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企業債券投資者所面臨的市場風險,通過下偏矩風險計量方法。對我國目前流通的企業債券進行實證檢驗,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我國企業債券有著自身的特點,即風險一收益的不對稱性。對單一證券來說,在不考慮市場利率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其投資風險和投資者的目標收益率有關。同時,剩余期限、持有時間也是影響債券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實施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來規避風險。有關部門應該合理引導企業債券逐步走向市場化,以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
【關鍵詞】企業債券;下偏矩;投資風險
一、引言 在現代債券市場中,投資者購買債券的動機是多樣化的,除了安全保值外,往往更傾向于投機。企業債券對投資者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可以提供眾多信用不同、收益不同的投資工具,實現風險細分。
以企業債券為投資對象的投資者主要承擔基準利率以上的風險,就我國企業債券而言,這些風險主要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對于信用風險的計量與評估,人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運用債券評級的方法,國內也發表了相關文章,如翁悅、楊潔茹分析了國家風險對銀行債券信用評級的確定所產生的影響。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企業債券中,信用評級大都為AAA,從某一角度反映了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單一化。對于市場風險的計量與評估,可以通過不同的風險指標,預測出債券價格變化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損失。盡管債券的價格也受市場利率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波動,但由于債券是具有固定收入的證券,對某一個債券而言,當投資者的目標收益率等于或小于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時,投資者無任何損失,此時無投資風險;當目標收益率高于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時,就有投資風險,其大小與債券的供求關系、投資者的心理以及相關的政策變化等有關,此時,債券投資完全處于市場環境下,對其風險的度量可以用風險因子進行度量。
本文采用下偏矩法對風險因子進行計量。下偏矩是下方風險的一種。所謂下方風險是指,給定一個目標收益率h,只有小于h的收益率才被視為風險計量因子。風險的下偏矩計量理論有著方差理論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首先,它將損失作為風險的計量因子,反映了投資者對風險的真實心理感受,符合行為科學的原理;其次,從效用函數的角度看,它僅要求投資者是風險厭惡型,即效用函數是凹型的,而不像方差那樣要求二次型的效用函數;再次,當使用目標收益率而不是均值時,不存在Ruelfi(1991)提出的辨識及虛假相關問題;最后,從資源配置效率看,風險的下偏矩計量方法優于方差方法。
下偏矩指標相對來說是一個較好的風險計量指標,但其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下偏矩統計量的計算比較復雜。直到近來,王明濤通過研究得出了易于推廣的Harlow下偏矩優化模型的轉換形式,有效地克服了下偏矩統計量計算困難的弊端。本文主要利用轉換后的下偏矩計量方法,研究投資者對我國企業債券進行投資時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實證結果表明:我國企業債券的投資風險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在實際投資中,應綜合考慮這些風險因素。投資者在達到預期收益的同時,要做到有效地分散風險,使其最小化。
二、利用下偏矩法計量投資風險的基本理論 設在區間[0,T]內,有n個離散的時間點,k種債券,其中,第j種債券在第i個時間點的到期收益率為債券收益率的頻度系數,其定義為:
fr=f/fm
(5)
式(5)中,f為該債券在單位時間內收益率由盈到虧的波動頻率,fm為最大由盈到虧的波動次數。K2:一般取值為0.1,用來平衡
與fr之間的差別。
式(4)描述了風險的本質特征,是全面計量風險的定量指標模型,它不但考慮了風險負面性的強度,同時,考慮了負面性的分布和緊迫性問題;不但在概念上符合債券投資風險的定義,而且反映了投資者對風險的心理感受,也克服了Ruelfi提出的辨識問題和虛假問題,可以說該模型是計量風險的較好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