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2頁
(二)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1.銷項稅額。銷項稅額是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銷項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X稅率
2.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①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②納稅人進口貨物,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③一般納稅人向農業生產者購買的免稅農業產品,或者向小規模納稅人購買的農業產品,準予按照買價和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扣除。即:進項稅額=買價X扣除率;④一般納稅人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以及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金額,按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
3.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①購進定資產;②用于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非應稅項目是指提供非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和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納稅人新建、改建、修繕、裝飾建筑物,無論會計制度規定如何核算,均屬于固定資產在建工程;③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④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⑤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以外的損失,包括: 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其他非正常損失;⑥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未按照規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照規定注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不允許抵扣而已經抵扣進項稅額的行為,應將該項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示例】
1.某商場為一般納稅人,本月業務情況為:(1)銷售空調200臺,每臺含稅為單價2000元,另收取安裝費、材料費為每臺50元(含稅);(2)采取折扣方式銷售服裝一批,零售原價每件50元,現價每件30元,共銷售200件,取得貨款6000元,折扣額和銷售額分別入帳且將折扣額另開發票;(3)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冰箱100臺,每臺舊冰箱折抵價款200元,共取得銷售額13萬元(含稅),同期零售價為1500元/臺。已知當期進項稅額為28205.51元。計算該商場本月應納的增值稅。
【答案】
(1)銷項稅額=[200×(2000+50)/(1+17%)]×17%+[200×50/(1+17%)]×17%+[1500×100/(1+17%)]×17%=59572.65+1452.99+21794.87=828205.51(元)
(2)應納增值稅=828205.51-28205.51=800000(元)
【解析】本題考點為:混合銷售的計稅和含稅銷售額的換算;折扣方式銷售的計稅;以舊換新方式銷售的計稅。
2.某酒廠為一般納稅人,本月帶包裝銷售白酒價款345600元,其中包裝物押金46500元,以上均為不含稅價款。其應納增值稅( )元
A.58752
B.50847
C.7905
D.50215.38
【答案】A 【解析】應納增值稅=345600×17%=58752元。
3.根據我國有關增值稅的法律規定,下列項目中,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有( )。
A.因自然災害毀損的庫存商品
B.企業被盜竊的產成品所耗用的原材料
C.在建工程耗用的原材料
D.生產免稅產品接受的勞務
【答案】ABCD【解析】選項A屬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選項B屬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選項C屬用于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選項D屬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此外,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項目還有:(1)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未按規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增值稅扣除憑證上未按規定說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的;(2)購進固定資產;(3)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4)納稅人進口貨物,也不得抵扣任何進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