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3頁
從上述幾個方面的活動,可以看到,學齡兒童的智力是可以客觀測量的,兒童的不良行為是可以矯正的;精神病人也是人,應該得到正常人一樣的醫療待遇和心理上的安慰。由于病人心理上的問題也是醫學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促使心理學家參與并從事醫療衛生領域的工作。但是在本世紀最初的30年,臨床心理在心理學中還是一個較小的和發展較慢的領域。雖有一些臨床心理學家受聘于兒童行為指導診療所、州立精神病院。精神發育遲滯和身體殘廢兒童的治療機構和學,但因當時對臨床心理學家的職能沒有法定標準或要求,在學里也沒有特別的或有組織的訓練計劃,臨床心理學家的基本任務只是從事心理測驗的工作。第一次世界戰時,心理學家制定的心理測驗被用來鑒定應征入伍的人,并對數以百萬計的人進行測驗,人們對測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使心理測驗受到重視。第一次世界戰結束時,估計對1,726,000人進行了集體心理測驗,對83,000人進行了個別測驗。在精神病院和殘廢兒童治療機構中,臨床心理學家僅僅被看作是心理測驗者(memtal testers),主要從事斯坦福-比奈智力測驗。在兒童行為指導運動的推動下,不少新的診療機構成立了“處理小組”。組長由有經驗的精神病學家擔任,負責心理治療和重要的臨床決策。在小組成員中,臨床心理學家則主要負責心理測驗和人事教育及其他輔導治療。還有一些社會工作者對病人的家庭、社會背景進行調查記錄,并與其他援助機構進行聯絡。C.M.Lonttit于1939年調查了在兒童行為指導所工作的111位心理學家,發現86%的人從事“心理測量”(psycho-metries)的工作,其次是教育指導和職業指導,心理治療僅占第六位,人數很少。當時多數臨床心理學家未獲得博士學位,地位不如精神病學家,他們在精神病院也只能作一些測驗等輔助診斷工作。一般很少過問臨床心理治療的問題。
第二階段:第二次世界戰發生后,心理學家不僅僅是協助部隊各兵種篩選合格的服役人員。由于戰場傷亡人員隨戰線的延長而增多,缺乏有訓練的精神病學家來進行必要的診斷和治療工作,而在部隊服役的有不少攻讀過心理學課程的士兵,其中有200名于1944年經過5周的短期特殊訓練后,被美國部隊委任為軍官,派到部隊醫院和其他醫療單位工作,成為臨床心理學工作者,參與了比過去更加廣泛的臨床工作。他們不僅對傷殘士兵進行測驗,而且進行個別或集體的心理治療和康復處理。臨床心理學工作者中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并成為他們主要職能的比例日益增長。戰后復員,他們立志要當臨床心理學家,紛紛向美國各學或研究機構提出申請,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
與此同時,戰后美國退役軍人管理局(ve terans administration,VA)發現為數眾多的一批情感受擾的退伍人員需要處理(給予門診或住院的治療)。這一機構,也象在部隊里那樣需要量的臨床心理學工作者的協助,需要他們進行診斷、測查、研究、心理治療和監督管理,因而為他們提供了許多新的、酬勞優厚的位置。雖然當初需要量的臨床心理學工作者,并不要求他們具備博士學位的資格,但是逐漸發現受過訓練能被聘用的臨床心理學家仍然太少。退伍軍人管理局為此曾與有資格的學商定了一個合作訓練計劃。參與訓練計劃的學畢業生,每周有一半時間在退伍軍人管理局所屬各種如醫院或門診進行臨床訓練。這一計劃練了一批臨床心理學家,并在退伍軍人管理局所屬機構任職。多年來幾乎每年超過700名的學畢業生參加這一訓練計劃。退伍軍人管理局成為臨床心理學家的最雇主。1951年退伍軍人管理局決定:凡擔任臨床心理學職務的必須具有博士學位。美國心理學會(APA)對訓練臨床心理學家的計劃予以支持,成立了臨床心理學訓練的專門委員會,提出了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計劃。1949年在科羅拉多(Colorado)的Boulder城舉行會議,討論臨床心理學的定義和結構,制定臨床心理學專業畢業訓練的一般方針。會議決定訓練計劃必須是博士學位的計劃。臨床心理學家須同時接受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的訓練,首先應是一位心理學家,然后是一位臨床醫學。臨床心理學家必須具有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基礎,能夠對心理衛生領域做出獨特的貢獻,同時還接受一年實習醫師的訓練以獲得臨床醫師必備的工作技能。這種科學和臨床技能兩結合的訓練計劃稱為Boulder培養方式,它是美國培養訓練臨床心理學家的主要方式。美國心理學會曾為臨床心理學家的訓練訂出詳細的條文規定,只有按條文規定制訂的培訓方案才能得到美國心理學會的批準。阿拉巴馬(Alabama)學的訓練計劃便是其中的一例。
專欄2-1美國臨床心理學訓練計劃
阿拉巴馬學的臨床心理學訓練計劃
計劃規定每年招收12名新生,這些學員是從250名申請者中選出來的。只有考分高和具備高等院校水平的學生才能獲準進入研究院深造。有志于學習臨床心理學的學生,必須完成4年學課程,至少要選讀10門心理學課程,一般包括統計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學生在入學前要由教員進行口試,要求進入研究院的學生應在5年內獲得博士學位。
在頭兩個學年,學生應選修基礎心理課程(包括學習原理、統計學、兒童發展、社會心理學)。學生也要選讀與臨床心理學有關的課程,包括兩門心理測驗課和兩門心理治療課。在測驗課程中,學生應學習測驗的原理,也要在心理診療所中由專人指導實習測驗工作。這個診療所由心理系領導管理,病人來自社區和學。
選修心理治療課程的學生,頭一年主要學習心理治療的理論,并觀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進行治療的電影和電視錄像,探討掌握心理治療的技術。
第二年,學生可對到心理治療所來的病人進行心理治療,每個研究生一周要看4-5名病人。學生在具體運用第一年學到的知識時,要接受教員的嚴格監督和指導。
第三年,學生每天要花一半時間在醫院或精神衛生中心工作,以便更深入細致地從事心理測驗和心理治療的實踐。在這一年中,他們在教員的指導下,也開始進行獨立的研究工作。
第四年,應專門從事一項主要研究工作,即完成學位論文。學生寫作學位論文是在教員委員會指導下進行的。學生論文完成后要提交委員會審定是否合格。
第五年是實習。學生應到一專門訓練機構實習,這個機構往往不在本地。這一年中,在學所學到的臨床技術會進一步加深和提高。學生在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的嚴格監督下會學到一些新的技術。實習結束,學員可獲得博士學位,然后他便可接受有關部門的聘請,成為專職的臨床心理學家。
摘自R.D.福勒《美國臨床心理學》
50年代,臨床心理學家的地位比第二次世界在戰前有了明顯的改變。臨床心理學明確地被認為是心理學中的一個特殊領域,有特殊的訓練要求。由于得到聯邦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和較多就業的機會,擴展了醫學心理學家的訓練。50年代美國每年授予心理學博士學位的總數中有一半是給臨床心理學專業的。許多心理學工作者有興趣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
在這一階段,臨床心理學家從事心理測驗工作也與30年代以前所作的不同。測驗的種類和范圍擴展,包括了新穎的投射測驗技術和成套測驗,所做的測驗報告不僅要包括被試的問題和性格的分析與解釋(即要作出心理診斷)。而且還要對治療的最佳方案提出建議。臨床心理學家不再單純是僅向上級提出心理測驗結果的技術員。當他們涉及心理治療領域的時候,就把當時流行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說作為工作的指導思想。
T.W.Richards所著的《現代臨床心理學》(Modern Clinical Psychology)概括了當時美國臨床心理學的發展情況。該書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討論“心理的評估”(psychological appraisal)。這部分共分三個方面:①動機(目的、興趣、價值),②能力(機智地應付環境)和③控制(在社會可接受的調節中抑制沖動的過程)。每一方面都討論了病理的機能(如同性戀、智力遲滯、焦慮),并介紹了評估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測驗)。關于心理治療,僅僅提到個別心理治療,沒有介紹集體和家庭心理治療。該書主要是以心理動力學說的觀點論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