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變現能力分析
表5.2 變現能力各指標計算分析
比率 |
計算公式 |
比率分析 |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反映短期變現能力,一般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 |
流動負債 |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存貨 |
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是1,低于1的速動比率被認為變現能力偏低 |
流動負債 |
保守速動比率 |
現金+短期證券+應收賬款凈額 |
|
流動負債 |
利息支付倍數 |
利息前利潤 |
該比率可測試債權人投入資本的風險 |
利息費用 |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 |
流動負債 |
一般情況下,長期債券不應超過營運資金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應收賬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賬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 |
平均應收賬款 |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
360天 |
|
應收賬款周轉率 |
|
1.流動比率分析反映短期變現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 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進一步反映有關變現能力,也稱為酸性測試比率。在計算速動比率時把存貨從流動資產中剔除的主要原因是,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能力最差。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是1。影響速動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
3.利息支付倍數,可以測試債權人投入資本的風險。合理評價企業的利息支付倍數,不僅需要與其他企業,特別是與本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而且要分析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水平,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
4.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周轉天數的計算需要使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兩張財務報表的數據。影響應收賬款周轉率正確計算的因素有:季節性經營;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結算方式;大量銷售使用現金結算;年末銷售大幅度增加或下降。
(二)資產管理比率分析
包括存貨周轉率和存貨周轉天數,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股東權益周轉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表5.3 資產管理各指標計算分析
比率 |
計算公式 |
比率分析 |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 |
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人存貨、投人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 |
平均存貨 |
存貨周轉天數 |
360天 |
|
存貨周轉率 |
原材料周轉率 |
耗用原材料成本 |
|
平均原材料存貨 |
在產品周轉率 |
制造成本 |
|
平均在產品 |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 |
平均固定資產 |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反映的是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率越大,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
平均資產總額 |
股東權益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反映的是公司運用所有者資產的效率 |
平均股東權益 |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人 |
可以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 |
1.存貨周轉率和存貨周轉天數。分析的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環節上找出存貨管理中的問題,使存貨管理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盡可能少占用經營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2.固定資產周轉率,該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資產運用效率越高,利用固定資產效果越好。
3.總資產周轉率,該比率越高,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
4.股東權益周轉率反映的是公司運用所有者資產的效率,該比率越高,表明所有者資產的運用效率越高,營運能力越強。
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一般的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產品處于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屬于成長型公司。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如果該比率低于5%,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衰退期,保持市場份額已經很困難,主營業務利潤開始滑坡,如果沒有已開發好的新產品,將步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