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9頁
第6題
試題答案:B
考點:
☆☆☆☆☆考點3:骨折的并發癥;
1.早期并發癥
(1)休克。因嚴重創傷、大量出血、疼痛刺激等所致。
(2)內臟損傷。肋骨骨折可刺破胸膜致肺損傷,甚至造成肝、脾破裂;骨盆骨折須注意有無直腸、膀胱、尿道損傷。
(3)大血管損傷。如肱骨髁上骨折可傷及肱動脈;脛骨上端或股骨下端骨折易傷及腦動脈;鎖骨骨折傷及鎖骨下動脈等。
(4)神經系統損傷。顱骨骨折常合并腦損傷;脊柱骨折可致脊髓及馬尾神經損傷;肱骨干中下1/3交界處骨折損傷橈神經可致腕下垂,腓骨頸骨折易致腓總神經損傷而發生足下垂等。
(5)骨筋膜室綜合征。骨筋膜室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圍成,室壁堅硬。當四肢骨折引起肌損傷水腫及筋膜下血腫,使室內容物體積驟增;或肢體擠壓傷、外包扎過緊,使室容積驟減,均可導致室內壓力迅速升高。首先靜脈回流障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靜脈瘀血和微血管滲出,更加重肌肉水腫及室內高壓,形成惡性循環。
治療須及早徹底切開高壓筋膜室,以充分減壓引流,以多層無菌敷料包扎,同時控制感染,待腫脹消退再延期縫合,處理及時,恢復血運,患肢多能保留功能。
(6)感染。開放性骨折處理不及時,清創不徹底,均易引起骨折處感染,常導致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嚴重感染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故對開放性骨折的清創必須嚴格,要求傷口一期愈合。
(7)脂肪栓塞。雖少見,但后果嚴重。多見于長骨干骨折,骨髓腔內的脂肪滴,進入血循環,可造成肺、腦脂肪栓塞,出現以呼吸困難、休克、昏迷、皮下出血點為特點的危急綜合征。
2.晚期并發癥
(1)關節僵硬。多因長期固定,或在治療中沒有進行適當功能鍛煉所致;關節內骨折復位不良或關節腔內積血發生機化而粘連,可引起關節僵硬。
(2)急性骨萎縮。骨折后傷骨關節附近疼痛,X線檢查顯示骨質疏松。
(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見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由于長時間制動,靜脈回流緩慢,加之血液高凝所致。
(4)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關節扭傷、脫位及關節附近的骨折,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若處理不當,致使局部出血過多,血腫機化后,逐漸轉變為鈣化骨,關節功能嚴重障礙。
(5)骨生長異常。兒童骨干骨折后,因傷骨生長加速多長于健側;而骨骺骨折,由于生長阻滯常較健側縮短。
(6)創傷性關節炎。常見于關節內骨折未解剖復位的畸形愈合者,因關節面不平整,可引起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等。
(7)缺血性骨壞死。由骨折段的血液供應中斷引起,如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8)其他。脊柱、骨盆、股骨等嚴重骨折的病人,因長期臥床,可引起褥瘡、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及結石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