方百貨對三新目前的銷售額下降15%―20%。其他代替的經銷商們將會要求規模更小、頻率更高的供貨,可能產生相同的信用風險。
第二種選擇:是百貨公司自己在華東地區建立一個經銷公司。這將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并徹底改變整個公司的經銷模式。好處是可以穩定住現在的形勢。所以公司將不得不在各個地方雇傭銷售人員并建立經銷網點。
第三種選擇:爭取與該經銷商共同解決問題――信用限額必須降低而且帳戶余額必須持平,還必須確立明確的目標并制定完成目標的行動計劃。建議之一是以寄售的方式向經銷商發貨。顧客的付款要與經銷商的現金分開,直接匯往百貨公司。對倉庫和帳目必須要經常審查。建議之二是與經銷商共同努力降低存貨――減小供貨數量、提高供貨頻率、縮短訂貨到發貨的時間等措施。這些補救措施可能會提高百貨公司的運輸和管理成本,其幅度大約是銷售額的1%。同時,幫助經銷商建立一套能夠良好而有效運作的管理制度。
要求:
1、分析百貨公司采用寬松的信用政策是否成功?
2、如果不及時處理目前與該經銷商的這種情況,對東方百貨的直接影響是什么?
3、請您提供建議,如何處理問題?

分析與提示:
1、
信用條件分析評價表 單位:萬元
項目 第1年(n/30) 第3年(n/90)
年賒銷額 12000 14000
變動成本 7800 9120
信用成本前收益 4200 4900
應收帳款成本
機會成本 117 409.50
壞帳損失 240 720
收帳費用 120 250
小計 477 1379.50
信用成本后收益 3723 3510.50

可以看出,公司寬松的信用政策并不成功。
2、直接影響:面臨銷售下降、資金周轉困難的嚴重局面。
3、分析這三種方案,建議采用第三種方案,原因如下:
(1)采用第一種方案的優點是:如果成功,可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滿意的效果。但這種方法成功的概率較低,而且一旦失敗,公司將面臨降低市場份額的風險。故不可取。
(2)采用的二種方案,固然可以保持公司的市場份額,但所需投資數額較大、代價很高,需要進行較為詳盡的分析與論證。
(3)采用第三種方案,對公司的影響較小,也較容易控制,是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四)內部會計控制(12分)
今年在理論部分新增了“有關方面在內部控制中的職責作用”,考生要予以注意:
1.董事會
董事會直接影響內部環境這一控制基礎,其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職責表現為:科學選擇恰當的管理層并對其進行監督;清晰了解管理層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范圍;知道并同意單位的最大風險承受能力;及時知悉最重大的風險以及管理層是否恰當地予以應對。單位負責人(董事長、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負總責。
2.管理層
管理層直接對一個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負責??偨浝碓趦炔靠刂浦谐袚匾熑?,其職責包括: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領導和指引;定期與主要職能部門――營銷、生產、采購、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會談,以便對他們的職責,包括他們如何管理風險等進行核查。
3.風險管理人員
風險管理人員的職責包括:建立風險管理政策;確定各業務單元對于風險管理的權力和義務;提高整個單位的風險管理能力;指導風險管理與其他經營計劃和管理活動的整合;建立一套通用的風險管理語言;幫助管理人員制定報告規程;向董事長或總經理等報告進展和暴露的問題。
4.財務負責人
財務負責人的活動應當貫穿單位經營管理全過程,而不僅僅是財務活動。其在制定目標、確定戰略、分析風險和作出管理決策等時應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管理層應當賦予財務負責人參與決策的權力,并支持其關注經營管理的更廣范疇,局限財務負責人的關注領域和知悉范圍,會削弱、制約單位的管理能力。
5.內部審計人員
內部審計人員在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進建議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單位應當授予內部審計部門適當的權力以確保其審計職責的履行;對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的任免應當慎重;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與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應保持暢通溝通;應當賦予內部審計部門追查異常情況的權力和提出處理處罰建議的權力。
6.單位員工
所有員工都在實現內部控制中承擔相應職責并發揮積極作用。管理層應當重視員工的作用,并為員工反映訴求提供信息通道。
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內容,包括貨幣資金控制、采購與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對外投資控制、成本費用控制、擔保控制、預算控制、固定資產控制、存貨控制等。每一具體會計控制制度,可以劃分為三塊內容:崗位分工控制、授權批準控制、關鍵點的控制等。對于涉及到這些考點的考試內容,建議大家帶好
案例分析題一
Y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主要是為了達到以下基本目標:(一)規范公司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二)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公司資產的安全、完整。(三)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財務負責人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遵循了以下原則:
1. 內部會計控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政部《內部會計控制規范― 基本規范(試行)》,以及公司的實際情況。
2. 內部會計控制約束公司財務會計部的所有人員,部門內任何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會計控制的權力。
3. 內部會計控制應當涵蓋財務會計部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并應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
4. 內部會計控制保證公司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機構、崗位的合理設置及其職責權限的合理劃分,堅持不相容的職務相互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5.內部會計控制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以合理的控制成本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6.內部會計控制每兩年進行一次修訂和完善。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