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9頁
第16題
試題答案:D
考點:
☆☆☆☆☆考點2:職業性損害;
職業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對勞動者的健康,勞動能力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統稱為職業性損害。一般可歸納為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工傷3大類。
1.職業病
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醫學上通稱職業病。我國1988年1月實施《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中公布的法定職業病共9類99種。其中包括:職業中毒(51種)、塵肺(肺塵埃沉著病)(12種)、物理因素職業病(6種)、職業性傳染病(3種)、職業性皮膚病(7種)、職業性眼病(3種)、職業性耳鼻喉病(2種)、職業性腫瘤(8種)、其他職業病(7種)等。
(1)職業病特點。①病因明確。②存在劑量-反應關系。③多為群發性,但也不可忽視個案病例。④不少職業病無特殊治療方法。⑤可以預防的。
(2)職業病診斷。職業病的診斷應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診斷依據為①職業接觸史。②臨床檢查資料。③現場調查資料。
(3)職業病治療。分為病因治療、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3方面。
2.工作有關疾病
由于生產環境及勞動過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職業人群常見病的發病率增高、潛伏的疾病發作或現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工作有關疾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工作環境及其他危險因素聯合起作用,職業因素只是該病發病的許多因素之一,不良的勞動組織、工作條件、也可是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社會、心理、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均起一定作用;職業因素影響了健康,從而促使潛在疾病暴露或疾病加重、加速或惡化;通過控制或改善職業環境,除可消除相應的職業病外,也可減少工作有關疾病,使原有疾病緩解。本類疾病不能享受勞保待遇。常見的與工作有關的疾病有:與職業有關的肺部疾病;骨骼及軟組織損傷;與職業有關的心血管系統疾病;生殖系統功能紊亂;消化道疾患;行這身心病。
常見的工作有關疾病包括:
(1)心理精神障礙,如引起緊張性頭痛、神經衰弱綜合征等。
(2)心血管系統疾病。
(3)潰瘍病。
(4)骨骼及軟組織損傷。
(5)慢性非特異性呼吸系統疾病等。
3.工傷
指勞動者在從事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工傷不僅可以造成缺勤,而且可引起殘廢、甚至死亡。工傷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產設備缺陷;防護設備缺乏或不全;勞動組織不合理和生產管理不善;個人因素;操作環境因素。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