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25頁
6、葛 根
【性能特點】 本品辛甘而涼,性善升散,功在脾胃。既長于疏散肌腠經絡之邪氣而解肌發表退熱,為治項背強痛之要藥;又善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行,具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及透發疹毒之功。
【功效】 發表解肌,解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主治】①外感表證,項背強痛。 ②麻疹初起透發不暢。 ③熱病煩渴,消渴證。 ④濕熱瀉痢初起,脾虛泄瀉。【
用量用法】止瀉宜煨用,退熱生津宜生用。
【配伍】 生葛根配黃芩、黃連:三藥合用,既清熱燥濕解毒,又透熱升陽止瀉,主治濕熱瀉痢初起。
7、柴 胡
【性能特點】 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主入肝膽經。功善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及升舉陽氣,既為治肝膽疾患之要藥,又為治氣虛下陷所常用。
【功效】 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瘧。
【主治】 ①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感冒高熱。②肝郁氣結,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痛經。 ③氣虛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
【用量用法】解表退熱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能升發,故真陰虧損、肝陽上升之證忌用。
【配伍】 柴胡配黃芩:柴胡苦辛微寒,善疏散退熱;黃芩苦寒,善清熱瀉火。二藥合用,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熱效強,治少陽寒熱往來效著。
熟悉:
8、 升 麻
【功效】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陽舉陷。
【用量用法】升舉陽氣多用炙升麻。
【使用注意】 本品具升浮之性,凡陰虛陽浮、氣逆不降及麻疹已透者,均當忌用。
9、 蔓荊子
【功效】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祛風止痛。
四、相似藥物的比較
1、麻黃、桂枝:均性溫而能發散風寒,治風寒表證及風寒濕痹證。
不同1:麻黃發汗力強,惟以風寒表實無汗為用;桂枝發汗力弱,又能助陽,風寒表實無汗及表虛有汗咸宜。
不同2:麻黃善宣肺平喘,治肺氣不宣之喘咳;還能利水退腫,治水腫兼表。桂枝又善溫通血脈、溫陽化氣、溫中散寒,治經寒血滯之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胸痹冷痛,陽虛水腫,痰飲眩悸及虛寒腹痛等。
2、荊芥、防風:均能發汗解表而治風寒感冒。環球網校搜集整理
不同1:荊芥微溫平和,生用長于散風,為發表散風通用藥,又治風熱感冒無汗或汗少者;防風微溫而甘緩不峻,為治風通用之品,發汗力雖較弱而長于勝濕,凡外感表證無論寒熱或夾濕與否均可投用。
不同2:荊芥生用又能透疹療瘡止癢,治麻疹不透、瘡瘍初起兼表及風疹瘙癢;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