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寄生蟲學第二節 剛地弓形蟲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3頁

  第二節 剛地弓形蟲

  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 & Manceaux,1908)是貓科動物的腸道球蟲,由法國學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剛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i)單核細胞內發現,蟲體呈弓形,命名為剛地弓形蟲。該蟲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許多動物都能感染,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可造成嚴重后果,屬機會致病原蟲(opportunistic  protozoan)。

  形態

  弓形蟲發育的全過程,可有5種不同形態的階段: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

  滋養體 是指在中間宿主在核細胞內營分裂繁殖的蟲體,又稱速殖子(tachyzoite)。游離的蟲體呈弓形成月芽形,一端較尖,一端鈍圓;一邊扁平,另一邊較膨隆。速殖子長4~7μm,最寬處2~4μm.經姬氏染劑或瑞氏染劑染色后可見胞漿呈藍色,胞核呈紫紅色。核位于蟲體中央,在核與尖端之間有染成淺紅色的顆粒稱副核體。游離蟲體能在螺旋式轉動。細胞內寄生的蟲體呈紡錘形或橢圓形,可以內二芽殖、二分裂及裂體增殖三種方式不斷繁殖,一般含數個至十多個蟲體。被個被宿主細胞膜包繞的蟲體集合體稱假包囊(pseudocyst)(圖12-5),增殖至一定數目時,

圖12-5 弓形蟲在人體內寄生的形態

  胞膜破裂,速殖子釋出,隨血流至其它細胞內繼續繁殖。電鏡下,速殖子表膜由兩層組成,外層包繞整個蟲體,在側緣向內凹陷而成胞口樣微孔,內層稍厚,在前端、側端和后端有類錐體(conoid)及極環(polar  ring)。類錐體是由一組或幾組向上旋曲而中空的弓形線組成。棒狀體(rhoptry)8~10條呈球棒狀,為腺體樣結構,是類錐體向后延伸的部分。胞核位于蟲體后半部,核仁位置不定,高爾基體常位于核的前沿凹陷處,呈膜囊樣結構;線粒體一至數個;蟲體還有發達的粗面內質網、溶酶體和核糖體(圖12-6)。當蟲體進行內二芽殖分裂時可見到:蟲體內細胞器消失,胞核的

圖12-6 弓形蟲速殖子模式圖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