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
1.以下有關心理治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種以助人為目的的專業性人際互動過程
B.就是談話治療,通過言語交流影響患者或求助者
C.目的是引起心理和軀體功能的積極變化,達到治療疾病、促進康復
D.與心理咨詢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重疊、相通
E.與醫學各學科、社會人文各學科都有著廣泛聯系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除了言語方式,非言語方式也是心理治療的重要手段。如東方的森田療法、內觀療法,西方的行為療法、家庭雕塑、沙盤治療等。
2.心理干預的最終目標是
A.促進個體、人際系統的和諧與平衡
B.使來訪者性格開朗
C.減輕來訪者的攻擊性
D.解決來訪者眼前的問題
E.增加來訪者的愛心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通過心理治療對來訪者進行干預,主要包括兩類反應:第一類是負反饋,即減少或消除暴力、憤怒、焦慮等不良行為或心理體驗;第二類是正反饋,即促進、增強同情心、同理心、愛心等正面體驗,培植希望、幽默與寬容。但是,這兩種反應均服務于心理干預的最終目標-一個體、人際系統的和諧與平衡。
3.患者女,對雷雨天氣感到恐懼,每逢雷雨則逃至樓下角落里躲藏。她與醫生共同設計一個恐怖等級表,雷電交加、暴雨傾盆最感恐懼,大雨次之,陰天最輕。教會放松技術后,她先想象陰天,當已無緊張時再升級想象下雨,如有緊張感,則要她重復放松,直至想象通過全部恐怖等級。然后進行實景暴露,消除對雷雨的回避行為。這種治療方法是
A.系統脫敏療法
B.滿灌療法
C.厭惡療法
D.陽性強化法
E.生物反饋療法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系統脫敏療法是按一定的治療程序誘導患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焦慮、害怕及其他強烈情緒反應的情境,并通過心理放松來對抗這種情緒狀態,從而達到逐漸消除不良情緒的目的。系統脫敏療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由于在處于全身松弛狀態下的患者面前重復暴露,最終失去了引起焦慮的作用。治療程序:①評定主觀焦慮程度;②設計焦慮等級表;③放松訓練;④系統脫敏--采取想象和松弛的方法,重復多次之后,患者在想象一級恐懼的情景中緊張感覺會逐步減輕至消失,即算完成一級脫敏。如此類推。系統脫敏療法主要用于治療恐怖癥。
4.心理治療關系的倫理屬性,以下闡述最正確的是
A.心理治療關系某種程度上等同于日常社會關系
B.治療關系技術是基本的心理治療技術,也是臨床各科醫師開展日常工作的必備技能
C.心理治療的關系中,"態度好"是基本特征
D.心理治療的關系就是遵循基本的社交禮貌基礎之上的人際互動
E.治療關系技術僅僅是精神衛生人員所需,營造心理治療關系可以體現治療師水平的高低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心理治療關系技術是基本的心理治療技術,也是臨床各科醫師開展日常工作的必備技能。心理治療的關系中,"態度好"不是基本特征。治療關系技術不僅僅是精神衛生人員所需,各臨床科室工作人員也需具備的。
5.在心理咨詢中起關鍵作用的是
A.咨詢者的方法和技能
B.咨詢者的職稱和資力
C.咨詢者與來詢者之間的良好的人際關系
D.來訪者的文化程度
E.來訪者的性別和年齡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心理咨詢的關鍵性原則是咨詢人員和來詢者之間建立一種特殊的咨詢關系,即咨詢人員和來詢者之間在認識、情感和意志上的統一。首先咨詢人員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來詢者的情感體驗,表現為咨詢人員能深刻地體察咨詢對象的心理活動,分享后者的心理反應,這就是所謂的"通情"。"通情"是心理咨詢的基礎,是咨詢人員和來詢者兩方感情協調的先決條件。建立了"通情"的相互關系即可解除咨詢對象的顧慮和負擔,加強感情協調關系的發展,加速心理咨詢的順利開展。因此,C為正確答案。
二、B型題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自由聯想
B.系統脫敏
C.識別、處理阻抗
D.闡釋
E.識別自動思維
6.精神分析療法中哪項技術的目的是暴露壓抑的沖突
7.精神分析療法中哪項是治療深入的保證
正確答案:6.A,7.C
(8-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貝克認知治療
B.認知治療
C.人本主義治療
D.行為治療
E.精神分析治療
8.鼓勵患者在實踐中去"驗證"自己的負性認知,改變原有的想法、態度及思維方式,最終消除不良情緒的治療是
9.患者能從治療性醫患關系中感受真誠、協調、醫生的通情和無條件的積極關心。在良好的治療性醫患關系中,患者在直接經驗、平等協作、促進成長的治療方式中實現態度和行為的轉變。這種心理治療方法稱為
10.通過矯正患者的認知或思維方式來達到治療目的的心理治療方法是
正確答案:8.A,9.C,10.B